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真的“男女有别”?穷养儿,富养女已经过时

最近秦昊在节目里模仿他的好朋友汪小菲区别对待儿子和女儿不同的反应,令人忍俊不禁。


他说汪小菲对女儿十分温柔,回到家看到女儿:“宝贝儿,爸爸抱抱,宝贝儿想我了吗?”


而对凑上来甜甜的喊着把拔的儿子则十分严厉:“什么粑粑,爸!叫爸!”


教育孩子真的“男女有别”?穷养儿,富养女已经过时

汪小菲区别对待儿子和女儿不同


汪小菲算得上出了名的女儿奴了,对于儿子和女儿的教育他打心底里认为女儿就是要宠的,而儿子更应该爷们儿一点,不能娇娇弱弱。


男孩女孩的养育方法真的应该不一样吗?养男养女到底有区别吗?真的应该穷养儿,富养女吗?相信对于有娃的家长来说,这些真的是问题。


很多人都觉得男女性天生就有很大差别,就应该“穷养儿,富养女”:让女儿在充满爱与教育的环境下成长,长大了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诱惑不为所动。儿子则要多经历些生活的磨砺,磨炼意志,这样以后才能担得起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而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


男女两性行为差异不大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埃莉诺·麦考比(Eleanor Maccoby)是著名的性别差异学者,她和同伴研究发现:男女只在很少的领域表现出明确的两性行为差异。


这些领域包括语言、视觉、空间、攻击性等,基本是不同的生理特征决定的差异。在其他的部分,两性发展并没有太大差异。


比如说:

语言能力。女孩比男孩拥有更出色的语言能力,表现为女孩比男孩说话早。


视觉、空间能力。男孩的表现要优于女孩,他们善于对图画信息进行心理操作。


攻击性。男孩比女孩更具有攻击性(身体和言语),女孩比男孩更能表现出对别人隐蔽的敌意(冷落、忽视他人)。


教育孩子真的“男女有别”?穷养儿,富养女已经过时

男孩比女孩更具有攻击性?


性别差异来自性别偏见


很多时候,家长会有性别的刻板印象,认为女孩就应该喜欢玩洋娃娃、顺从、感情丰富;男孩就应该爱玩汽车、打球等。


而对他们认为不符合性别的行为——女孩子追逐打闹,男孩子哭哭啼啼等,加以阻拦和制止。


男孩和女孩的先天能力差异并不大,但因为接触的玩具和游戏的不同,长期下来,却会对孩子的大脑结构和学术能力产生影响。


BBC短片《男女不再有别》中,英国医生Javid Abdelmoneim想知道:性别差异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我们从小对待男孩女孩的方式造成的?


于是他进行了一场实验:实验人员把两个婴儿的衣服换了一下,男孩穿了女孩的衣服,女孩穿了男孩的衣服,然后在他们前面摆上各种类别的玩具,让志愿者替婴儿挑选玩具并与其互动。


面对穿着女孩衣服的“Sophie”(实际上为男孩Edward),第一名志愿者立即给了他娃娃来玩,随后又陆续拿给“她”毛绒摇铃、河马和小猫。


人们看到眼前是女孩后,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婴儿会更喜欢娃娃和玩偶。


即使男孩自己拿起机器人玩具,志愿者仍选择用毛绒摇铃吸引“她”的注意,并换走了小机器人。


整个过程中,志愿者都没给“Sophie”任何可以锻炼空间认知或肢体运动的玩具,直到陪玩结束后志愿者依旧告诉实验人员:“我觉得‘她’特别喜欢那个粉色娃娃呢!”


而当工作人员告诉她“Sophie”其实是“Edward”时,志愿者十分惊讶。回忆自己当时的心态,志愿者说道:“我可能想着她是个小女孩,我得给她女孩子玩的东西。”


其他几组实验也是如此,所有志愿者在面对婴儿时,都会习惯性地给穿女装的男孩挑选娃娃、毛绒玩具之类的玩具;给穿男装的女孩挑选机器人、汽车、拼图等玩具。


教育孩子真的“男女有别”?穷养儿,富养女已经过时

性别差异来自性别偏见

教育孩子真的“男女有别”?穷养儿,富养女已经过时

家长会有性别的刻板印象


大人在替孩子进行选择他们应该玩什么、怎么玩、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一位参与的志愿者在得知婴儿们互换了男女身份后感慨道:“我们教育孩子,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要的样子,但我们还是把某个身份强加在孩子身上。”


正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的性别偏见,可能自己都没有察觉到正在用差异化的方式养育男孩女孩。


其实不是大脑决定了男女有别,是社会先塑造了孩子的大脑,然后人们再用学习过的大脑来证明男女有别。


家长在各方面不同的要求和教养方式,促进了孩子性别定向和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使他们渐渐地具有了特定的活动倾向性。


而差异化的选择,会对孩子成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让男孩女孩变得更为不同。


不要强行贴上性别标签


家长会从小让孩子了解性别群体的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强行给孩子贴上性别的标签。


西尔斯说:“过分地强调两性泾渭分明的模式化形象与强调性别特征的融合一样,都是不健康的。”


贴上性别的标签意味着给孩子划定了很多界限,限制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甚至也可能压抑了某种天赋。


谁说女性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厨师?谁说男性不能爱上舞蹈?谁说女性应该更顾家?谁说男性不能全职带娃?


