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从幼儿园可以看到小学毕业的书《去年的树》美好又温暖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琢磨,究竟要给他看什么样的童话呢?

难道还是常规的公主与王子?卖火柴的小女孩?或者被继母虐待的灰姑娘?

他才三四岁,他不懂这些,不懂继母是什么,不懂社会上复杂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他还不懂有些人为什么会生活的惨兮兮。

我也不想让他三四岁就读惨兮兮的童话故事,最关键的是,他对这些童话故事并不感兴趣。

他是小男生,很萌,蠢萌蠢萌的,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就满眼星星。

其实,三四岁的孩童,都很萌。

市面上的童话书不少,耳熟能详的依然是公主与王子、丑小鸭与白天鹅、灰姑娘......

我小时候,我的同龄人就看这些,在那个书籍相对匮乏的年代,能看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现在,不少孩子依然看这些,只要家里有孩子的,或多或少都会有几本童话书吧。

但是,我想让他先看些别的童话,带有温度的、和孩子年龄相近的、举世无争的童话。

所以,就找到了这一本:《去年的树》。

这是一本从幼儿园可以看到小学毕业的书《去年的树》美好又温暖

市面上的版本有好几个,我唯独喜欢这一版

每一个小童话,几乎都是从身边的小事情出发,比如,《谁的影子》,文中写了小麻雀的影子,写了邮筒的影子,路灯的影子,还有飘在天空中的气球的影子,写实,又很唯美,言语轻轻的,很符合学龄前儿童的好奇心理。读给他们听,让他们想象着这些物件以及这些物件之间的空间,空间感就这样一点点的打开了。

这是一本从幼儿园可以看到小学毕业的书《去年的树》美好又温暖

谁的影子

在他四岁左右的时候(幼儿园中班),特别喜欢听对话,比如这篇《蜗牛》,通篇都是对话,趴在妈妈背上的小蜗牛问妈妈各种问题,外面下雨吗?刮风吗?是叶子吗?是朝露吗?是蝴蝶吗?像极了我那个爱问问题的孩子。

小家伙儿特别喜欢听我读蜗牛,这一篇文章,足足读了十遍,连着读了三四个晚上,柔和灯光下,轻柔缓慢的语调,孩子每次都带着微笑甜甜睡去。

这是一本从幼儿园可以看到小学毕业的书《去年的树》美好又温暖

通篇全是对话,但这种对话读起来很暖

再比如《乡村的春天,山里的春天》写了小鹿一家三口的事,小鹿很好奇,小鹿在寻找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就如同我们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一样,他们也在寻找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这是一本从幼儿园可以看到小学毕业的书《去年的树》美好又温暖

乡村的春天,山里的春天

有时候,小动物和小孩子一样的可爱。当我读这些文字时,尤其是儿子躺在被窝里,安静的听我读的时候,我就有点恍惚,感觉躺在被窝儿里的是我可爱的小儿子呐?还是文中调皮的小鹿呀?就会忍不住摸摸他的小脑袋,问他“宝贝,你听懂了吗?喜欢听吗?”

小家伙儿回答:“喜欢喜欢,妈妈你再读一遍!” 有时候,一篇文章,重复很多遍,他听着都不厌倦。

《马鹏边上的油菜花》也很好,引用书中的导读:这是一个充满想象、风趣幽默,又非常好玩的童话,温和的马大婶、可爱的马宝宝、美丽的小蝴蝶、都参与了春天里的这场爱与美的宴会。

这是一本从幼儿园可以看到小学毕业的书《去年的树》美好又温暖

马棚边上的油菜花

书中有好几篇写小狐狸的文章,儿子尤其喜欢《小狐狸买手套》,讲的是一只小狐狸,到人类居住的地方买小手套的童话,狐狸妈妈的常识以及小狐狸的见闻,都那么的生动有趣,母子间的对话,也那么温馨。月夜里,娓娓读来,很治愈也很安眠。

有那么一段时间,每到睡觉点儿,孩子都不睡,我只要一喊:妈妈要读故事了,今天读个什么故事呢?那就读《小狐狸买手套》吧!

小家伙儿就会飞快的跑上床,躺在被窝里,期待着读故事。这篇文章有些长,有感情的读完 需要十几分钟,但是,读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啊。

这是一本从幼儿园可以看到小学毕业的书《去年的树》美好又温暖

小狐狸买手套,孩子最喜欢的一篇童话

其中,《喜欢孩子的神仙》也特别的童真,文章中的神仙,是一个很调皮的小神仙,他很爱和孩子们玩耍,但又有点不好意的绷着。

这是一本从幼儿园可以看到小学毕业的书《去年的树》美好又温暖

喜欢孩子的神仙,书中的神仙可不像大人们眼中的神仙那样,书中的神仙是个穿着小鞋子的小神仙

感情是柔软的,像极了冬天的雪花落在毛绒毯子上,被毯子的温度慢慢融化成小水珠儿,这个过程美妙极了。

又像一朵小野花儿,陶醉在春风里,眯着眼享受着和煦阳光的爱抚,安静的甜蜜蜜的绽放。

假如说前面的一些都是小短文,特别适合学龄前儿童看,那么后面的一些,就比较适合小学生看了,因为一来篇幅长了,二来,写的内容也拓展了,比如《打气筒》足足写了五页,生活场景延伸了,有了心里变化的描写。再比如《爷爷的煤油灯》这篇,增加了对煤油灯细节的描写,有对孩子心理小叛逆的写实,全文有时间顺序,故事性很强,小学高年级的孩子读,也很合适。

这是一本从幼儿园可以看到小学毕业的书《去年的树》美好又温暖

打气筒

讲真,后面的稍微长一些的文章,我并没有读给孩子听,因为我给他当做睡前故事读的时候,他才上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我希望的是,留给他上三四年级的时候,他自己亲自读后面的几个稍长一些的篇章。让他自己去感受体会。

一本书,我只要把他引进门就好了,剩下的,他自己来做。

整体来讲,这是一本很有散文性质的童话,老少皆宜的那种,童真童趣童乐。

这是一本从幼儿园可以看到小学毕业的书《去年的树》美好又温暖

变成了木屐

另外,这个版本文字排版彩绘插图设计,都很有美感,看着也很舒服。

从三四岁,到小学毕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很适合读。

语言是一个逐渐学习的过程,谁都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掌握很多长句。智力发育也一样,不可能一下子就能理解很多东西,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学龄前儿童,他感兴趣的就是身边常见的东西,换句话说,身边的东西也最能激发出他的想象力,激发出他对事物的好奇,探索,和求知欲。一个一个的小童话,也最能传达给他某种亲情,唤醒他心底的感情,去体会去模仿去爱。

所有真善美的东西,都有纯洁心灵的魔力。或许,这就是我和孩子都特别喜欢这本书的所在吧。[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煤油灯   打气筒   继母   小鹿   小家伙   手套   神仙   幼儿园   影子   温暖   童话   春天   去年   过程   东西   妈妈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