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人生》读书笔记15

腾 龙
Day95——
阅读书籍:《我的教育人生》
专著作者:张兴华(著名特级教师)
阅读内容:第264-346页。
阅读主题:师徒情缘一一名师成长记忆,徒弟言一一难忘师思情。
两个问题:
1.师父是如何培养出一批顶级名师的?
2.师恩难忘:一批特级教师徒弟的共同心声。
【内容摘要】
关于第一个问题:
1.张兴华老师说,这些名师都叫我师父,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也做了些引导的工作。但是,我想说,他们成为名师,完全是由于他们自身不断努力进取奋斗的结果,实非我一人所为。我只是在他们进取的道路上做了些引导、提醒、建议、激励的工作,引导他们如何努力进取,如何去奋斗。
2.引导的第一个方法是发现、激励。我很重视对“名师胚子”的发现和激励,通过发现和挑选特别优秀的教师加入课题研究培养他们,华应龙就是其中之一,他志存高远,努力进取。还有张齐华和最后一批进课题组的蔡宏圣。像以上三位名师,以及王庆念、施银燕、顾青山、贲友林、许卫兵、徐斌、张冬梅……这样的优秀教师被其师父张兴华一个一个的发现、激励,都进入了课题组。
3.引导的第二个方法是读书、学习。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持之以恒的读书学习。看不懂的书共读,如邵瑞珍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多求教、多商讨。另外,读前瞻性的书,登高望远,读后轮流介绍、讲解,大家用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学习。共读的同时,还有自读,即各自的学习,共读与自读促成了大家的专业发展。
4.引导的第三个方法是反思性实践。教师的专业成长,乃至成为名师,直接反映在课堂实践上,反映在他们实践知识的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实践艺术的应用上。要求徒弟们每一天的随堂课都要像公开课、观摩课一样上,做到课前慎思,课后反思,用批判性思维质疑自己的课。
5.引导的第四个方法是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优秀教师组成的专业发展共同体,交互的是真知灼见,汇聚的是无穷的智慧。做思想者,最需要的是思索!思索者是富有的,思索者是快乐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
6.王庆念:写不尽的师恩情。巡回上课,感受到师父的严与爱。拜访邵瑞珍教授,学会了课题研究的严谨,取得了显著研究成果。师父的言传身教,让我学到了实实在在、严谨科学的研究作风,具有了不弄虚作假,不浮夸敷衍,不急功近利的科研素养和做人品行。
7.王俊:一起旅行的日子。张老师的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深深打动着我,唠家常消除了我紧张的情绪,说笑话,消解了我的尴尬。车上的史地知识讲解,汽车里的数学问题的启发实则是备课的精心点拨,张老师晚上迟睡和凌晨起早写作,让我感受到恩师对我的关心和他为人谦和、不断奋进的人格魅力。
8.许卫兵:“射线”是这样画成的。在华应龙兄长的引荐下,我成了师父张老师主持的课题组的一员。被师父对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的情有独钟和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打动。在师父的引导和指点下,我主持的县级课改招标课题“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研究,不断深化。我感激师父,在小学数学教学心理方面,是师父给了我一个“原点”,带我引出了一个方向,让我画出了一条射线。
9.朱玉如:师恩难忘。没有师父,我的心底怎会如此清亮,我的追求怎会如此执着!一次,我试教市教育局安排的一节观摩课“年、月、日”,那天师父拖着一条有伤的腿,一瘸一拐地走进了我上课的教室。那时,我强忍住了泪水。师父,是你在我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知道了怎样去追求,怎么去探索!我只想说,师恩难忘!
10.华应龙:年年、月月、日日。《年、月、日》是我的成名课。“成功就是一片浩瀚的大海。”这节课的背后有多少幕后英雄,我心里依然清楚地记得。我要感激的是我另一位师父一一张兴华先生,试讲课时,他给予了我十分细致的指导。师父的厚爱、抬举,尤其对我“目标意识”的夸奖,让我感受到这句话的价值连城,终身享用!
11.朱洁芬:师父领我走上智慧成长之路。张兴华老师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小学数学教学心理的研究。张老师主持的课题研究给我的印象是,真课题、真行动、真研究、真成果,张老师总是在用心、用情、用智慧进行教育研究。撰写书稿时,张老师的严谨、严格、认真、执着的作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真诚感谢张老师,是他引领我走上了智慧成长之路。
12.张冬梅:通往春天的脚步。师父给我鼓励,让我这个初为人师的农村傻姑娘没有了拘谨。师父精心的指导,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感动不已。师父的细腻与一丝不苟,让我体会到师父较别人更具慧眼,坚定了我最初的认知:“师父是教学之神!”我感谢师父,您让我明白了探索者的脚步是永远通往春天的,而师父的春天却是永恒的!
