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人生》读书笔记 03

腾 龙

Day44——

阅读书籍:《我的教育人生》

专著作者:张兴华(著名特级教师)

阅读内容:第18-54页。

阅读主题:重提数学教学心理学

三个问题:

1.什么是数学教学心理学?

2.数学教学心理学关注什么?

3.数学教学心理学实践案例分析什么?

【内容摘录】

1.由张齐华老师执教的《认识分数》的片断,第一次用同一张纸折、涂出1/2,第二次用不同的纸折、涂出1/4,这两次运用了变式原理。张老师深谙变式之理,通过变换其非本质属性,从而突出分数的本质属性,学生学习有深度。

2.什么是变式?变式就是从不同角度运用感性材料,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在各种表现形式中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越来越高的概括化程度。

3.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尤其是图形概念的教学中,时常会运用变式原理来教学新知,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反例也属于变式的一种。变式是多方面地从正面强化概念的本质属性,而反例恰恰是从反面来反衬和激生对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认识。

4.什么是反例?反例就是故意变换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之质变为与之形似的其他事物,在比较与思辨中反衬和实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准确地认识概念。

5.张兴华老师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时,运用到了动机、联想、再造想象、感知、表象、有意注意等心理学原理,促成这节课的精彩纷呈。这也就是数学教学心理学的强大作用,从“形象一一表象一一抽象”展现了儿童学习数学的一般规律,告诉师者这一规律离不开儿童学习心理规律。

6.数学教学心理学关注传统认知心理学中的准备学习,也就是关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数学教学心理学关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关注全体学生各自的建构潜能。数学教学心理学还关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可以借助“原型启发”,解决问题。

7.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从迁移的原理看,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迁移的最关键因素。直接影响迁移的原有认知结构有三个变量:即可利用性、可辨别和稳定性。

【阅读感悟】

张兴华老师的数学教学充分展现了数学教学心理学的魅力。他在教学三下数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时,先是出示一个无镜面的镜框,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求钉成这个镜框共要多长的木条,就是求什么?既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又触发了学生的感知与思维,有效激活了旧知“周长”,紧接着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并在空中比划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大小,提取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应表象。

随后,教师继续利用这个镜框,提出:如果要给这个镜框配上玻璃,要配多大的一块玻璃呢?从而引出新知教学,自然顺畅。学生通过看物体表面,摸物体表面,比物体表面、图形的大小,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面积的含义。这就是儿童从视觉、运动觉的结合上协同感知面积空间意义的很好、很真实的课例。

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教师基于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需要统一的计量单位而引出面积单位。激发学生自悟“要用统一的标准去度量、比较面积的大小。”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学习需要及动机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讨论、交流、分享,学习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学习动机也得以实现。

对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学,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相同处在于,都有学生仔细观察后,比划正方形的大小,闭上眼睛回想,并用这些面积计量单位去度量;这就是感知的作用,表象的价值和想象、测量的意义。不同之处在于,从认识1平方厘米到认识1平方米,教学方法上逐步放手,知识学习上则利用迁移,用较小的面积单位去量稍大一些的面积,产生了认知矛盾,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创造,培养学生借助经验类推、迁移的学习能力。

张兴华老师的这节课,还多次用到了“比较”这个数学教学的常用方法。课的开始,比较周长与面积的含义;新知教学中,比较两个物体表面的大小,比较不同面积单位的大小;课的最后,通过板书、练习等,再次比较周长和面积的不同,从而使学生对周长、面积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与精准,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2021年8月15日


《我的教育人生》读书笔记 0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分米   周长   镜框   表象   物体   认知   心理学   属性   本质   事物   面积   大小   概念   单位   人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