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以菩萨心肠养心,用金刚手段谋事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以菩萨心肠养心,用金刚手段谋事

诸葛亮、王阳明和毛主席,这三个人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之最。

王阳明出身显赫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十岁时便能吟诗作对;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以菩萨心肠养心,用金刚手段谋事


1472年,王阳明出生于余姚的一个世家,原名王云。父亲王华是1481的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王 阳明自幼聪慧过人,但是直到5岁了还是不能开口说话,让家人苦恼不已。

直到有一天,王阳明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一个和尚路过,摸着他的脑袋叹息道:“多好的孩子,可惜被点破了。”

小伙伴把这句话告诉了王阳明的爷爷,他心中一颤,想起了《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然后立刻给他改名字为“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也是大家熟识的王阳明

自从改了名字,王阳明也就会说话了。不但会说话,而且说出的都是平时爷爷说的名言名句,惊诧众人。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以菩萨心肠养心,用金刚手段谋事


1481年,父亲王华高中状元,10岁的王阳明就跟随父亲留在京城。

第二年,王阳明随着父亲参加聚会时,当众作诗为祖父解围,技惊四座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但是还有人认为这是他们提前准备好的,于是又提议以“蔽月山房”为题再作一首诗。

王阳明也是稍加思索,便大声诵读: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众人无不搞到惊诧。

12岁的王阳明与老师对话中说出了:读书为做圣贤

最后的结果就是挨了王华的一个巴掌。

15岁历经关外游历,感悟颇多,就写了平鞑靼志向的奏折让王华待转皇帝,王华直接把奏折一扔,大骂他狂妄至极。

终于到了17岁的王阳明,在家人的安排下,远赴南昌娶亲。结果结婚那天又出了幺蛾子,新郎不见了。原来是和别人论道,把结婚的时间给忘记了。

当时的明朝,主流的思想还是程朱理学,朱熹可是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大圣人。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以菩萨心肠养心,用金刚手段谋事


21岁的王阳明起初也是相信格物致知的,所以王阳明邀请朋友一起到家中“格竹”。

他独对幽篁,如老僧入定,静静地看着眼前这片竹林,感受着竹林中的风吹草动,体察竹子细枝末节的变化。

经过3天3夜的奋斗,朋友被“格”倒了,7天后,王阳明也步了朋友后尘晕倒了。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以菩萨心肠养心,用金刚手段谋事

理也没有悟到,反而大病一场。醒来后,王阳明的第一句话:“圣人之说可疑也!”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28岁的王阳明步入仕途,中了举人,当时内阁首辅李东阳说:这个王阳明恐怕会成为下一个状元。

结果王阳明表示非常不以为然,他并没有去精进学业,而是对刀枪棍棒、排兵布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导致了他考进士多次落榜。

1506年,年幼明武宗刚即位不久,大太监刘瑾专政,王阳明却上书皇帝,冒死谏言,痛斥太监专政。结果就是被刘瑾记恨,杖刑40,发配龙场驿当驿丞。

对于这个结果,刘瑾还是不满意,就派人半路刺杀王阳明,结果被王阳明设计巧妙的躲过了。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以菩萨心肠养心,用金刚手段谋事


贵州的龙场驿站真的很荒凉。这里荆棘丛生,人烟稀少。王阳明不得不住在一个山洞里,自己种植食物和蔬菜。

《阳明先生志》中记载“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从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

他凿了一个石椁,日夜坐在里面,对自己发誓:“吾惟俟命而巳!”

1508年的一个深夜,他悟透了这一点

王阳明冲出洞穴,高喊:“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由此开启了“心即理”的心学命题,而一种伟大的哲学——“心学”诞生了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以菩萨心肠养心,用金刚手段谋事


1510年,王阳明在任职庐陵知县时,抓到了一个小偷。

小偷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的姿势:“如果你想杀人,就随便砍,少讲道德。”

王阳明说,“天太热了。脱下你的外套,我们再谈。”

小偷说:“脱下来!”

过了一会儿,王阳明说:“天气真热。内衣也脱了吧!“

小偷说:“光膀子是很常见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过了一会儿,王阳明说:“把你的内裤也脱了。裸体更舒服。”

小偷很快摇摇头说:“不!”

