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六国都犯了哪些错误,才导致秦国统一天下



战国时期,六国都犯了哪些错误,才导致秦国统一天下


当我们大谈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必然性时,也不能忽视历史的偶然性那就是六国所犯的错误。

  六国所犯的错误颇多,下面逐一道来。

  第一,“三家分晋”与秦国东进。

  在上部里,我们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讲述了“三家分晋”,目的就是为了阐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偶然性。当时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或许会由智伯一家独霸晋国。如果强大统一的晋国横在秦国东边,秦国还能轻易地兵出函谷关吗?如果没有“三家分晋”,强大的晋国足以使秦国无法东进,更无法兼并六国。但是,历史竟然让一个强大统一的晋国消失了。如果不是“三家分晋”而是“三家分秦”,那么最终将会由谁来统一中国,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晋国像秦国一样没有分裂,或者像齐国一样由田氏代替姜氏,晋国的完整统一就有可能得到保存。如果秦国的近邻是一个强大统一的晋国,秦国统一天下还有戏吗?所以,“三家分晋”是晋国所犯的重大错误,也因此成就了秦国。

战国时期,六国都犯了哪些错误,才导致秦国统一天下


  第二,赵国盛衰与秦并天下。

  “三家分晋”使阻挡秦国东进的最大障碍消失了。但是,历史竟然又让韩、赵、魏三家之中冒出了一个强大的赵国。赵国是三晋之中最强大且最有能力阻挡秦国东进的国家,但是,赵国偏偏出了一位壮年就退居二线的赵武灵王,这是整个战国史上唯一的一例。赵武灵王如果不壮年退位,如果不突发奇想地将赵国一分为二,让大儿子做代王,小儿子做赵王,赵武灵王会壮年饿死吗?赵武灵王犯了这么一个低级的错误,最大的受益者当然又是秦国。赵武灵王的孙子赵孝成王如果不听信谗言,信任并重用廉颇,秦国怎么能够在长平一战中摧毁赵国四十五万生力军呢?如果赵国保存下这四十五万生力军,秦国统一中国的大趋势还能形成吗’?假使赵国的亡国之君,赵王迁能够信任并重用李牧,也不至于使赵国如此迅速败亡。历史又一次眷顾了秦国。

战国时期,六国都犯了哪些错误,才导致秦国统一天下


  第三,韩国悲剧和秦的统一。

  韩国的悲剧是韩非生不逢时。韩非是比商鞅更伟大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如果能够得到韩王的信任,能够拥有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一定可以让韩国强大起来。但是,在韩非出生之时秦国已成气候,相比之下,韩国国力大大不济。历史没有给韩非一个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这么一位法家天才到了亡国之时才出现,这是韩非的悲剧,更是韩国的悲剧。但是,这对于秦国而言,又是一次有惊无险的机遇。

  第四,魏国的错失良机与历史对秦国的垂青。

  魏文侯是魏国第一代国君,他在位五十年,重用李悝,在各国中率先实行变法,这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大的国家。而且,魏国的强大足足比秦国早了半个世纪。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魏国完全有统一天下的可能。

  然而,魏国却因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一蹶不振。更重要的是,魏国的杰出人才不断外流,例如吴起、商鞅、孙膑、范雎等,纷纷离开魏国。公元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联军大败秦军。第二年,秦王赢政即位。但是,这么一位能干的信陵君,最终却不受重用,被魏安釐王罢免赋闲,以至于郁郁寡欢,酒色相伴,四年后去世。如此国君,如此待贤,国家岂能不亡?这又为秦国一统天下扫除了一个障碍。

战国时期,六国都犯了哪些错误,才导致秦国统一天下




  第五,燕国的不识大体和秦国的统一。

  燕国国力弱小,在战国七雄之中本无关大局,然而,燕国享受了秦国“远交近攻”的一切好处,同时还为秦国统一天下帮了大忙。这是从何谈起呢?

  一是燕国弱齐。齐国是东方大国,是秦统一天下的最大对手之一。但是,燕国积极谋划五国伐齐,占领齐国五年,报了一国之仇,也为秦统一天下扫清了一个重要障碍。

  二是燕国疲赵。赵国是燕国的天然屏障,阻挡了秦国对燕国的侵扰。可是,燕国国君极其昏庸,完全没有大局意识。长平之战以后赵国极需时间休整,恰恰在这一关键时刻,燕国发动了对赵国的战争,使其不但不能休整,而且还损耗国力与燕国打了三年仗。秦国借燕、赵大战之机,鲸吞了赵国的大片土地。

  齐国弱了,赵国疲了,燕国的屏障消失了,燕国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人们看到的往往是自身的利益。而且是自身的直接利益、眼前利益。但是。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往往与他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眼前利益也往往与长远利益密切相连。如果只顾个人眼前利益,将直接利益最大化,最终往往导致自身利益、长远利益大大受损。

  燕国正是在谋求本国利益的短视行为中自掘坟墓的。

战国时期,六国都犯了哪些错误,才导致秦国统一天下


  第六,楚国的失误和秦的统一。

  楚国是七国中国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也是力量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然而,楚国政治昏庸,明君极少,李园的误国更加速了楚国的灭亡。

战国时期,六国都犯了哪些错误,才导致秦国统一天下

  第七,齐国的历史错误与秦的统一。

  齐国是建国较早的诸侯国之一,而且齐国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齐国不和秦国接壤,国土面积辽阔,国力强盛。但是,齐国却不像三晋、秦国一样谋求变法图强。齐国占领燕国,两国结下了世代怨仇。齐国独吞宋国,引发五国攻齐,长达五年。田单复国之后,齐国已经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当年的雄风了。从此,齐国片面汲取了五国伐齐的教训,对韩、赵、魏坐视不救;

  安享秦国“远交近攻”的短暂和平,明哲保身,间接导致韩、赵、魏相继亡国。直至六国中五国皆亡之时,齐国仍然不修守备,齐王建还准备做五百里地的封君,但最终却被饿死。

  山东六国无一例外地犯了这么多历史性的错误,焉能不亡?在秦王赢政看来,六国所犯之错是上天所赐的再好不过的礼物了。

看历史远比看小说更为有趣,因为历史就是一个有着无尽谜题的长卷,更何况还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的知识。

常有人问我读什么书好,我总是建议他去读历史书。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样完事丰富的历史记录,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变数都写在了中国的历史书里,你想看问题更通透,可以去读历史,想少踩坑,可以去读历史,想搞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去读历史。甚至当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去读历史。

战国时期,六国都犯了哪些错误,才导致秦国统一天下

成千上万人的生死荣枯,被你一页翻过,多少王侯将相在你的指间滑过,与你对话的都是帝王将相,你还会被眼前的小问题困惑住吗?

因此欲了解更多历史的智慧,应该多读、细读《资治通鉴》。

毕竟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几乎是一本,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

因此,《白话资治通鉴》这套书因为编纂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

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作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

【融图文化】精装四册资治通鉴白话文版中国古代史书 国学经典 ¥9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秦国   晋国   魏国   国君   秦王   楚国   错误   齐国   天下   资治通鉴   韩国   国力   战国时期   强大   利益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