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崔允淑:新课标的修订,将带来哪些教学变革》论坛(十二)

主持、编辑:腾龙

Day61——

《新教学“新”在哪里?》西苑小数学教师学习心得

跟随赵主任学习与研究“学历案”已经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受益匪浅。本次崔允漷教授《新教学“新”在哪里?》报告的学习,更是令人醍醐灌顶,西苑小的老师团队都有着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01 西苑小 胡老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暑假期间,教育改革的消息刷爆网络、朋友圈,关于“双减”的内容更是引发热议。正当我还云里雾里一头雾水之时,区教研室已经组织学习相关知识。在区教研员赵主任的引领下,我有幸了解了最前沿的教育资讯,学习了最新教育改革趋势。我认为,面对教育改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故此,为师者,不能愚也。

正如崔教授在报告中所强调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再是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与评价,而应倾向于获得知识能做什么和何以获得知识的评价。面对新教学,传统以备教学环节、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将不适应现代教学。因此,学历案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阅读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学历案的目标应指向核心素养。

在以往的教案中,我们的行为主体是教师。经历新课改,将“使”字隐去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仍以教师的立场来写,是不合理的。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非学科的、老师的核心素养,因此,学历案的目标应当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在编写时,不能只关注知识、技能,而应指向核心素养,我们的目标,应从“鱼”和“渔”两方面去思考,既要关注收获了什么,更要关注如何收获的知识。

2、学历案的设计应以问题解决的进阶为导向。

学历案的设计应当是完整的学习事件,而这一学习事件又是以问题解决的进阶为导向的。问题不是简单割裂的,而应基于真实情境、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存在,问题之间有着某种或逻辑或探索顺序的牵引,学生能通过阅读、自主学习有所获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3、学历案的评价应关注核心素养。

学历案的评价既要关注知识本身的评价,更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形成。这将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把握知识掌握的检测,更要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现的评价水平。即评价不仅要从鱼的多少去考量,更要评价学生渔的能力。

面对新教学,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你想给学生一杯水,你必须要有一桶水。”而现如今,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立足于新时代,作为教师,你必须教会学生如何自己打水。


02 西苑小 陈老师: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标的修订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转变会带来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新教学将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淡化学科本位,打破原有的单元设计,将以问题解决的进阶为线索,还原真实情景的深度学习。基于此,我们原有的教学设计将与新教学不相适应,因此,从教学的变革引发的教学设计的变革正在发生。

面对这一变革,我区首先做出响应。在区数学教研员赵主任的主持下,《小学数学学习历程研究》启动了,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阅读了赵主任分享的崔允漷教授关于学历案研究的一篇报告,以下是我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1、学历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

传统教案的主体是教师,教案是教师作为课堂主角兼编剧所创作的剧本,课堂的流程规范的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越来越多的被大多数教师所关注。

如:目标主语学生化、增加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情景充分预设等,然而形式上仍然沿用传统教案的模式,花了时间与心思的产物,却不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在实际操作中,与学生的学习不相适应,终究是不合理的。

学历案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学与教的关系问题。学历案的主体是学生,是教师基于学情,以学习单元为单位,供学生学习所使用,呈现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学习过程,以促进学生自主或社会建构经验发展的学习方案,这与传统教案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是学生主体课堂学习的必要支架。

2、学历案的评价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

一个完整的学历案是一个包含6要素的完整事件,分别是单元名称与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其中评价任务和学后反思尤为重要。评价任务是对学习成效的评价,学后反思则侧重学习方式以及元认知的反思,非知识技能本身。这无不体现出新课标修订中所强调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注。

3、学历案不仅仅是教学设计,而且是完整的学习过程的档案记录。

曾有幸观摩瑞金北村“助学课堂”学习单的设计,恰与学历案有异曲同工之处。教师对于教学的设计不再是简单的备教什么,而是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一学期下来,学生拿着一沓学历案,回顾复习的同时,也是对一学期努力的认可。

如此学历案装订成册,既是教师教学的详案,更是学生学习的历程案。它像一本鲜活的认知地图,记录着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从起点到下一个起点的路径及学习历程的痕迹。


03 西苑小 杨老师:

学历案的“遥相呼应”。

崔教授的报告是字字珠玑、干货满满。他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例子来揭示教育背后的真相,让我们领悟到教育改革的真谛。新教学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我认为学历案的设计与实施能很好地落实这四大要求。

1、学历案与坚持素养导向。

现在的素养目标包括创意实现、形成美感、确立观念、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制作产品、形成作品、编制方案,不是了解什么、理解什么、记住什么,这些都是阶段性目标、过程目标,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素养目标。

而学历案的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模式就指向素养目标,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来组织一个单元,把单元结构化。相信如果全学科、全课程都采用这种“学历案”的学习模式,学生会慢慢适应并形成结构化的思维模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学历案与强化学科实践。

说到学科实践,地理学习可以“走一走”去实践感受,物理学习可以做实验知道物之理,化学学习可以做实验看见变化,数学学习有些也可以通过量一量、做一做去感知,但有些学科、有些课程不太能做到实践,那么学历案就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学历案让学习过程“看得见”,将学习的知识条件化、情景化、结构化,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学历案设计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说中学、做中学、教中学、悟中学与听中学、看中学一样在课堂中实现,实现具身学习;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实现自我指导与监控的学习等,这在一定意义也是一种学科实践,用探索的眼光看待学科实践。

3、学历案与推进综合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要非常关注综合学习,加强学科内知识整合,推进跨学科学习,建设综合课程。加强学科内知识整合不用多说,学历案的大单元设计完全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对于跨学科学习,我想到我们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的课程,在学校的菜地上开展学科教学,比如测量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也是可以借助学历案的设计完成的,通过实地自己测量与探究,会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周长的理解。

4、学历案与落实因材施教。

考虑因材施教、因人导学,学历案的设计是搭建一个学习框架,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结果,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到进阶的过程。设计的分层作业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学后反思中写下自己需要求助的困惑或分享何以学会的策略等,都是因材施教的体现。引导学生把学历案作为自己的学习档案,引导学生学会管理个人知识,实现个人化的学习,都是学历案与因材施教息息相关的特点。

学历案很好地呼应了新教改的四大要求,通过学历案6个要素的设计,实现课堂情境的“在学习”、“真学习”,让我们的孩子更想学、更会学。

2021年9月1日


学习《崔允淑:新课标的修订,将带来哪些教学变革》论坛(十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进阶   因材施教   教育改革   素养   标的   学科   单元   主体   学历   核心   评价   目标   过程   教师   知识   学生   论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