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批评孩子也要讲策略,说得不对弄巧成拙,反让孩子变“逆反”

说起批评孩子,很多妈妈不由得倒起了苦水:


批评是不可能批评的,每次还没说两句,孩子就大哭大闹,长辈也觉得我太严厉了。可是孩子犯了错,不批评能行吗?

的确,老一辈人都使用批评教育,随着十几年前表扬式教育传入国内,很多从小在“批评声”中长大的家长现在纷纷转投他处,借助表扬教育孩子。

妈妈批评孩子也要讲策略,说得不对弄巧成拙,反让孩子变“逆反”

借助表扬教育孩子


由此养成了很多孩子的“坏毛病”,孩子犯错,父母稍微批评,孩子轻则原地打滚哭闹,重则离家出走。


家里的老人往往也会在一边添乱,指责父母太严厉,主动出手保护“小孙孙”

多表扬固然可以让孩子增加信心,可是家长一定要有原则,孩子犯了错该批评不能放过。否则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给孩子带来错误的引导。

妈妈批评孩子也要讲策略,说得不对弄巧成拙,反让孩子变“逆反”

有的孩子不愿意接受批评


实际上,如果孩子因为一两句批评就折腾父母,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出在父母身上。


父母采用了错误的方式批评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或是父母批评孩子的方式错误,没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自然孩子也不愿意改正。

今天,蒙多奇就来给大家讲讲批评孩子的那些技巧。

父母批评孩子,为什么孩子死活不改?


批评是一种教育方式,如何有效的批评孩子,起到正面的效果则是一门艺术,一旦处理不好,会让孩子的错误行为愈演愈烈。那么有哪些错误的批评方式呢?

1.口无遮拦,对人不对事

身边的很多父母,平时情绪控制能力很强,可是一遇到孩子的问题,就原地爆炸,口无遮拦,冲着孩子发泄情绪。

具体表现为孩子不愿意吃饭,他们就说孩子:“你就是馋,不爱吃饭就饿着。”而不是说:“不吃饭会饿的,要好好吃饭。”

妈妈批评孩子也要讲策略,说得不对弄巧成拙,反让孩子变“逆反”

不要冲孩子发泄情绪


孩子不爱学习,父母们说:“你这个笨蛋。”而不是说:“你没有努力学习,这样做不好。”

孩子在学校和人打架,父母说:“你这个惹事精。”而不是说:“打架是错误的,不可以了。”

这样的批评是偏激的,是对孩子品格的指责。


孩子在接到批评后,无法正确地理解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后续也难以改正。


反而孩子会因为父母“贴标签”、“下定义”式的指责,接受自己“馋”、“笨”、“爱惹事”的设定。


长期以往孩子将会变得越来越错,越来越往父母指责的方向发展。

2.不注意批评孩子的场合和时间

有句老话说得好:“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 疾病不责。”

妈妈批评孩子也要讲策略,说得不对弄巧成拙,反让孩子变“逆反”


批评孩子前一定要注意时间和场合,可是有的父母一遇到孩子犯错,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分地点,随时随地教训孩子。

孩子面对这种场景的批评时,会下意识的逃避父母的批评与指责,因为这样的批评伤害了孩子的尊严,即使父母说得再有道理,孩子也听不进去。

所以,无论孩子年龄大小,希望父母能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给孩子留点面子。

3.采取冷暴力批评孩子

之前在商场,看到一个小孩子哭着在地上打滚,爬起来想抱妈妈,妈妈在一旁抱着胳膊推开孩子,用冷漠的语气说道:“我不管你了,你继续哭吧。”

妈妈批评孩子也要讲策略,说得不对弄巧成拙,反让孩子变“逆反”

不要对孩子施加冷暴力


这样的场景生活中很常见,父母带着冷漠、拒绝的情绪批评孩子,给孩子施加冷暴力。

孩子依赖父母,对于孩子来言,最可怕的不是打骂与批评,而是父母冷漠的拒绝和不接纳。

这样的批评,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内心,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从而陷入焦虑。

4.恐吓式批评

孩子吃饭慢,父母等得不耐烦了,就和孩子说:“你吃饭再这么慢,就不用吃了。”

妈妈批评孩子也要讲策略,说得不对弄巧成拙,反让孩子变“逆反”

错误批评让孩子变得畏缩且胆小


这样的批评或许可以起到一时之效,改变孩子的行为,但是并无法得到孩子心底里的信服。

时间久了,反而会让孩子变得畏缩且胆小。


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


错误的批评方法讲了那么多,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让孩子接受得心悦诚服,还愿意主动改正。

1.针对过程批评

孩子每天起床磨磨蹭蹭,弄得全家都很紧张,还经常上学迟到。父母如果直接批评孩子:“你怎么总迟到?讨厌”

这样做孩子没法直接发现自己的错误,下次起床还会磨蹭,甚至会因为父母的批评产生逆反心理,主动拖延时间。

但是,如果父母这样说:“最近你总是迟到,我观察发现是你起床太慢导致的,下次咱们可以做到5分钟内起床吗?”

妈妈批评孩子也要讲策略,说得不对弄巧成拙,反让孩子变“逆反”

针对过程批评


这样的批评,直接点明了孩子的错误,并且提出改正方案,孩子只要能够照做,自然而然能修正错误。

针对过程提出批评,给孩子别的选择或是可供替代的方案,这样才是行之有效的批评方式。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很多时候,面对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很难通过语言说服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

这时候,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搞好亲子关系。如果家长和孩子相处融洽,孩子就更容易听父母的话,相信父母。

妈妈批评孩子也要讲策略,说得不对弄巧成拙,反让孩子变“逆反”

搞好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基础,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让后续的教育、批评顺利进行。

3.最好的批评是不批评

“最好的批评是不批评”并不是指不要批评孩子,而是要更全面的从大局看待孩子的发展。

父母们会发现,他们经常针对孩子的某个特定的行为,频繁的批评孩子。

这种反复的纠正行为会让孩子厌烦,这时家长也许可以试着后退一步,给自己一个全新的视角,可能会发现孩子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差。

妈妈批评孩子也要讲策略,说得不对弄巧成拙,反让孩子变“逆反”

从大局看待孩子的发展


更好的解决方法是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多从正面激励孩子,而不是在孩子做错的时候反复批评孩子。

这样做可以给孩子正面激励,让孩子做正确的事。


批评孩子的目的还是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弥补自己的错误,修正以后的行为。

要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


改正是目的,批评是手段,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个逻辑关系,不要为了批评而批评,肆意发泄自己的情绪。


我是蒙多奇,提倡科学精致育儿。背靠权威专家团队,分享营养、运动、心理相关育儿知识。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批评   妈妈   孩子   目的   弄巧成拙   场合   冷漠   情绪   主动   家长   父母   策略   错误   过程   方式   发现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