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出生后,姐姐为何出现了各方面的退化?

弟弟出生前,姐姐一直很乖,从一岁到四岁,每次体检,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育,都是超越同龄幼儿的。

情感,语言发育,也都比同龄小孩表现的更加成熟一些。

记忆中,姐姐似乎没经历过“一个字一个字蹦”“两个字两个字蹦”的语言阶段,直接进入短句到长句的语言交流。情绪情感表现也是非常的积极活泼和丰满,会随着音乐起舞,会咯咯开怀大笑……

不是天才,更不是神童,但肯定是个正常成长的孩子!~


// 弟弟出生后,一切发生了改变


但是,自从有了弟弟后,姐姐变得特别的“不可理喻”。

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姐姐上中班,弟弟还在妈妈肚子里6个月的时候,姐姐忽然变得特别不愿意上幼儿园,每天早上送到教室门口,老师还没来得及关门,她就会冲出来,紧紧抱着我的腿不让我走,坐在地上拼命地哭……这种现象我是熟悉的,就是姐姐刚上幼儿园的第一周,她会拽着我的手不让我走,但是后来一切都正常的,每天开开心心上学,为什么中班又退回到一年前呢?

还有一次,姐姐6岁,弟弟2岁,有一次我带他们两个一起去超市,看到一种奶瓶包装的酸奶,弟弟见了抱着就要喝(因为弟弟白天还会喝一次奶),我觉得这个很正常,刚准备买的时候,姐姐也赶紧凑上来,说她也要喝奶瓶。虽然,最终我给他们每人买了一瓶,看着他们两个一边喝,一边在路上走的样子,当时,我是有点生姐姐气的。六岁喝奶瓶,自己不觉得丢人吗?


现在姐姐已经11岁了,弟弟也上大班了。弟弟的表现,完全符合一个正常小孩的成长,但是姐姐的表现,却越来越退化。


每天早晨闹钟从六点半一直闹到七点,她都不起床,我和老公很生气,她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弟弟在客厅看电视,如果她在房间写作业,会立刻停笔,竖着耳朵偷偷听电视;会在弟弟没回家时候,偷偷玩弟弟的玩具;我给弟弟讲故事的时候,她会立刻凑过来听,不管自己的作业,即使是非常幼稚的《狼来了》,她也会凑过来听;弟弟看的低幼版本的动画片,她也会凑上去看得津津有味;晚上洗澡,她会为了和弟弟争卫生间,石头剪刀布耍赖皮;吃饭时候,我给弟弟剥虾,她也会等着我给她剥(但是7岁时,她就会自己剥虾了),如果我让她自己剥,她会表现的特别沮丧和失望……

但是,奇怪的是:当寒暑假,弟弟去爷爷奶奶家过假期的时候,姐姐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这是一种心理学现象,不要轻视


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叫做退行。

退行,指的是回到生命的早期安全阶段。

一个刚断奶的孩子会需要安抚奶嘴;一个已经上学的孩子可能会在害怕时哇哇大哭;一个高年级的孩子面对越来越难的学业,会厌学,上课会发呆;有些孩子会每天都想睡觉,通过睡觉来逃避学校的学习任务和责任,表现的像个婴幼儿。

退行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孩子身上,在成人身上,也会有表现,只不过成人会掩藏,有时难以被证明。

一个男人感受到了“中年危机”(midlife crisis),面对家庭和生存压力,会在周末选择一直睡觉,不愿醒来;一个成人会在万分焦虑时候,放声痛哭,男人希望妻子能在背后环抱着自己,女人希望丈夫能搂自己在怀里;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会怀念故乡,怀念生他养他的童年村庄;一个单位工作屡屡不顺心的人,人际关系处不好的人,会变得害怕工作,就想一直呆在家……

根据勒温(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等人的研究,认为二至五岁的儿童遭遇挫折而表现退回行为(regressive-behavior)(简称“退行”),平均要比实际年龄倒退一年或一年半。

退行是指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其年龄所不应该有的幼稚行为反应,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是一种被自我用来防止焦虑的防御机制,这种防御使人退回到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那种要求很少和相对安全的状态。

通常,当第二个孩子来到一个家庭,大孩子很有可能会退行,用早期的说话方式,想要奶瓶甚至尿床,把自己降到和新生儿同样的心理年龄以寻求父母的关注。


//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教育的伪命题


退回行为不仅见于小孩,有时也发生于成人。

当人长大成人后,本来应该运用成人的方法和态度来处理事情。

但如果为了逃避责任,常常选择“自我主动退化”,使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困难,比如“一哭二闹三上吊”,比如在父母面前哭诉生活艰辛,借以博取同情而“啃老”……利用自己的退化行为来争取别人的同情与照顾,用以避免面对现实的问题与痛苦,其退化就不仅是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心理症状了。

身边有个朋友,40岁,目前的生活现状是:无业在家,睡到自然醒,买菜做饭接孩子,理所应当在做一个完美的“家庭妇男”。在几年前,就听他父母说:他经常在他父母面前放声痛哭,诉说生活的艰难和遇到的问题。

很遗憾,父母提供了经济上的帮助,不仅没能识别“退行”现象,另一面也是纵容了他的“逃避现实和责任”,在退化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 该如何对待和帮助“退行现象”


以上种种,常常让周围的人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给予嘲笑和指责,这种做法只能适得其反。

面对刚断奶的孩子,要允许他(她)有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吃手指头、咬被子角等,父母都不要过于惊慌地想要急切地改掉他的这种“毛病”;当弟弟妹妹降生时,不要忘记给予家庭中老大应有的关注和爱,及时告诉他(她)父母不会抛弃他,对他的爱和关心会一如既往,多了一个弟弟妹妹,他又多了一个亲人和玩伴,弟弟妹妹长大了也会爱他等等,通过承诺和增加安全感来消除孩子的退行状态,使孩子继续保持健康成长。

这里有个案例,在我们家弟弟刚出生时,姐姐非常喜爱弟弟,经常会跑过去摸摸小脸,还想自己抱抱,直到有一天发生了改变:有一天在电梯里,朋友邻居有个妇女,直接对着姐姐说:呀,妈妈生小弟弟了,以后不喜欢你了……之后,姐姐对弟弟的态度就发生了改变。这件事情,一直搁在我心里不能释怀,我也因此不再与那人来往,因为她破坏了一份善良纯真的姐弟情,而且可能是致命一击。


对于上学的孩子,当他们在学校遇到不开心时,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学业不良,都有可能出现各种退行状态。这时候,父母首先要用心理学的方法加以甄别,很多父母在这时候会误解他们,觉得他们不争气,没出息,急了就会打骂,这是很错误的方法。正确的做法是:充分地理解孩子,不急不躁,耐心倾听,富有同理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积极地跟孩子一起想办法,教给孩子应对学业的技巧和人际关系之道。当孩子的心打开了,找到办法了,他们就不再害怕去学校了,也不会出现诸如睡不醒,起不来等退行的行为了。


对于成年人,应该努力地自我提升,学习心理学知识,增加内心的能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不要用消极的方法进行防御,导致事态恶化。那些躯体健硕的成人,貌似强大,内心却往往住着一个不成熟的小孩,跟婴幼儿一样,嗷嗷待哺。遇到重大挫折,退行成为他们的本能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弟弟   姐姐   中班   奶瓶   人际关系   学业   心理学   挫折   成人   小孩   父母   现象   孩子   家庭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