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崔允漷:新课标的修订,将带来哪些教学变革》论坛(十五)

主持、编辑:腾龙

Day63——

《新教学“新”在哪里》体会

01 雨外小 邓老师:

崔允漷教授在《新教学“新”在哪里》的报告中详细的阐述了新的课程标准的两大突破:一是强调核心素养。与之前强调数年的素质教育相比,素养一词更着重于后天习得,着力于要经过学习而逐步养成的。他将割裂,孤独的三维目标转变成具有一致性的素养。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的素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观念。新课标的第二个突破是学业质量。这里的质量不是单一的考试,而是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更加强调表现评价。

在新课标引导下要深化教学的改革。第一,坚持素养导向;二是强化学科实践,三是推进综合学习。其中第二、三点与我校一直开展的项目学习活动紧密相关。例如在二年级学生的项目《垃圾变变变——制作学具》中,给垃圾分类时很好的结合了数学的分类思想,为你的学具制作名片活动巧妙地与语文学科作文表达融合,加强学科内知识整合,推进跨学科学习,建设综合课程。

对于学历案的编制,要做到教师精心备课,问题精细化。与我们常见的学习单不同的是学历案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学习主题,主题之下的几部分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明确主题后,我们要设置一个核心的驱动问题,在这个问题下,设计锚基任务。一张学习单上的文字精要,需要教师备课时十分尽心。

第一,学生思考和操作的学习对象,必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具有教学意图的结构化的教学材料;第二,教学过程必须有预先设计的方案,要在有限的时空下,有计划、有序地实现丰富而复杂的教学目的。

1.备学情。学历案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责任。学习永远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习需要亲力亲为,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存在,我们需要基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和一些生活实际经验来备课。

2.备目标。之前的教案顾名思义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关注“教什么”和“怎样教”这2个问题,学历案是学习经历的方案,体现学习经历的过程,呈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历案需要教师从学生立场出发,设计学会什么、何以学会的问题。

3.备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的方式就是问题,问题设计要精准,精细。比如《角的初步认识》是一节概念课,重点是了解角的概念和特征。为此设计两个驱动问题,第一个什么是角,你知道角的的各部分名称吗?第二个是角有什么特征?在驱动问题的引导下,设计4个任务。

(1)认角:认出钟面、窗户、扳手、三角尺上的角;(2)找角:能找到教室里的角;(3)学角:自主学习知道角各部分名称;(4)画角:尝试画一个角,标出“顶点”和“边”。通过精细的4个问题,先建立角的表象,然后通过对比发现角共同点从而提炼特征。

学历案在编写时要关注学生学习动机。《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乐知者就已经提及。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的兴趣或思考。数学课一直是学生认为比较枯燥的,那么需要采取丰富的活动,强调多感官参与,组织听、看、说、做、演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沉浸在课堂上。学历案的学是学生自主学,也是生生互相学习的过程。那么创设或安排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分组活动,或者每次选2-4位学生作为小老师来分享,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精彩发言。


02 雨外小 陈老师:

阅读崔教授的《新教学“新”在哪里》,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课堂上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效整合生活中的元认知激发数学教学。在崔教授分享的第一个观点中“学习逻辑=生活逻辑+学科逻辑”,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体会很深刻。

我曾经上过一节《认识千米》的公开课,课上只关注了学生的学科逻辑一千米等于多少米,一千米要走多长时间等等这些学科逻辑带领学生学习和认识一千米,而忽略了学生的生活逻辑。应当让学生体会真实的在生活中走过一千米的距离体验,再来认识一千米,学生会认识更深刻,理解很透彻,应用更广泛。

二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转型。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导入,创设情境,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等六个步骤,现转型到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使用学历案的教学过程。因此,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始终以不断学习的心态去探索研究学历案编写的要求和模式。


03 雨外小 吴老师:

崔教授从两个角度切入新课标之新,一是:强调核心素养。抓住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三维目标大家都不陌生,我们都知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时,却常常将三者割裂开,这样做反而限制了教师的思维,学生的思维,以及课堂的进展。也就是以迎合三维目标而设计与组织课堂。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核心素养较之三维目标,更加“接地气”,如果说三维目标是漂浮在教学上方的云朵,那么核心素养就是踩在脚下扎扎实实的大地,正如崔教授所说的,“核心素养是强调学了知识或者技能之后能做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

结合崔教授所说的,我在反思:在我平时的教学中,有些问题表面热闹,实际上空有华衣,上课的时候问题比较随意,没有主次,导致学生也抓不住重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学着抓住核心素养,围绕核心素养,启发学生思考、探究,从而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应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互动中来,鼓励孩子们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以一些孩子的思维启迪另一些孩子,用一些孩子的状态改变另一些孩子,以一些孩子的提问引发另一些孩子的思考。丰富生生互动的形式,真正实现师生课堂生动、孩子思维的灵动。

