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起3落洪学智,为张国焘彭德怀鸣不平,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衔

在战争年代,我国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爱国将领,他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带领军队奔赴在战场的最前沿,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

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洪学智再度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高级将领,也是独一无二的六星上将。

4起3落洪学智,为张国焘彭德怀鸣不平,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衔



1913年2月2日,洪学智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黄鹄村(原属河南商城汤家汇)小河口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小时候放过牛,读完小学后即学徒做工。

16岁那年,洪学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洪学智的人生中,可谓是“人走到哪里,军功就建到哪里。”

洪学智从基层开始摸爬滚打,从班长再到排长,继续一点一点向上升值,很快就成为了中国革命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长征过草地时,洪学智得了伤寒,危在旦夕。部队找到当地有名的老中医。老中医开了个方子,但缺几味重要的药材,战士们漫山遍野去找,果然找到了。洪学智活了过来,真乃命大。后来洪学智之子洪虎谈及此事,说:“正是因为在过草地,才能找到草药,父亲的病才治好了,也可以说是长征救了他呀!”

4起3落洪学智,为张国焘彭德怀鸣不平,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衔

抗日战争期间,洪学智就已经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他在1940年11月,就曾经率领干部大队270余人一路冲破敌人封锁,奔赴江苏盐城新四军军部,且无一人减员。

刘少奇和陈毅听后都认为这是一个奇迹,而洪学智也凭借自己优越的表现,一步步地从班长、连长当到红四军的政治部主任。

1942年12月,洪学智调任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在夏季攻势作战和苏北反顽斗争中成功扭转不利态势,巩固了苏北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洪学智在最关键的时刻疏通了承德至辽西的铁路,保障了干部和军队入驻东北的计划,为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杰出贡献。

而在此后的平津战役、渡江作战、广东战役等多场战役中,他更是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带领部队取得了多场战役的胜利,为全国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洪学智又投入到了解放海南的战役之中,发起了万山群岛战役。这一战中,人民海军击沉4艘敌舰,重伤敌军舰队司令,创造了以木帆船打败军舰的奇迹,洪学智再次受到毛主席的嘉奖。

4起3落洪学智,为张国焘彭德怀鸣不平,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衔



在第五次战役前夕,李奇微加调空军和航空兵入朝,加上伪李空军,飞机总数达到2000多架,对志愿军实施“绞杀战”。

4起3落洪学智,为张国焘彭德怀鸣不平,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衔

彭德怀提前得知,就找洪学智解决后勤的问题。洪学智清楚运输冬装物资的关键就是抢修被美军炸毁的铁路,但是此时前方战事甚紧,急需粮弹,仅仅靠后勤工兵部队的几个团抢修被破坏的铁路、公路,再修半年也是修不好的

当喀秋莎火箭炮入朝作战后,彭德怀专门指示:“火箭炮团配属哪个兵团、哪个军作战,都要经过我的批准。”

4起3落洪学智,为张国焘彭德怀鸣不平,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衔

洪学智提出的“承包修路法”,统一布置,合理分工,每个军、每个师、每个团明确包哪一段,限期完成。原本需要半年多的工程量仅仅25天便全部修通。

美军把十万吨炸弹投在了仅有一千多公里的朝鲜铁道线上,已经破了世界战史上的记录,可结果出乎意料:中国军队的铁路运输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得更快了。

4起3落洪学智,为张国焘彭德怀鸣不平,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衔



洪学智带领后勤部队一步步突破李奇微的“绞杀战”,为前线战士及时供应补给,奠定胜利的物质基础。

1952年10月30日上甘岭大反击作战的炮火,王近山在指挥12军增援15军的同时,专门将炮7师1个营、炮2师4个连加强到上甘岭方向,可以说,王近山把3兵团所有机动的炮兵力量都押在了上甘岭。就这样,王近山还嫌不够。他亲自打电话给志司,把当时志愿军炮兵的最强火力——喀秋莎火箭炮调了一个团到上甘岭。

4起3落洪学智,为张国焘彭德怀鸣不平,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衔

王近山在给志愿军分管后勤的副司令洪学智的电话里说:“洪麻子,我上甘岭方向炮兵集结不少,炮弹可不能少……”

洪学智回答王近山:“你放心,你们五圣山是重点,你们的弹药,给养,我洪麻子用肩膀扛也给你扛上去!”洪学智的话算是给王近山吃了“定心丸”。


4起3落洪学智,为张国焘彭德怀鸣不平,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衔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42岁的洪学智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共和国开国上将之一。

次年12月任总后勤部部长、党委书记。

4起3落洪学智,为张国焘彭德怀鸣不平,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衔

从此,洪学智凭着探索和建树,成为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

历经坎坷,三次被贬又被提升。

第一次落马是因为他认为张国焘固然有罪,但曾经立下的功劳也不是不可抹杀的。后来,在毛主席的帮助下,他得以释放。

第二次是因为在庐山会议上,他再度仗义执言彭德怀的问题,认为彭德怀有功有过,不能一棍子打死。于是,他被调往吉林省就任。

4起3落洪学智,为张国焘彭德怀鸣不平,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衔

1965年秋天,毛主席南下时便在武汉接见了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两人在闲聊时,毛主席便询问韩先楚:洪学智到哪里去了,好久没见?

在听到毛主席的询问后,韩先楚便回答道:“我也好久没有见到洪学智了,听说他在吉林。”

由此可见毛主席对洪学智的关心。

第三次是因为他始终坚持原则,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1970年被下放农场劳动改造。1972年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解除了劳改。

1977年,洪学智重回军队系统工作,他先后担任过总后勤部部长、军委副秘书长,为军队全面建设作出了重要而积极贡献。正如全文所说,卸任军队领导职务之后,洪学智并没有闲着,他在人民政协事业上继续发挥着余热,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

4起3落洪学智,为张国焘彭德怀鸣不平,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衔



1980年,67岁的洪学智再次担任总后勤部长,后来还担任军委副秘书长。

到1987年,洪学智不再担任总后勤部长兼政委了,11月18日,邓小平以军委主席的身份,请了洪学智和刘华清两位老同志前来家里开会。等所有人都来齐,邓小平宣布一个决定:“军委决定,调你们两个来,担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4起3落洪学智,为张国焘彭德怀鸣不平,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衔



1988年,洪学智就是以这一身份再次被授上将的,成为全军独一无二的六星上将。那一年,洪学智已经75岁高龄了。

有人曾经问过洪学智:“您已经是上将了,为什么还要接受第二次授衔?”

洪学智笑着说:“我也不想要,可组织说,你不授衔,别人也不好授衔。我总不能因为我自己耽误大家的事吧,一咬牙,我又成上将了。”

这次授衔后,朝鲜的一位老战友还开玩笑地问洪学智:“你时隔30多年,还是上将,看来没什么进步啊!”

4起3落洪学智,为张国焘彭德怀鸣不平,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衔

2006年11月20日,洪学智走完了他人生历程,享年94岁。

洪学智上将去世后,与他感情最深的两个警卫员和司机不到三个月,就匆匆离世。两警卫一司机,正好配成一个将军出行的班子。有人说:“他们早就病得差不多了,一直没走,是在等候老首长。现在,他们追随老首长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上甘岭   上将   苏北   总后勤部   火箭炮   鸣不平   志愿军   军衔   作战   炮兵   军委   后勤   战役   军队   部队   铁路   洪学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