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原创} 小媛老师 美国小学的日常

这些天一直捧着手机,看到朋友圈、微博上河南水灾的新闻,真是无比揪心!

与此同时,也看到了一群最可爱的人,看到了无数的温暖、善意、有爱和团结。

天灾不可控,但人心却可以盛天!在这里为河南祈福,祝愿他们,尽快挺过难关,河南加油!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今天跟大家聊聊小朋友的专注力,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话题!

我在上课时就发现,有些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持续很长时间,比如3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但有些孩子却很容易走神,不一会儿那个小眼神就不知道瞅向哪里,开始神游了。

有些孩子的“走神”是不动声色的,很难察觉。你看他坐在那里,好像乖乖在听,但其实思绪早已“神游天外”,开始Day Dreaming啦。这时我们试着叫下他的名字,只见他一阵恍神——

“额...老师,您说啥?”

所以,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我已练就了一幅好功力——专抓上课的各种“神游”,而且经常一抓一个准!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孩子上课爱走神,很大原因是“专注力”的问题。在每年的家长会上,我也常常跟家长们谈到孩子上课专注力的话题。而且我发现那些在学校缺乏专注力的孩子,通常在家里也有着同样的问题。

有时候家长们也是特别犯愁,很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助孩子从小在家提升自己的专注力,而且这个专注力是会伴随孩子一生的,如果能从小就开始培养,那该有多好!

所以今天我们就借题发挥一下,跟大家聊聊有没有什么招数,能专治孩子的上课走神,提升专注力。

1.什么是专注力?

在发招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什么是专注力。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曾说过:“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

可见,专注力对于保护孩子那颗求知若渴的心有多重要!我发现专注力好的孩子不仅在学习时能聚精会神,而且往往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出高效学习的方法,从而达到做事情的双重高效!

那么到底什么是专注力呢?心理学研究表示:专注力包括警觉力、集中力、空间注意力、时间持续注意力和控制干扰力,它与大脑前三分之一的前额叶层发育密切相关。

这时有的家长可能在想:我的孩子看动画、玩IPAD的时候可专注了,可是为啥一到学习、写作业,专注力就全无了呢?

这是因为专注力分为:有意专注和无意专注当孩子在做一些简单有趣的事情时(如看动画、玩IPAD),他们开启的是自己的无意专注力;但是,当孩子做一些需要努力、需要长时间专注吸收的时候(如听课、做作业),启动的是自己的有意专注力。

对于“有意专注力”,孩子们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容易走神,尤其在面对自己不那么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往往难以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

当然,孩子专注力的弹性也是随着时间和年龄在变化的。这里有个比较粗略的计算方法:一般来说孩子的注意力维持时长应该是他们的年龄乘以2到4(分钟)

比如:2岁的孩子只能持续专注3~4分钟,4~5岁的孩子能持续专注10分钟左右;5~6岁的孩子可以专注10-15分钟左右。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那么孩子在有了哪些表现的时候,可能是专注力出了问题呢?下面我们可以自查一下,看看自己家的孩子是否有这种情况出现?

如果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频繁出现了以上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我们就要思考下:如何来培养和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虽然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专注力训练材料,但在我看来,与其专门去训练,不如先从家庭教育开始,从小培养和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2.保护和培养专注力

1. 良好的作息习惯

当我们提到专注力,往往会想到是学习习惯的问题,但殊不知,也许是生活习惯了问题!

这让我想到班上的一些小朋友,上课的时候直犯困,哈欠连天!你说让TA上课如何能专注!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现在正值暑假期间,很多孩子因为贪玩,到了晚上也异常兴奋,家长觉得反正是放假,可以多玩一下,结果开学后,学校的生物钟难以适应,早上起床困难、上课没有精神、打瞌睡……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所以,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孩子的身体状态不佳,注意力肯定很难集中起来!

2. 固定的学习场景

相信你我都有相似的经历:当我们走到客厅,会想看电视;走到卧室,就想躺平。这似乎是条件反射所致。

同样地,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设定固定的学习场景非常关键。我们最好能让孩子在书房或者固定的学习区域进行读书学习,而不是在客厅、或厨房学习。

同时,书桌上不要放置很多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各种学习用品的摆放有条理。同时在生活中,最好为孩子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从各种物品用完之后物归原处、整理个人物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孩子的秩序感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一个有秩序的学习环境能减少不必要的干扰,让孩子在学习时候更加专注。

3. 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 “无法集中注意力的一代人如何专注学习?”,说的是如今的孩子们,早已习惯于智能手机和电子产品的持续刺激,以至在课堂上总是难以集中!

