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隆剃刀原则——能用“愚蠢”解释的,就不要用恶意

1、什么是汉隆剃刀?

汉隆剃刀(Hanlon's razor),这个理论是一个叫汉隆的美国人最早提出来的。

你可以把汉隆剃刀理解成奥卡姆剃刀的一种特殊情形。

简单的解释,汉隆剃刀就是“能解释成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举个例子,今天早上部门有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你必须准时参加,刚好最近领导对你的工作不是特别满意。

头天下班前,领导再三强调,明天早上的会议要准时参加,晚上睡觉前,你就早早地设置好了第二天早上的闹钟,你要确保要准时赶到公司开会。

早上在闹钟铃声响起之前,你就被小孩的哭声吵醒了,小孩身体不舒服,感冒了,你忙东忙西,好不容易打理好家里的事情,一看时间,算上去公司路上的时间,还能准时赶到。

你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赶紧去车库开车赶往公司,可是刚出门不久,下起了大雨,而且路上还碰上了交通管制...

你最终还是迟到了10分钟,一进会议室,你就感受到了领导想生生剥了你的眼神。

那你说你是故意跟领导在做对吗?

你当然不是,只是今天的运气不是很好,碰到了很多平时碰不到的麻烦事。

但领导不这么认为,他会觉得你是在跟他作对。

这时候,你领导就把你的行为解释成了“恶意”。

2、怎么理解“愚蠢”

汉隆剃刀说得“愚蠢”,是打引号的愚蠢,它表示各种各样存在的无知行为,偶然发生的行为,非有意为之的行为。

这些“愚蠢”发生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恶意。

你平时跟某个人很熟悉,关系也算可以,他有多少可能性突然对你有了恶意呢?

如果你们平时不熟悉,那更没有理由对你做恶意的事情。

但是愚蠢,比如忘记了,误会了、被外界行为耽搁了、不知情等,则是很大可能发生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被各种情绪驱动着,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根本不会去想这么多。

加上沟通交流不足,信息不对称,你很有可能就做了被别人揣测为恶意的事情。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把自己放在了聚光灯下面,认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

比如你理了个新发型,走在路上,会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你的发型上,搞得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其实大家压根就不care。

日常生活中,真正的故意的,有图谋得针对,是非常不容易发生的,而对故意的误判确实经常性的发生。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只处理事实,不猜测动机。”

人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好几个动机,也可能根本没有动机,常见的情形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动机。

与其猜测动机,不如摸清楚他做事情的规律,跟他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剃刀   愚蠢   恶意   能用   闹钟   动机   准时   可能性   情形   平时   早上   小孩   事情   原则   发生   领导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