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孩子朋友的那些日子里,是我得到的更多……

在成为孩子朋友的那些日子里,是我得到的更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思思。


好故事总能与人共鸣,引人深思。学而思培优至今成立 17年,陪伴着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也同孩子们一起创造了很多温暖故事,我们都曾或多或少的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了力量,被温暖、被治愈。


现在,我们将开启一档全新栏目#思访故事#,挖掘更多学而思培优与用户之间的真实原创故事,如果你身边也有很多打动人心的故事,欢迎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


在成为孩子朋友的那些日子里,是我得到的更多……


作为#思访故事#栏目的01真实故事,思思想从这位老师开始说起。


他叫柴广,是学而思培优西安基地高中部的一名生物辅导老师,思思是在学而思培优内部论坛上找到柴老师的,论坛里有这么一个话题叫#我和我的用户#,在这里柴广老师留下了一则温暖的故事。


不读不要紧,一读思思的目光就有点挪不开了……


01

“责任与信任,我全都接受”


“孩子高中三年就交给您了!”


这是柴广老师创新班学员家长的原话,于一个老师而言,这是一种莫大的信任。得到家长肯定的柴广老师,只是觉得肩上的担子似乎又重了一些。


对于柴广老师来说,这不仅仅意味着要在孩子的学习上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样也要让孩子们高中这三年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且学有所获。


而这份信任来得并非轻而易举。


孩子们进入高中阶段后,学业压力随之而来,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环境、学习质量的要求愈发严格,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师资的选择上。


记得刚开始见到这位创新班学员小琳的家长时,柴广老师显然些许紧张和发蒙。


据柴广老师回忆:“刚见面时家长就问我哪个大学毕业的?当时我有点蒙,难道是对我的专业能力有所怀疑?当然我的学历还可以,家长欣然接受,让孩子随后来和我沟通。”


家长刚给柴广老师发出了初审的“通关卡”,不久之后事情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有一天,柴广老师刚打开微信就看到了小琳妈妈发来的信息:


在成为孩子朋友的那些日子里,是我得到的更多……

图 | 来自小琳妈妈的求助


原来,最近小琳妈妈发现,孩子不仅不怎么和自己沟通,而且还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与高考无关的事情上。和孩子一沟通,就矛盾激化,家长和孩子之间有了一道明显的界限。看着孩子总是干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小琳妈妈心里和眼里流露出来的都是着急。


得知情况的柴广老师立刻要来了孩子的微信,决定和小琳好好聊一聊,看看如何才能解开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心结。


最初,柴广老师以为这个孩子和多数孩子一样只是贪玩儿罢了,无非就是个游戏迷,爱玩手机,看看小说什么的……其实柴广老师心中早就暗暗地准备好了与这个孩子沟通的“对策”。


然而,这个对策柴广老师可能永远都不会用不上了。


“我觉得可能我真的不如她吧,我对学习的态度就是够用就行,她则不然,她有浓厚的兴趣和那种想弄明白的探究心,这点作为自愧不如,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天赋。”这是柴广老师接触了小琳一段时间后的评价。


正值高一的小琳,看似是一个腼腆小姑娘,但和柴广老师初次聊天,她就直截了当地说:“我会问很多奇怪的问题,老师不要嫌我烦就好。”


之后柴广老师会经常和孩子聊天,去倾听一些她感兴趣并且愿意分享的内容,后来发现这个孩子的探究和求知欲真的太强了,会因为想买海胆挂件纠结梅氏长海胆为啥是软体动物门,专门买动物图鉴去分辨饼干海胆和砂币海胆有什么不同。


在成为孩子朋友的那些日子里,是我得到的更多……

图 | 来自小琳的灵魂拷问


有时候小琳的问题挖得太深,柴广老师可能都没办法给到回答,但是还是会跟孩子保持高频的讨论。柴广老师也会发动身边的同事一起协助来帮孩子解决问题,而对于小琳需要的一些学习资源柴广老师更是竭尽全力帮忙搜罗。为了扩大在生物领域的知识面,有一次,小琳向柴广老师询问一些专业论文网站,并且问是否可以提供一些主讲老师的大学毕业论文作为参考,最终柴广老师一一都帮小琳争取到了。


不久后,小琳妈妈激动地和柴广老师说:“孩子主动去学习了,把之前没有看的课程已经全部补上了,非常感谢您,孩子的高中三年就托付给您了。”


就是在这个时候,老师、家长、孩子之间,那种信任与被信任的关系便牢牢地建立起来了。


寒假尾声,柴广老师收到了一个意料之中的好消息,小琳经过层层严格筛选,入选科学俱乐部,春节后将去中科院生物研究所做实验了,而全校只有三名同学入选,说到这里,小琳妈妈难掩骄傲。


