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今天聊聊读什么书

嗨,晚上好,今天是我第47次和你聊天~


今天我有个朋友让我给推荐几本书,我倒是想和你聊聊看书这件事情。


这些年来,我虽偶尔也有懈怠的时候,但断断续续还是看了这么多年书,和大多数同龄人相比,看的书应该算不得少,今天正好有朋友问到,我就借着这篇文章梳理一下。


先给家长一个意见,对于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不要一来就上名著,孩子很可能看不懂,从而产生厌读情绪。选他喜欢的,慢慢来,只要孩子能坚持,想来阅读品味是会提升的。


我小时候最开始翻阅的正经有文字的书,该是《故事会》,我们那年代好像不流行绘本,我最初的读书印象,就是看《故事会》。


《故事会》里就有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吧,具体什么我也都想不起来了。后来,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我们小伙伴之间偷偷流传着一本杂志,叫《开心辞典》,这本杂志,全讲了一些比较肤浅的感情故事,正对我们胃口。那时候我大约小学五六年级,青春期懵懵懂懂也在班里有了喜欢的小男生,所以这类书籍最受我们追捧。


差不多同一时期,我拿借书证在学校图书馆里借了一些真正的有营养的书籍,大多是人物传记,对刘胡兰、华罗庚这样的人印象深刻。


后期,言情小说开始在我们几个小姐妹之间流传,那时候,《开心辞典》那样的言情故事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好奇心,《龙日一你死定了》这一类书更受我们欢迎。


慢慢地,我们当中有个小伙伴不知哪儿来了一本《左耳》,自那之后,饶雪漫、郭敬明成为我们的新宠。


不过有一次,我在新华书店看《傲慢与偏见》,也是被引得在那地上坐了一日,书看完时抬头看窗外,天已经擦黑了。


误打误撞在看言情小说的时期读了本名著,不过却也是讲感情的书。


初一的时候,我受语文老师的影响,开始看一些文学名著,犹记得第一本看的就是《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保尔·柯察金”成为留在我记忆中的第一个外国人的名字。那段时期,文学名著和饶雪漫、郭敬明的作品,是被我一起看着的。


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初中的某个夜晚,我躺在床上看《悲伤逆流成河》,一边看泪水一边汩汩地从我眼中滑落,流过我的脸颊、耳背,最终落在枕头上,停不下来,残夜将尽,看完书我坐起来,只见远处晨光微明,我看了一夜书,流了一夜泪。


渐渐,我的注意力被《格列夫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藏地密码》这类探险小说吸引去,那时候读饶雪漫的《离歌》,已开始觉得无病呻吟了。


《骆驼祥子》、《复活》也差不多是在在那一时期看的,也许正是自那时候开始,我自己虽是底层人物而不自知,却开始对底层人物有了一点悲悯之心。


那段时间我还看几本杂志:《意林》、《读者》、《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那时候《意林》中情感故事最多,最得我心,也给我写作文带来许多启发。


记得初二初三时期,郭敬明在同学之间火得一塌糊涂,我也算迷过他写的《悲伤逆流成河》、《幻城》,可当我从同学手中拿来《小时代》翻看的时候,心里就感觉“这是什么垃圾?”再看不下去了。


我知道那一刻,之前的所有阅读积累,让我的阅读品味有了第一次提升。我虽然还喜欢感情故事,但再消化不了那种浮夸的无脑爱情了。


初中到高中时期,我还是在看文学名著,那时候对于《巴黎圣母院》那种前期有大量关于哥特式建筑的描绘,看得我云里雾里的书籍,我还是能啃下来。那时候学历史,历史老师让我们看《全球通史》,我看不下去。


我在高中的时候也有翻开《红楼梦》这本奇书,然而无奈自己实在是文学素养太低,啃完了黛玉进贾府时对贾府建筑的描述,却倒在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之中,实在是看不懂那些个古诗词,竟把自己看睡着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高中时期读的更多的,还是文学名著,像《苔丝》、《悲惨世界》、《穆斯林的葬礼》这一类有感情线索支撑的故事。不过那个时候,我极爱一套书,三毛的书,我看了一本,就买下了全部,《我的宝贝》、《送你一匹马》、《撒哈拉的故事》、《流星雨》、《温柔的夜》,这些故事我如数家珍。


大学时期,我看了一本书,从头到尾啃完不知道它在讲什么,《百年孤独》,这本书将来我会再看看,看看能不能看懂。


大学时期看的书也多和高中时期看的差不多,比如看《小王子》、《岛》不过那时候一本《追风筝的人》,让我开始对难民、那些战乱地区的孩子们有了悲悯之心。那时候大学里有堂《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我从不缺席,因为那个老师会讲到战争,会分析形势,我想,那是我对感情以外的内容关注的开始。


大四的时候,我重新翻看了《全球通史》、又看了《战略中国》这一类历史类、时事类书籍,我开始回顾历史、关注形势,我想这是我第二次阅读品味的提升。


不过那时我也依旧喜欢像《飘》、《简爱》这样的书,这些书中的女性,总能给我力量;还有《查令街84号》这种读完会让人感觉暖暖的故事;也还是喜欢《藏地密码》,顺带着去看了《鬼吹灯》,不过我看《鬼吹灯》会被吓到。


工作以后,我看的书开始杂起来,我会看丰子恺的《万般滋味,皆是生活》,神往如他一般在那船上买一箩枇杷,直接在江中洗净而食,画船听雨;我会看《红楼梦》,感叹这绛珠草要如何还尽她一世眼泪给那神瑛侍者;我会看《P·E·T父母效能训练》,想着要如何与铄铄沟通;我会看《梦的解析》,半夜自己梦醒了,搁那自己给自己解梦,一大早醒来又全给忘了;我会看《小狗钱钱》,每天写成功日记,做了自己的梦想相册 ;我会看《资本圈》,思考那些人是如何摇身一变身价百万,又是如何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的;我会看《说谎者的扑克牌》,窥视华尔街如何翻云覆雨......


从历史类书籍过渡到心理学类书籍、投资类书籍,我想这是我第三次阅读品味的提升。


这些故事类、探险类、情感类、历史类、时事政治类、投资类书籍,我所说的阅读品味的提升,并没有谁好谁坏之分,只是在谈,自己曾经不懂欣赏的,现在能品读,现在不能读通的,将来能理解,这个过程的前提是要有量的积累的,而我想,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只能不断学习和探索,将那些书一本一本啃下来,方有可能某日触类旁通。


今天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你要是能耐心看到这儿,想来也是有阅读能力的人,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非常棒的书可以推荐给我呢?


最后给你上一份书单,这是我上月618剁手的战果,虽还没打开看,但是从投资大佬书架上偷来的书目,想来不会错,这波推荐,我先干为敬!


落笔盼复。


读书读书,今天聊聊读什么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华罗庚   红楼梦   通史   故事会   逆流   文学名著   形势   时期   印象   感情   高中   类书籍   喜欢   故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