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大禹谷亲子游记

这是知树堂的第223 篇文章,文章长度1190字,需要阅读时间2-3分钟。


周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我们和众多美邻和14个小盆友一起出发,徒步了大禹谷-娘娘山-长乐林场-甘岭水库。


这次特别感谢爱心妈妈的策划和组织,因为爱心妈妈家里就住在那边,所以对那边路线很熟(现在景点在规划建设阶段,正门进不去,只能走村里的小路进去)。


九点半我们到达爱心妈妈家里,然后小朋友们看到了很多狗狗,鸡咯吱咯吱啄米啊,感觉到很兴奋。


哈哈,农村的空气闻着觉得都很新鲜。


我们十来个家庭出发走在了乡村小道,晃晃悠悠经过了一些泥巴路,


然后小盆友们眼睛很犀利,发现了一条蛇(被压瘪在路上了)。他们表示很激动,哈哈,在那边观察了好久。


路上还发现了一个螳螂,小朋友也很兴奋,看到昆虫都很激动吧,让我想到了作者法布尔写的很经典的一套书《昆虫记》以及《西顿动物记》,两套书都很不错,作为启蒙读物还是很棒的。

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大禹谷亲子游记

爬山上去时,山还是蛮陡峭的,但是众多小朋友从1.5岁到12岁,都很有耐力,


除了睡着了的小朋友要抱着之外,其他小朋友都是自己独立爬上山的,


我在杭州爬过很多山,但是如此陡的山还是第一次爬。


阳光很美,天很蓝,我们快爬到山顶时候,感觉自己离天很近。

爬山时很累,但是到达山顶那一刻,顿时感觉累意全无。


因为山顶上风景独好,超级凉快。


看到了山下面很多金黄色的稻田,想起了那首周杰伦的《稻香》,

风吹佛而来,感觉凉快极了。


远处能看到青山湖,西湖,杭州全景,尽收眼底。


带着14个小朋友还有10多位大人,一起在山顶拍照留恋打卡,哈哈,真是非常难忘的登山之旅。


生活和教育环境,给我们的孩子造成了自然的碎片化。


孩子们看到桌子,知道是木头做的,但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

拧开水龙头,水就来了,至于它从哪儿来,并不在乎;

垃圾扔出去,就没了,至于去哪里了,也不知道;


食物从哪里来,不清楚。这样导致我们对自然的认知是不完整的、碎片化的。


现在的孩子缺少“自由”。他们时间是被父母安排好的,上各种的辅导班。等孩子真到了自然中,又怕脏怕不安全。


我们提倡“把生命还给自然,把童年还给孩子,把教育还给生活。”


德国的家长们和老师认为,德国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民族,森林是大自然的象征。培养孩子热爱森林、敬畏自然的精神,会让孩子的一生充满灵性,懂得抵抗无穷欲望,享受单纯质朴的快乐。


英国户外学习专家Bicknell认为:“大多数教育的目标都是让学生进入大学。我想培养孩子们欣赏自然的能力。与其他生物一样,我们出生、成长、死去都在大自然中。”Green Light基金会的森林教育培训员Rich Sylvester持类似观点,认为自然教育给越来越功利、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系统一个改变的机会。


在美国,每逢周末和假期,跟着家长游历自然保护区的孩子们随处可见。喜欢在营地里度假的家庭,更是把孩子从小就和大自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而现实也表明,每天跋山涉水、在森林里进入梦乡的孩子,对大自然的感情和那些没有这些经历的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大禹   泥巴路   大自然   套书   德国   杭州   山顶   亲子   碎片   小朋友   游记   爱心   森林   自然   妈妈   感觉   老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