《想象的共同体》:nation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作者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作为当代最重要的nationalism理论家,他这部半个世纪之前的著作仍然是社会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mz是想象的共同体”这一开创性的范式。

之后的学者又提出了宗教、国家、公司等人类的群体组织都是想象的共同体。

以至于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认为想象自然界不存在的东西,是智人的“超能力”。

1、什么是mz,它是如何产生的?

mz不是自古就有之,安德森认为mz这个概念形成的时间是在18世纪。

“nation不是nation自我意识的觉醒,而是在本不存在nation的地方发明了nation。”

英国人类学家邓巴提出过一个概念叫邓巴数,也叫做150定律。

邓巴认为,人的大脑认知能力限制了我们的社交网络规模,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大约是150人。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建立起稳定社交关系的人数大约是在150人左右。

可以去翻看下我们的手机里存储的联系人号码,再去看看微信好友,数一数每个月至少会有联系的人是不是不会超过150人。

150人圈内的大部分是我们的亲戚、同事、朋友,都是彼此熟悉的人。

150人以外扩展到1500人左右,对于是村落或部落;

在往外扩展的人群,是不是仅仅是我们头脑里的抽象概念。

为什么会想象出来呢?

安德森说,是18世纪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印刷术的兴起。

当时的印刷业资本的力量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互联网资本的力量相当。

当时整个欧洲的精英阶层,也就是教士、贵族们垄断着知识,这些少数的精英阶层使用的又是拉丁文。

而欧洲各国的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早就不用拉丁文了,都是各自用的当地的“方言”。

在拉丁语市场饱和之后,用本地语言印刷的书籍,每印刷一种本地语言就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市场。

安德森说,书籍是最早的大规模工业制品,而报纸本质上是一日畅销书,它创造了特殊的大众仪式:在同一个时段,人们阅读同一种本地语言,关心在同一块土地上发生的共同关心的事情,日复一日。

安德森认为,三种合力催生了民族意识: 资本主义诞生,印刷术普及,本地语言兴起瓦解拉丁语在精英层的一统地位 。想象那种超越血缘和乡土的更大共同体成为可能。

印刷术就这样以印刷语言为媒介想象出的有边界的共同体,就是现代mz的雏形。

2、nationalism的“正反面”

说起mz主义,太容易激起人们的强烈情绪。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宗教信仰逐渐退潮,新兴起的自由主义等各种思潮,都是面向现世的思想体系,不关注宿命、来世,也不回应人生命中的无意义的各种苦难。倒是mz主义,虽然也叫“主义”,却跟宗教一样,非常关心意义和不朽,还把这种想象嫁接到了mz这样一个世俗的共同体上。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mz主义是一种新时代的、对人们追求意义和永生的回应,能够激起人们最勇敢、最无私地奉献的情感。”

我们早在初中政治课本里就学习过马克思对宗教的经典表述。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宗教是想象的共同体,nation和nationalism也是想象的共同体,在现代社会“上帝已死”,但人还是需要意义和不朽的,那么这个替代品呢?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推导,就很容易得出巨大争议的结论。

历史中从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给人类造成的巨大伤害,我们就可以知道极端nationalism的后果有多么可怕。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也就只有人类会因为想象的共同体不一致而互相杀戮。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解决极端nationalism的良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共同体   拉丁文   安德森   印刷术   拉丁语   资本主义   社交   阶层   宗教   意义   人类   主义   精英   语言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