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老人带小孩,利还是弊?

导读:老人是帮助者,父母是教育孩子的主体。这一点,不仅父母需要深刻认知,老人也需要正确对待,7岁之后,建议父母自己带。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网络上高薪招聘家庭教师的帖子也随之登上热搜。我看到后的第一感觉:这些是金字塔尖的人群,第二感觉:本质上PK了老人带小孩。


金字塔尖毕竟寥寥,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还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多数也是双职工家庭,老人帮忙带小孩也是普遍情况。


常听身边的妈妈们聊天说:要是老公赚钱足够多,我一定全职在家带娃,孩子被老人带出了一身毛病;公婆在这边带孩子,每天各种挑三拣四,生活太没自由了;还是父母带孩子放心,请个保姆,把你孩子卖了都不知道……


但,老人带小孩,究竟是利还是弊?


我想,这应该是每对父母都关心和焦虑的问题,似乎看起来无解,但实际上只要每个家庭,都能找到合适的节奏和阶段性的教养重点,老人带小孩,一定是能帮助到每个年轻家庭的。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父母一定是教育孩子的主体,需要把控好正确的方向,同一个孩子,需要统一好教育观念。


1. 儿子暑假的最明显变化,让我诧然也醒悟

今年暑假,是小宝幼儿园最后一个暑假,当初是计划和爷爷奶奶回老家两个星期,不曾想因为南京疫情在老家滞留了两个月。这是儿子和爷爷奶奶单独呆在一起最长的时间,对于儿子的变化,虽然我已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接回南京之后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让我诧然也醒悟。


骄傲自满。

儿子是老公家的长子长孙,也是公婆唯一的孙子,虽然没有王公贵胄的家庭背景,但是这样的身份,对于思想相对传统的北方人来说,处理不当也会“致命”。所以从出生开始,我就格外留意教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溺爱”问题。


公公是退休数学老师,骨子里依然保持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整个暑假,给儿子做了很多道数学题,甚至出了二年级下学期的应用题,这些肯定是积极的行为,但是,当儿子每次都能把题很好的做出来时,公公总会说一句:好了,就这水平,一年级绝对没有问题,肯定在班级前列。儿子就是在这样的赞美声中过了一个暑假。


回到南京后,我把儿子做过的题拿出来看了一遍,随便挑了几道题让儿子给我讲讲思路,结果发现,他只是把解题的步骤背下来,套在另一道题上,并没有理解题目的原理,更不会举一反三。我很清楚儿子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不是神童级别,一个大班的孩子怎么可能去解二年级的数学应用题呢?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都非常清楚,小学低年级重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素养和价值观世界观。学科方面,除了数学,还有语文、英语和其它很多门素质类学科,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听婆婆自豪地介绍,儿子很多次会骄傲地说:这也太简单了,这世界上有没有难一点的题啊?听到这样的话,虽然我知道这是孩童的调皮,但我也非常担忧,毕竟已经7岁了,有基础的认知水平了,这或许就可能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儿子的眼光变得狭隘,他可能会觉得只要做好几道简单的数学题就能打败整个世界。


回到南京第一周,我做了两件事来纠正儿子错误的思想。

1. 我变换了思路,出了几道应用题,儿子没有做出来,我告诉他,学习是永无止境的,知识也是浩瀚无边的,没有人能打败自然,天才也不可以,也借机和他讲述了学习的本质,必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 我给儿子看了班级群相册里,每个孩子的自我介绍视频,主持,画画,架子鼓,篮球……平均每个孩子都有2-3项特长。我问了他,看过之后的感想,他说:他发现每个孩子都很优秀。我希望能通过这种认知,让他变得真实,豁达,不是活在自我陶醉的“井底之蛙”世界中。


2. 结合孩子养育中的重要阶段

判断老人带小孩的利弊

从生理和心理角度出发,孩子一生中会有很多个重要阶段,但从老人带孩子这个问题出发,建议可以把7岁作为分水岭,简单分成上学前和上学后两个阶段。

你如何看待老人带小孩,利还是弊?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岁阶段,孩子的各项发展相对基础,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细心照顾和爱,完全可以胜任,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睡眠时间很长,白天几乎一半时间在睡觉,晚上爸爸妈妈下班的陪伴,基本可以满足。


2-7岁阶段,孩子对社会的认知逐渐增强,智力和交往发展逐渐成熟,白天的幼儿园生活可以有专业的锻炼,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好管理,危险系数较高,所以社会上缺乏匹配的“托管机构”,上学和放学爷爷奶奶帮忙接送,可以很好的帮助父母。


7岁开始,孩子最重要的角色变化就是“学生”,这是个复杂并且要求极高的角色,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最重要的,需要塑造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将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行为导向和生活质量。这些教养内容,很少有爷爷奶奶能胜任,这和出生等级,文化层次和财富水平无关,和时代有关,和文化属性有关,和教育衔接有关。


所以,在很多托管班,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孩子放学后爷爷奶奶送到托管班,做完作业上完兴趣班课程,爷爷奶奶再接回家吃晚饭。因为多数家庭都清楚,爷爷奶奶这种无力的不胜任。他们有爱,但只有这些对孩子的成长和教养,是不够的。


所以,如果屏幕前的你,是双职工家庭,7岁之前,感恩爷爷奶奶帮你带小孩,让你在适合职场拼搏的年龄勇敢驰骋,积累家庭的原始财富;但是孩子上小学之后,非常建议做合理的取舍,必须保证父母有一方能一路亲自陪着孩子往前走。


9月开学,我们家小宝一年级,大宝六年级,早在小宝出生时,我就说过,等小宝上一年级,爷爷奶奶就退休,回家安享晚年。不管我们有多辛苦,孩子都需要我们自己带。

既生之则养之。

但对于老人,永远要心怀感恩,这与是否帮忙带小孩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双职工   小孩   老人   孙子   塔尖   应用题   南京   教养   认知   暑假   儿子   父母   阶段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