另一个突破的角度是:学业质量。这里的学业质量绝不浅显的指学生的考试分数,学业质量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与强调核心素养实际是通脉相连。学业质量贯穿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崔教授指出,学业质量不只是考试的命题依据,也是作业和测验的依据。

新课标会带来怎样的新教学,这里提出四点:

第一,坚持素养导向。也就是新课标突破的重点之一: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我认为素养的培养是贯彻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的,它依赖每一次的课堂,但远不限于每一次的课堂,它的发生与培育,是串联的过程。

第二,强化学科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该动手实践的部分绝不囫囵吞枣。对于教学的细节要“看的远,拨的深”。

第三,推进综合学习,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内容是整合的,教学的知识指向的是实践与应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实践与应用绝不只一靠一门学科或者某一个知识点。因此教学时,同样要关注知识的整合。正如我校每学期进行的“项目化学习”这正是学科的整合,知识的融合。

第四,因材施教。教学一定是教育人人,是属于人人的教学,这是古往今来的教育大家们共同的追求。

围绕以上的改革方向,崔教授提出:第一,学习逻辑是生活逻辑加学科逻辑。在很多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出现极端化,实际上这两者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在教学中,一定是依据整合论,从两种逻辑出发,进行整合融合,达到核心素养的升华。第二,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不是阶段性的,而是最终的。因此崔教授提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前的割裂小节课教学需要更改。

崔允漷教授提出,关于学习经历或过程的方案。学历案是指教师在班级教学背景下,围绕一个具体的学习单位(主题、课文或单元)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于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或知识的专业方案。这个角度是以学生为本,教师自己设计学生从哪些方面来学会东西,并有相应的评价任务。

学历案和学案响区别,目前学案,大多数像"一课一练"的小练习,即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几组练习,一般教学流程是尝试练习-讲评纠错-巩固提高。一份完整的学历案包括学习主题与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检测作业、学后反思六个部分。

学历案主要分为三个重点:

一、驱动问题

学历案一切指向学生。是教师结合教材以及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的。对于学生而言,驱动问题,直观醒目的呈现出这节课需要解决的是什么。如果教师能够设计出一份完整的学历案,这对教师的要求也会提高。教师需要对教材分析的更加明确,需要教师清晰的了解课程的重难点,需要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层次。因此学历案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自我的专业提升。

二、锚基任务

为了解决驱动问题,教师要结合教材与问题,设计相应的锚基任务。锚基任务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立足需要的驱动问题而设计的学习任务。教师需要通过外显化的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设计锚基任务时,教师要考虑三点:

1.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2.便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3.便于学生呈现个性认识。因此学生基于锚基任务,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锚基任务的设置需要与驱动问题相匹配,和学生的学习背景与学习能力相匹配。因为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背景也不同,因此在设置锚基任务时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使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锚基任务的引导下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三、评价机制

学历案中的评价机制。教师要注意边学边评,每完成一个驱动问题都要及时的进行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应注重细节化。学习评价设置时,要与问题保持关联,保持与任务的一致性。教师的评价方式要关注多样性,评价可以是一道题目,可以是教师口头的提问,甚至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讨论。

教师与学生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时候,要关注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每一步都需要有依据。尊重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04 雨外小 单老师:

学习完崔教授的《新教学“新”在哪里》的报告,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有所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对今后的教学也更加有指导意义。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一直有听说,也一直有所提及,学习了崔教授的讲座内容以后,对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及脉络架构。核心素养是什么?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同时,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既然核心素养这么重要,作为教育者,我们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是思想的转变,从学科知识掌握层面的要求,转向重视“育人”;其次是方法的转变,始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教师编制“学历案”。关于学历案近一学期一直在学习并且努力尝试。经过对崔教授报告的学习,结合之前的学习,对学历案有了更明确的学习方向。学历案的起始于教师的备课,在备课起始,立场就要明确,为了学生的“学”。要有“大局观”,不局限于某个课时某个课例,教师在编制学历案时,在这两个观点和思想的支撑下,充分去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预设学习任务以及达成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应认真思考。

学历案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显性的记录,无论是留下的学习记录,还是其中体现出的思路历程,而对这个过程的记录、观察、分析、对比、修正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历程和故事,则是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对自己进一步的要求。


05 雨外小 金老师:

近期,我学习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的报告《新教学“新”在哪里》,通过阅读这篇报告,梳理了我的一些疑惑,也启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分享我的学习心得。

首先,要坚持素养导向。崔教授强调“新课标的突破之一,就是强调核心素养”。的确,数学核心素养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并落实的重要方面,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过后天学习而形成的素养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其次,要强化学科实践。在数学学科中,“综合与实践”这一模块是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很好途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和应用能力。