而这个时候的柴广老师,又静静地投入到新一轮的教学当中。


02

“我希望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聊到自己的孩子们,柴广老师总有着说不完的话,对话中尽显对孩子们满满的爱。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柴广老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回忆起与学而思培优的渊源,柴广老师说,其实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就在南京面试过学而思培优,或许是当时的缘分没有到,很遗憾地与学而思培优擦肩而过,后来的日子,柴广老师通过不懈努力,以另一种方式回归学而思培优。


柴广老师说:“来到学而思培优,我发现不管是身边的同事还是家长和孩子都非常有趣,因为热爱,我想把这份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他也以此来不断鞭策自己。


不论是与极具探索精神的小琳还是和自己班上的其他孩子,柴广老师总有办法和他们打成一片,他们亦师亦友,也相互信任。


每个人班上大概都会有那么几个小机灵鬼,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是生非”,但他们也极具创造力,可他们也是最让家长和老师头疼的一波儿孩子。


当柴广老师被问到,“每个孩子都性格迥异,有些孩子似乎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合群”,您是如何打破这种距离感并和他们成为朋友的?”


柴广老师顿了顿,说道:“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并非只听一些与学习相关的,即使是简单随意的一些聊天,也要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与被尊重,从而孩子们才会放下戒备,与你坦诚沟通,即使在别人眼里再'不合群'的孩子,你也能慢慢打开他们的心扉。”


当然,作为一名老师,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问题。“如果孩子第一次问题你可以帮他解决得明明白白,他自然对你就很信任”,他说。


不仅如此,我们发现柴广老师和孩子们日常沟通还有很多的小乐趣,他会经常和孩子们用当下比较流行的表情包对话,他还会到处偷孩子们表情包,用在日常聊天中,慢慢柴广老师有趣的形象就在孩子们心中扎了根,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柴广老师会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共同话题,与孩子们建立亲密感。他会和孩子们分享自己与他们相似的经历,比如说说自己高考时的一些状态,求学时遇到的一些挫折,学科之间也有偏科情况等,自己又是如何想办法去解决的。通过这种共情,给孩子们一些好的建议,也帮孩子们塑造了更好的学习心态。


慢慢的柴广老师就成为孩子们中的“人气王”,孩子们有什么难题,第一个想到的也会是柴老师,这或许就是他持续工作的源动力吧。


而在家长的眼中,柴广老师也只不过是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柴广老师与我们分享说,很多家长也会时常鼓励他,只要是为了孩子好,家长们都非常支持柴广老师的工作,正是因为这种信任,让柴广老师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待在一起。


03

“我希望自己是一座桥梁”


柴广老师是学而思培优的一名辅导老师,相对于主讲老师,在学而思培优,辅导老师更多是对孩子们的课程体验负责,包括给孩子们去讲解一些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而这两类老师,也是学而思培优课程体系里的两道“防线”,保证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主讲老师负责孩子课程的上限,也就是课程质量和专业度的保障,辅导老师负责孩子的下限,负责孩子的课程体验,帮助孩子课后作业的辅导。专业+负责,让孩子从学习中得到乐趣。


在成为孩子朋友的那些日子里,是我得到的更多……

图 | 课间的柴广老师


在柴广老师看来,他更像是一座桥梁,他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地连接主讲老师与孩子们之间的这条知识通路,同时,有些孩子不愿意和父母直接沟通,这个时候柴广老师就主动地充当起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信任桥梁,帮助他们去解决一些学习以外的问题。


辅导老师这一重身份也给了柴广老师更多深入工作与观察生活的视角。后来他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越来越丰富的人,他会为孩子们取得的成绩而兴奋,他会为帮助每一位家长解决问题而开心好久,他也为能成为一名辅导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并肩作战,而深感幸运。


因为在这里,柴广老师找到了让他为之专注与热爱的事业。


采访最后,柴广老师和我们说:“我在这里收获了很多,比如我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有趣的人一起工作,还有给我很多动力的孩子和家长们。”


相信这绝非是柴广老师的谦虚之词,而是他在日复一日的岗位历练中,慢慢听清楚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在教师这个庞大的序列中,他始终都在稳中求进,认真负责,但是他也时常会担心被落孩子们身后,所以他选择更拼命奔跑、不断充实、突破,成那个被更多孩子需要的人。


点击关注@学而思培优,获取更多学习学习干货、优惠活动和精彩资讯!

在成为孩子朋友的那些日子里,是我得到的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孩子   海胆   更多   南京   桥梁   有趣   家长   事情   高中   妈妈   课程   老师   朋友   故事   工作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