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金宝贝」假如父母也有高考,这些“易错题”必须划重点

当年轻人陆陆续续步入家长的行列,

每一次育儿的挑战都是一次“考试”,

周围人会在耳边告诉我们怎么养孩子,

但却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观念误导,

伤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假如父母也有高考,

这些育儿观念可谓是经典易错题,

父母们可要当心了…


「南宁金宝贝」假如父母也有高考,这些“易错题”必须划重点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在我们国家喊了很多年,很多父母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要让孩子提前学习,不能落后其他孩子,所以劲全往孩子身上使。


识字、奥数以及各种兴趣班,不少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


很多孩子的学习历程,几乎成了高考的“预备班”,有的孩子就是学不进去,家长甚至怀疑孩子的智商有问题。


其实,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有他自己的发展速度。一味的“抢跑”,不仅让孩子感到特别大的压力,还容易抹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知乎上有个问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最大的谎言?"


点赞最高的一个回答说: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现在往死里折腾自己,因为你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你。


是啊,父母的经济能力、学识修养、眼界三观,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轨迹。


如果真的有起跑线一说,那起跑线应该是孩子背后站立着的各具形态的父母。


「南宁金宝贝」假如父母也有高考,这些“易错题”必须划重点


孩子只用管好学习。


曾经有位家长在后台留言,孩子成绩也一直在全校数一数二,生活不用他操一点心,唯一的任务就是把学习搞好,但是孩子一毕业,各种问题就来了,不仅自理能力差,跟领导、同事相处得也不融洽。


家长很纳闷:“为什么一直引以为傲的孩子,现在过得并不好。”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能怪孩子,而是父母只顾着孩子考了多少分、在班上第几名,忽视了孩子规则意识、良好习惯、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其他方面的培养。


费尽心思为孩子准备饭菜,父母只关心孩子吃没吃饱,却没有教他有礼貌;


孩子在外面和人吵架了, 父母只知道包庇孩子,却没有告诉他交往的规则;


孩子见到长辈不理不睬,父母从来不当回事,甚至觉得孩子长大就好了;


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不是一个只会考高分的孩子,而是一个在充满挑战和变化的社会中,渐谙世事、自立自强的孩子。


成绩好的孩子,未必真的优秀。


「南宁金宝贝」假如父母也有高考,这些“易错题”必须划重点


教育孩子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


网上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段子:


当孩子见到妈妈时总会说:


“妈,我饿了!“


“妈,晚上吃什么呀?”


“妈,我的衣服呢?”


“妈,你把我书包哪了?”


当孩子见到爸爸时只会说一句话:“爸,我妈呢?”


一位父亲不被孩子需要,一方面是爸爸不擅长表达,不知道如何在亲子关系中建立亲密感;另一方面则是父亲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孩子身边几乎没有爸爸的身影。


中国传统思想是“男主外,女主内”,养育孩子几乎成了妈妈的一个人的事,像亲子阅读、家长会基本上都是妈妈们带着孩子参加。


但实际上,再全能的妈妈,也替代不了爸爸。


对男孩来说,他们第一个认同的男性榜样就是父亲,对女孩来说,爸爸不仅影响着女儿的择偶观,还影响着女儿未来人际关系的建立。


带孩子运动 、适度冒险、讲规则、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等等,有爸爸的参与,效果会更好。


很多爸爸经常以养家糊口、没有时间来推卸照顾和教育孩子。


其实,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并不会花爸爸们太多的时间,只要做一点点改变和抗争,比如下班抽一个小时陪孩子,对孩子来说,都是幸福的事。


只要有心,无论多忙,爸爸们都能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南宁金宝贝」假如父母也有高考,这些“易错题”必须划重点


孩子还小,长大自然就会变好。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帖子:


亲戚家四年级的熊孩子从后背狠狠推了怀孕四个月的嫂子,当问大人问熊孩子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满不在乎的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有流产。”


有些熊孩子,真的已经不是一句“还小,不懂事”可以形容。


很多父母常说:“树大自然直”,意思无论孩子现在多皮,等到一定的年纪,他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所以“孩子还小,长大就懂事了",常常成为大人纵容孩子的借口。


长大了,孩子就真的变好了吗?


我遇到许多无助的父母,孩子大了,出现诸多的的行为问题,无论怎么说他都不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间:孩子学会明辨是非的机会,被父母轻描淡写地忽略了。


孩子小,调皮、爱玩、爱闹是天性,不能分清是非对错。但也正是因为小,可塑性极强,需要父母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孩子12岁前,父母对他们的自私、蛮横、无视规则、任性无限纵容,恶习只会愈演愈烈。


趁孩子还小,有些道理请早点跟他说清楚。


本文作者:钱志亮

专家简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儿童安康成长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南宁金宝贝」假如父母也有高考,这些“易错题”必须划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北京师范大学   安康   父母   南宁   起跑线   家庭教育   秘书长   教育孩子   大人   爸爸   父亲   家长   规则   重点   妈妈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