王阳明说:“你不怕死,你怕的是一条内裤 。这表明你有一种羞耻感。我可以告诉你道德上的羞耻!”

小偷被说服并认罪。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以菩萨心肠养心,用金刚手段谋事


六年间,凭政绩和名声,官路恒通的王阳明在1516年已经成了三品大员,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

由于这四省交界的山区盛产土匪,王阳明上台后并没有急于出兵,但推出了三大举措

一是:“立即分析过去的剿匪案件,了解山贼的详细情况”

王阳明得出结论:官民之间一定有内贼

二是日夜练“强军剿匪”。

三是:实行“十家牌法”。每十个家庭组成一张卡,互相监督。如果他们认识小偷但不举报,他们将受到惩罚。

土匪都不敢回家了。

三计尽出,王阳明准备出招了。

先放出打剿匪徒的消息,然后派人监视,一个个落实后,将匪徒全部抓获。

抓到了土匪,也不会被判有罪,而是会心痛地问“你母亲好吗?”?孩子多大了?”等等。就这么把他们变成双重间谍。

王阳明根本不按常规打牌。他手里拿着兵,不跟土匪正面冲突。而是怎么阴怎么来。即使形成围攻,他也不会轻易进攻。结果把土匪饿个半死,就这么来几次,搞得土匪们痛苦不已。

最后在间谍的情报中,王阳明发动了“漳南战役”“横水桶冈战役”“浰头战役”等战争,猖獗了几十年的暴乱在两年内被王阳明彻底镇压。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以菩萨心肠养心,用金刚手段谋事


要保证一方的长治久安,必须重视教育,端正民心。当年,王阳明镇压土匪,开始学习和讲学。他的演讲覆盖了北京、南京、滁州和绍兴。可以说那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也正是在不断地追求中,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这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

1519年,《唐伯虎点秋香》里那个发飙的宁王朱宸濠出兵造反。

在镇压了土匪之后,虽然王阳明有兵符,但民兵已经散去,他没有士兵可供使用。

王阳明开始计算他造反的三条道路:

1、出其不意夺取京都是最好的政策

2、攻占南京然后对抗北京

3、固守南昌

王阳明决定发动一场“心理战”,并迫使朱晨浩实施最坏的政策。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以菩萨心肠养心,用金刚手段谋事


随后,王阳明首先做了四件事。

第一,伪造文件并分发到各处,意思就是16万朝廷精锐士兵将前来击败你。你等着我死。

十多天后,朱宸濠反应过来时,王阳明已经召集了七八万名士兵。

第二,使用反间计。他给宁王手下的两位谋士写了一封密信,敦促他们催促宁王尽快攻打南京。宁王发现,固守南昌。

第三,王阳明派小队佯攻南昌,然后遇到朱宸濠的军队。一阵猛烈进攻后,王阳明假装撤退,朱宸濠率军追击。

等叛军冲出后,王阳明又派出一支队伍突袭南昌。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朱宸濠的老巢南昌拿走了。

第四:为了收复南昌,朱宸濠决定在鄱阳湖与王阳明决战。

王阳明被命令制作无数竹木牌并写道:朱宸濠叛逆,罪不容诛。弃暗投明,既往不咎。

结果酝酿已久的叛乱在40多天内平息。宁王也被活捉了。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以菩萨心肠养心,用金刚手段谋事

在皇帝御驾亲征之前,王阳明就用当地士兵消灭了叛乱。其实靠的只有八个字::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想急流勇退的王阳明借口回乡扫墓请辞,都被回绝了。直到1522年,王华的去世,王阳明才有机会回家,就此在绍兴、余姚等地教授心学。

原本可以多教几年的,结果匪患起,皇帝“十二金牌令”诏令王阳明剿匪。

在平息广西的匪患后,身体不适的王阳明在此请辞,在回乡的路上,病逝,享年57岁。
王阳明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匪患   竹林   余姚   奏折   菩萨心肠   绍兴   请辞   南昌   养心   完人   南京   土匪   圣人   千古   战役   士兵   小偷   皇帝   手段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