13.张齐华:大爱无言。岁月,真有如此动人心魄的力量?然而,当我静神提笔,任往事一件件漫上心头,如同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一张张再次浮现在自己眼前时,我才发现,尚未落笔的自己,已是泪流满面。我终于明白,过去的生活,因为师父,以及情同手足、同出师门的兄弟姐妹们,早已浸润了一份亲情般的温暖和感动……
14.陆佩香:与师父的幸福相遇。我是张老师的最后一批徒弟,是因为在海门实小实习的机遇,张老师说服我加入实小,他不顾天气炎热和路途遥远,两次登门我家,至今仍令我感动!师父给了我进入小学数学科学研究的大门,更给了我不断前行,积极探索的性格特质和人格魅力。与师父的相遇,是我一生的幸运!
15.罗鸣亮:师徒情缘。缘于《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研讨课,让我在网上看到张老师这节课的实录。看了这节课,我不禁感叹“百闻不如一见”,方知专家高层建瓴的深层次诠释的数学教学艺术。后来,经人引荐,我通过电话恭聆了张老师的教诲,并在2007年4月在杭州第一次见到做学术讲座的张老师,那晚抵足夜谈,让我研究的眼光看得更远了,从教的脚步也迈得更加坚实。
16.周益民:校园有条青砖道。校园的上空星星点点,路边的树影婆娑起舞,一串串脚步那般轻盈,夜晚的青砖道如此诗意。一日日,一次次,我们就这样从青砖道走过。青砖道洒满了我们的笑声,青砖道刻录着我们的歌声,青砖道也聆听着我们的心声。
17.贲友林:课缘。第一堂课是南通市优质课评比课一一《平面图形的面积》,课后张兴华校长指点了我,这节课让我起飞,并瞬间改变了我。第二节课《7的乘法口决》,张校长为我这节课作评析,一时成了我向张齐华炫耀的话题。第三节课是《圆的认识》,张校长肯定了我的设计亮点,交流了他的两点想法。一个人,影响一个人,张校长与小贲的故事还会继续。
18.施银燕:常常忆及是师父。读师范时,我看到了优秀校友的照片,记住了这个名字:张兴华,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毕业后,我幸运地走进海门实小,来到崇拜已久后成为我师父的身边。师父手把手教我,让我找回自信。师父他淡泊名利,对事业执着,润物无身地影响着我。我坐在电脑前,回忆往事,泪流满面,诉诸的文字又如何表达得了我内心的那份感动!
19.顾青山:一路上有您。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与您有关。迎着朝霞,海门实小办公室里亮起第一盏灯光的是您;踏着夜色,抖落一身的雪花,如约来到资料室和我们一起开展理论学习沙龙的是您……蓦然回首走过的教育之路,留下了一串或浅或深的履痕。每一步的坚定与从容,只因一路上有您!
20.徐斌: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读师范时,我不断搜寻周围的“星”,幻想着那份星光某一天也属于自己。我教学语言的书面化、成人化问题,让张老师给我出的金点子一一化解。张老师送给我他写的著作《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激励着我登上新的台阶。张老师吸收我成为他主持的省级课题核心组成员,让我在研究中收获了成长。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1.蔡宏圣:一生的幸运。走道上,与张校长的偶遇,五六分钟的交流,对我的影响却是恒久的。有幸加入张校长的团队,让我慢慢走进数学教育的科学大门,站在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前沿地带。随后,我被遴选进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组,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专业发展再次提速。我能和张校长相遇并被相知的概率大约是九百亿分之一!“一句话,一辈子”。张兴华校长,和您的相遇,是我一生的幸运。
22.缪建平:难忘恩师。恩师张兴华老师提携我,对我的教诲,对我的指导,我永生难忘!因为提携,我有幸成为了《走进儿童的数学学习一一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著作的一名撰稿者;源于教诲与指导,我享受到了研讨的快乐,体悟到师父的关怀备至。师父“桃李满天下!”,作为学员,更作为他的徒弟,我十分自豪。
【阅读感悟】
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
教育人生跨越一个甲子
当一名人民教师,是他的夙愿
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兢兢业业
是他永远的追求
当了校长
获得特级教师荣誉
他依然低调行事
没有浮躁和功利
经他发现和精准指导后
一批名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弟子们
积极进取、砥砺前行
事业精进、成就斐然
他为众多弟子的成长而高兴
为他们成为中国新生代名师而自豪
张老师是众多小学数学名师的引路人
是南通人的骄傲
江苏人的骄傲
中国教师的骄傲

2021年10月6日

《我的教育人生》读书笔记1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海门   山高水长   青砖   恩师   师父   徒弟   名师   校长   脚步   难忘   幸运   智慧   发现   教师   人生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