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南了!宝宝吃饭到底是喂还是不喂?


我太南了!宝宝吃饭到底是喂还是不喂?

我太南了!宝宝吃饭到底是喂还是不喂?

我太南了!宝宝吃饭到底是喂还是不喂?



这是关于“喂饭”的隔代冲突


平时在工作中,我问过很多爸爸妈妈一个问题,那就是:


老人真的可以被我们“改变”吗?改变老人容易吗?


是的,大部分爸爸妈妈都会告诉我:改变老人太难了。老人的想法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没有人喜欢“被改变”,你越想改变,他们越反弹,老人也很逆反的;老人嘴硬,哪怕心里有点认同,嘴上也绝不服软的,等等。


确实,改变老人不容易,他们的想法、感受、行为很多时候都是我们不可控的,但我们可以去影响他们,从我们可控的努力开始,扩大自己对老人的影响力,这才是我们处理育儿冲突的基本思路。


那么哪些是我们可控的呢?


我太南了!宝宝吃饭到底是喂还是不喂?


尤其对于未满月的宝宝,他们有很强的被怀抱、轻轻摇晃的需要,因为宝宝在妈妈子宫里就是一种被温暖的羊水包裹着随着妈妈的行动而轻轻摇晃的状态,宝宝很熟悉这种感觉,所以温柔地怀抱宝宝、轻轻拍晃,确实可以起到很神奇的安抚作用。同时,妈妈在抱宝宝时的微笑、抚摸、亲吻、愉快的歌声、欣赏宝宝的话语等,都非常有助于宝宝健康人格的发展。


我太南了!宝宝吃饭到底是喂还是不喂?


1. 控制自己的时间


如果平时我们很忙,孩子的生活起居照料几乎都是老人,做饭吃饭洗碗打扫卫生等家务活也都是老人做,那么老人自然会认为我们不能真正体会他们有多辛苦,自然觉得我们对孩子“独立吃饭”这个要求,他们达不到。因为大部分时间是他们在带孩子,他们辛辛苦苦做的饭,舍不得浪费,不仅担心孩子吃不好,更不想自己事后收拾更辛苦;老人还会认为“既然都交给我来带,那么自然按我的方式来。”这其实也有一些道理,老人可能认为我们是“只提反对意见的甩手掌柜”。


因此,建议父母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时间,多陪孩子,多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多与老人分担家务,最好分工明确,哪些是我们承担的我们要花时间去做。

我太南了!宝宝吃饭到底是喂还是不喂?


2. 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


1) 在处理育儿冲突的当下,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父母的情绪管理只有我们自己认为要去节制好我们的言行,尤其是情绪化的言行,才能避免矛盾升级。


2) 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如何引导孩子。比如:反馈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你很想自己吃面条对吗?你有点着急,嗯,妈妈理解;结合非语言去安抚孩子的情绪:拥抱、抚摸、有必要的时候把孩子抱到安静的地方安抚;向孩子解释老人的善意和行为的原因:奶奶是因为担心你吃不好,没关系,奶奶也高兴你愿意自己吃饭,只是奶奶打扫起来不方便。(注意2周岁以下的儿童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有限,父母不必解释过多,以安慰情绪为主)


3) 提前沟通,而不是等到一片狼藉了,再去沟通。比如妈妈知道老人会接受不了地上脏,也知道忍受不了孩子自己吃得那么慢,妈妈就可以在吃饭之前,找奶奶沟通自己的计划:打算最近2周,让孩子自己吃饭,练习一下。


4) 为奶奶解决后顾之忧,提供“双赢”的方案。比如,“您不用担心打扫卫生,我来打扫。”“如果你实在看不下去,就先吃完到卧室休息,碗我来洗。”或者在宝宝餐椅下铺上报纸、塑料餐布保护地面的东西等。这样就可以降低老人的执行难度。


5) 灵活变通。比如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如果妈妈还是这么完全放手地训练孩子自己吃饭,老人一定更难以接受;或者在外面餐厅吃饭的时候,孩子吃得一片狼藉,老人也觉得没面子,觉得在外面换衣服洗手洗脸都很麻烦等。所以,坚持自己的育儿观念和方法是好事,但一定要对环境有选择性,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不必强求,毕竟老人的感受和想法也值得被理解。


我太南了!宝宝吃饭到底是喂还是不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宝宝   吃得   言行   可控   奶奶   冲突   情绪   想法   担心   老人   父母   自然   妈妈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