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的选人标准告诉我们如何去培养孩子 (二)

常青藤联盟校的选人标准都会有这样三个突出的特点:独立性、自信和特长。这三个特性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培养具有这样特质的孩子,却不是一日之功,需要父母做足了功课。教育专家卡尔维特深信每个儿童都是天才,所以,他才能坚持将自己有点弱智的孩子培养成了别人眼中的天才。这些天才不是没有缺点,而是在懂得赏识的父母眼里,他们瑕不掩瑜。

常青藤的选人标准告诉我们如何去培养孩子 (二)

上一篇文章,我们谈了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一篇,我们来谈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一个拥有自信的孩子,将来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想法,也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梦想付诸实践,并相信自己,相反,一个不自信的人,终身可能心灵上都依附他人。


常青藤的选人标准告诉我们如何去培养孩子 (二)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一个自信、乐观、阳光的孩子呢?

(一)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傅聪回忆父亲时候说道,父亲留学法国,法国的人文主义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父亲也采用民主的教育方法。是孩子的父亲,更像是一位知心的朋友,傅聪说,他十二岁学习钢琴,学了两年中断了,到十七岁又开始学钢琴,期间,父亲没有强迫他学习钢琴,一切都出于他自愿。

一个民主的家庭,孩子可以发表自己内心的想法,能够不封闭自己。并且在有错误想法的时候得到及时的纠正。父母给与孩子的心里空间足够大,孩子早早地就体会到了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一个被尊重着长大的孩子,他的内心是富有的,阳光的,自信的。

常青藤的选人标准告诉我们如何去培养孩子 (二)


(二)父母的言传身教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而父母的言行就是最好的催化剂,在《正面管教》这本书里,就介绍了父母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细到怎么说话,比如,如果想让孩子发展一个好的行为,父母不能用“你不要做什么”这样的句子和孩子交流。比如,当别人要求我们不要去想家里的厨房的时候,别人越是强调,我们头脑里反而会想到厨房。这就是那个著名的心理实验:越要求被测试者“不要去想那只白熊”,被测试者越忍不住会去想。

当我们反复强调不要做什么的时候,孩子往往忽略了前面的“不要”两个字,而想到后面的内容,这就是潜意识在作怪。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妨将语言改为“你要这样去做”。

家庭生活中,我们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当我们口头表扬孩子的时候,要发自内心,而不是敷衍的,漫不经心的,父母之爱子,眼神中要有爱。而不是仅仅挂在口头上。

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不要因为孩子的错误而责备孩子,应该学会从错误中寻找原因,教会孩子的因果积极思维。如孩子考试考了班级倒数第一,父母应该这样想,这太好了,凡事有因必有果,一定是父母前一阶段没有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所以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差,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想方设法多陪伴孩子,将孩子的成绩提上去。

(三)体验成功的感觉

孩子的自信源自被肯定,生活中,哪怕是一件小事,孩子做到了,孩子内心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所以,如果孩子在学习上的挫败感太强,父母不妨多想想办法,从小事训练起,让孩子体会到一种被肯定的感觉,进而,慢慢地扩大这种成就感。学习上也是如此,如果知识太难,不妨让孩子训练自己努力能达到的成绩。慢慢地进步。

一个拥有自信的人,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他人,能够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能够大胆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这些,都需要父母精心地去培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卡尔   法国   独立性   言行   成就感   民主   天才   自信   内心   想法   父亲   父母   感觉   孩子   家庭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