再者,推进综合学习。我校“生·动课堂”3.0模式要求以课程撬动教学,设计项目化学习的开展,让学生以共情为心理基础,将自己诸多的设计与思考付诸实践。很多在课堂上不善言辞的孩子们在项目学习中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存在感。他们或贡献自己的计策,或承担小组分工,或变身小小演说家,向周围的同学热情并自信地推荐小组的成果。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们的变化?因为兴趣。

传统课堂上填鸭式教学让学生的学充满了被动,学生懒得学、不想学;“生·动课堂”理念下教学观念的转变让学生乐意学、主动学。现在以课程撬动教学方式的改变,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思考课堂,突破思维定式,将设计思维融入教学中,把知识学习变得有趣、有用,当孩子真的能感受到这些时,学习也就真正发生了。

最后,落实因材施教。我校教学研讨月闭幕式上清蕖研学社开展的头脑风暴让我印象深刻,老师们从“探学”、“导学”两个方面以各学科具体案例为例,细致描述了学生该如何探、教师该如何导。联系自身教学实际,我觉得思维导图是一个能体现学生个体化思维差异的媒介。

我希望孩子们能培养自主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和易错难点的习惯,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经历自主探学的过程,建立单元复习的整体框架和脉络。当孩子们完成思维导图绘制后,作为老师可以请学生上台讲解,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或者疑惑的一个点和班级同学们分享,还可以通过生生互评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总结,有所收获。

此外,今年暑假通过阅读《学习者视角下的学习历程分析》一书,我对学生的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学历案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学历案”的提出源于崔允漷教授有关学习经历的研究,后结合小学生的学情,简化后形成了以“驱动问题”、“锚基任务”、“诊断性评价”为三要素的基本框架。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工作两年,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在对课堂的打磨中,我发现自己经常犯这样一个错误:因为害怕学生出错,所以间接“剥夺”了学生表达思考的机会。这就造成一个问题:课上虽然我把时间留给了学生,但学生没有真正用起来,我也没有真实地捕捉到学生的思维。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尊重学生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质疑,才能让学生的思维逐步发展,帮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价值。

上学期,我有幸在南站校区执教了一节“能力罗盘”下小学数学“学历案”的实践研究教学研讨课《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不连续退位》,在这次学历案初探的尝试中我收获了很多,学历案的提出体现了新课改以来要求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符合我校“生·动课堂”的期望。

在备课、磨课、试上、研讨的过程中,我对学历案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一节好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反思自身,我存在讲解过多、评价语匮乏、要点把握不准、课堂节奏起伏大、练习设计缺乏梯度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每一节常规课上力求有所突破,我也会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新理念,争取做一名不断进步的好老师。

第一,明确学历案设计的起点。学历案揭示了学生的学习历程,由驱动问题、锚基任务、诊断性评价三要素组成。在设计学历案之前,教师应该对学习者进行充分的分析,从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学习心理多维度分析学生,确定本节课的教学起点,为后续合理组织并安排教学内容打好基础。

第二,把握学历案内容的要点。学历案主要围绕驱动问题展开,如何提炼出核心问题是一大难点。这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确定好问题后,要思考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学习活动,采用探究式、谈话式、讲解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任务,学习新知。

在每个驱动问题解决后要设计针对性的诊断性评价练习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个锚基任务都要对应练习,可以设计综合性练习把每个任务里的知识点串连起来。

第三,突出学历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亮点。学历案的好处是让整节课的思路非常明晰,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可见。以《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不连续退位)》为例,在探究215-93的笔算方法时,我让学生自己书写,大部分孩子能正确写出笔算过程。再请学生上台展示,投影汇报自己的算法,像小老师一样和同学们分享,并鼓励其他学生补充或提出建议。

这样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生当成老师,形成了良好的以学促学的氛围。本课要突破的重难点是理解十位不够减向百位退1作10再减的算理,这里学生普遍说不清楚。通过一连串的提问、追问和动画展示,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明白百位退的1是十位的10个十,10个十和原来的1个十合起来是11个十,再减9个十,得到2个十,所以差的十位写2。理解以后,还要组织学生说一说笔算的过程,形成统一的方法。

总之,学历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路径,在学历案基础上关于“教学案”的实践也要不断深入钻研,这样的思考和探索将指引我继续前进,未来希望我能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课堂,使自己受益、更使学生受益。

2021年9月4日


学习《崔允漷:新课标的修订,将带来哪些教学变革》论坛(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千米   素养   标的   学科   逻辑   课堂   思维   学历   教授   核心   评价   过程   目标   教师   知识   学生   论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