教育孩子真的“男女有别”?穷养儿,富养女已经过时

不要强行贴上性别标签


“双性化”人物更容易成功


斯坦福大学的桑德拉·贝母提出了“双性化”的概念:同时拥有传统思维中男性或女性的某些特质。


研究者通过“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的测量发现:大多数的成功人士都是双性化人物,他们往往既坚强又温柔,拥有“工具性特质”与“表达性特质”的双刃剑。他们往往比传统男女更快乐,心理适应能力也更强。


也就是说,当一个孩子既具有符合本身性别角色的认同,又发展了异性的性别角色特点,会更加适应社会。

教育孩子真的“男女有别”?穷养儿,富养女已经过时

“双性化”人物更容易成功


如何把握那些差异,因材施教?


语言能力:

研究发现,早在还没开口说话,18个月左右,女孩接收到的语言数量和质量都要远远大于男孩。平均来说,女孩比男孩开口说话早一个月。


语言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证实,孩子输入语言的数量和质量对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占50%以上,而性别造成的差异只有不到3%。


也就是说,对于男孩,更加要注意小时候的语言输入,不要惜字如金,多和男孩沟通互动,允许男孩像女孩一样碎碎念,而不是为了让男孩像“爷们”,而忽略了高质量的语言输入。


教育孩子真的“男女有别”?穷养儿,富养女已经过时

把握那些差异,因材施教


视觉、空间能力:

研究发现,从5个月开始,男孩对于方位名词的反应要比女孩更敏感,而且已经可以想象出来某个东西在脑海里翻转的样子(空间转化能力)。这是男女大脑构造差异导致的。


所以不要限制孩子选择玩具,很多教育学家反而建议,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可以有意识地提供他们“不那么擅长”的玩具。

比如女生多带着玩积木等搭建类的玩具;男孩多带着玩角色扮演、情绪表达类的玩具。


教育孩子真的“男女有别”?穷养儿,富养女已经过时

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可以有意识地提供他们“不那么擅长”的玩具


攻击性:

研究发现,从2岁左右开始,男孩就会显现出比女孩更强的攻击性。女孩的攻击性会更隐蔽,比如语言暴力、忽略、歧视等。


所以管教男孩时,不要硬碰硬,认为“打一顿就好了”,这只会“越打越坏,恶性循环”。而是应该循循善诱,引导他们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发展他们换位思考能力。


换位思考,混合性别玩耍


家长应该努力发现和挖掘孩子的个性天赋,而不是以孩子的性别作为依据,不拘泥于和TA相处、玩耍的方式。


家长可以多鼓励混合性别的玩耍,最大化扩展孩子们玩耍的种类,让男孩有机会去体验一些看似比较“柔”的游戏,去体验照顾他人、表达情感、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

让女孩也有机会去体验一些更“野”的游戏,在这样的游戏里去体验竞争、掌控、展现自己力量的一面。


教育孩子真的“男女有别”?穷养儿,富养女已经过时

换位思考,混合性别玩耍


同时,减少干预,让孩子自己决定玩什么游戏,和谁玩。如果女孩子爱玩具汽车,家长可以满足孩子的这一愿望或偏好,这并不会妨碍她性别角色的发展,相反,她可以有机会体验力量、控制等传统男性特质,而不是被限制。


平时生活中也可以多和孩子普及多元化的性别印象:职场妈妈、在家带娃的爸爸、男护士、女警察等。


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类似“男医生、女护士”的刻板印象,也可以问问孩子,“是不是只有男生才能做医生呢?你见过女医生吗?”


男孩女孩是有不同,但这不是固化性别的理由,男孩可以做的女孩也可以,女孩喜欢的男孩也可以。


我是蒙多奇,提倡科学精致育儿。背靠权威专家团队,分享营养、运动、心理相关育儿知识。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摇铃   养女   攻击性   志愿者   教育孩子   差异   性别   角色   儿子   女儿   男孩   玩具   男女   能力   语言   孩子   女孩   男女有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