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写创造性思维的文章是非常有资格的

用基于怀疑的创新性思维来学习九年级上册语文


我在加拿大教儿子学初中语文


他来写创造性思维的文章是非常有资格的



第四讲:他来写创造性思维的文章是非常有资格的


我:第一个把手机变成智能工具的人是谁呢?

儿子:当然是美国的苹果手机的创始者乔布斯了。

我:对了,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科学家、通讯专家都没有发明出来,偏偏是一个企业家搞了一个智能手机出来了呢?你想过吗?

儿子:因为他有一个伟大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想尽了一切办法。

我:这个是他的动力,不是智能手机产生的动因。

儿子:那是什么?

我: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也是我们当下全球都在倡导的一个名词:“创新思维”也叫“创造性思维”。

儿子:对,中国也在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是真的能万众创新吗?创新不是具有乔布斯的头脑的那样的人才可以吗?

我:你看,你也有这个误区不是吗?其实,很多新发现,新发明,都是有心人在无意之中“顿悟”而来,那如何产生这种“顿悟”呢?我们不妨来看看美国另一位实业家写的感悟:《谈创造性思维》。


他来写创造性思维的文章是非常有资格的



凡事都有且只有一种答案吗?


儿子:最吸引我的就是开头的这道题。我在没有看下文的时候,只找出了一种答案。看过了他的解释说明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也是如此局限。

我:是的,具有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的人,目前来说还不多。这个需要训练,需要刻意练习。但是作者为什么给出这样一个问题呢?这个问题会带来怎么样的思考?然后又是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呢?

儿子:你是说,作者的行文思路吗?

我:对,你试着读两遍课文,结合旁注,试着总结一下作者的写作思路。

儿子:

第一部分(①—③):提出问题,引出观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第二部分(4—12):分析问题,论证探求新事物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及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的依据。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只要坚信自己拥有创造力,并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探求,就一定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我:完全正确,就是基于写作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翻译成正式文字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你去翻看任何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基本都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哪怕是电影,电视剧也都是这样。

儿子:哦?那如果创造性思维放到写文章里面,该如何体现呢?

我:这个问题真的太好了。我直接举例子吧:

比如:郦道元针对《水经》写的《水经注》即使体裁也是内容的创新;

朱自清写的《春》,是在白居易的诗歌基础上进行的散文诗的创新;

本文作者罗迦·费·因格用一道几何习题进行说明议论也是一种写作创新;

儿子:明白了,就是为了实现目的,不拘一格。

我:对了,那这个作者到底何许人也?为什么要费劲心思写这篇文章呢?

儿子:一、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著作有《当头棒喝》《在屁股上踢一脚》《创意大惊奇》等。

罗迦‧费·因格(1948~ ) 罗迦‧费·因格是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


他来写创造性思维的文章是非常有资格的



二、故事背景

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不善于活用所学知识。另外,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认为搞发明创造是天才的事,与自己无关,不相信自己能有发明创造,导致创造力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些情况而写的。

我:看来他是要普及一点新思维,捅破一层窗户纸。你学完了之后,“顿悟”到哪些新思维或者叫做灵感呢?或者叫突破了哪些旧观念呢?

儿子:

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我:那我请问你,你原来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和乔布斯有区别,那跟作者说的区别有什么不同?

儿子:“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而我自己认为的区别,则是天才和平常人的区别,认为创造力跟自己无关,那都是天赋异禀的我人专属的。

唉,真是天壤之别。


我:那作者是如何让你改变了想法,认同他的观点的呢?

儿子:

首先:本文由一个选择题入手,阐述什么是创造性的思维。

其次:分析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具备哪些特点?两个方面:广博的知识是基础,活学活用是关键;举了两个实例说明:

(1)约翰·古登贝尔克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2)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再次,举名人的例子打破传统误区,让人们明白:其实每一个都有成为创造力强的可能。以及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

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办法:希望人们坚信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探求,使自己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我:那这个文章的论点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开头提到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为什么?

儿子:不是,文章标题用肯定的语气,直接点明文章论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里面暗含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就不会放弃探求,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

它只是一个引子,或者叫做靶子,是为了分析问题设置的。真正的论点就是结尾的总结。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能做到1.2.等等。


我:那我们从这篇文章里面能学到什么呢?

儿子:一,字词(成语很多);

二,行文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努力使自己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四,学会多角度,多维度看问题;



字词部分:

1.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2.行之有效:(方法、措施等)实行起来有成效。

3.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4.汲取: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5.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6.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7.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8.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他来写创造性思维的文章是非常有资格的



本课的学习思维训练:


1.创造性思维人人可得,但是需要自我突破,自我努力;

2.议论文的写法有很多种,这位实业家给了我们一种“新”方法;

能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能跨学科应用就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创造性思维   新思维   实业家   文章   创意   美国   创造力   创造性   好奇心   是非   儿子   区别   答案   努力   资格   作者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