所以美国小学严格控制学生在学校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每天不能超过20分钟。而且高年级的孩子每天要有至少30分钟的阅读时间,这里的阅读一定是在教室的图书馆选择纸质书。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我发现那些在课堂里能专注长时间看书的孩子,一定在家里也有着良好的纸质书阅读习惯。

虽然很多在线阅读网站如Raz Kids、Epic都提供了大量的电子书,但还是需要控制小朋友的过度使用,虽然这些在线阅读网站的画面、色彩丰富,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兴奋度,但是过度使用会让孩子对最平实的“纸质书”失去了兴趣,而这些纸质书才是蕴含知识的宝藏!

4. 管住嘴,就是家长的温柔

早教专家蒙台梭利博士早在一百年前就说:“除非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自‘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看到不少爷爷奶奶辈的,对孩子那是“万般呵护”。小朋友正专心画画呢,一会儿水果就递到嘴边了:“宝贝饿不饿,要不要来点水果?”

一会儿又凑到孩子面前:“太阳旁边再加个飞鸟呀……”!

虽然都是长辈对孩子的爱意,但小朋友的思绪却被一次次地打断。

所以,当孩子在静心做事时,大人尽量不要打断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形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当我们让孩子“在太阳旁边画个飞鸟”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怎么想的呢?也许我们并没有关注,只是一味地希望给孩子建议,怕他走了弯路。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想法,说不定他刚想画的是一道彩虹呢!

之前读过一本书,叫《孩子你慢慢来》,里面有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有时,我们需要的是给孩子多一些时间,多一点空间,让他去思考、去体会、从而让他去体会“专注给”自己带来的那份安稳的感觉。

3

除了从小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和保护,有没有一些专门训练专注力的材料呢?当然有!今天就跟大家推荐两类专注力的训练资料。

第一类是世界公认的最强专注力训练法——舒尔特方格。

舒尔特方格由美国神经心理医生舒尔特发明,最早用于飞行员和航天员的专注力训练:包括听觉、视觉、动觉训练,和注意力的转移、分配等特定训练。

后来,这款舒尔特方格被逐渐应用于普通人身上,成为一款既简单、又便捷的专注力训练法。小朋友每天玩10分钟,一段时间后,专注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游戏怎么玩呢?在一张方形卡片上画出1cm*1cm的25个方格,格子里面任意写出1~25的数字。训练时,小朋友要用手指按照1~25的顺序,依次读出并指出它所在的位置。每天练习3次,家长可以在一旁计时,数完数字的用时越短,专注力越高。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舒尔特方格训练的关键在于寻找数字时,小朋友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短暂高强度的集中精力过程反复训练后,大脑的集中注意力功能会不断加强。

训练时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可以先从9个数字的格子开始,然后慢慢过渡到16个格子,最后再是25个格子: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除了常见的数字格子,这里还特别安利一下“
古诗词舒尔特表”,这一套古诗舒尔特表格采用古诗而非数字的内容,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为枯燥的训练增加了一丝乐趣。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乐趣还不够多?接下来再给大家介绍一类适合低龄段孩子的训练材料,对孩子的专注力也有很大帮助。

比如,有视觉专注练习:找出旋转后的对应图片。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找规律练习: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视觉追踪练习,这个和舒尔特方格很像,不是找数字,而是依次找出给出的图像: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对应匹配练习:找出数字和字母的对应。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还有视觉观察练习:好似大家一起来找茬,找出不一样的那一个。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小朋友的“专注力”需要我们大人来好好呵护,除了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多训练和引导,我们也要做好专注做事的好榜样!所以鸡娃不如先鸡自己,潜移默化才是最好的教育!

请大家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一不小心,我们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如何来拯救?

小媛老师 美国公立学校老师 美国双语教育学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专注   孩子   方格   纸质   河南   美国   慢慢来   格子   注意力   小朋友   家长   小心   视觉   老师   数字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