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开了,是自己喝,还是给大家都满上?你的职业素养不在这些小事

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办公室水烧开,新人A给自己杯子里加水,新人B挨个给老员工倒水,大家怎么看待这两个新员工?

大部分网友都是先入为主的观念来看待这两个人,觉得新人A不如新人B,因为B确实比A会来事儿。

急于表现反而会让自己陷于被动

实际上作为新人来说,B给老员工倒水,从表面上来看,貌似可以视为他情商高,很懂事,想主动跟老员工沟通感情,但从本质上来看,他的这一行为也存在很大问题,过早的把自己摆在了老员工前面去凸显自己了。

1、容易被误以为过于圆滑

有可能是你的家教让你做出如此表现,但是,在职场中大家的关系只是为同事,不是亲人,你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和感情的维系,唯一存在的只有同事间的竞争关系。所以,这种表现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你是在讨好大家,而不是你的涵养很高。

水开了,是自己喝,还是给大家都满上?你的职业素养不在这些小事

职场中的老人一般都会下意识的给自己的同事打上一个标签,方便以后相处。比如说,张会计为人很刻薄,认为公司的钱就跟自己的钱一样,找她报销很难;李主管很小心眼,跟她说话的时候,要万分小心,不然就会被穿小鞋;小周是个老好人,如果自己有什么忙不过来的可以找他帮忙;小马是个小灵通,公司有什么风吹草动问他准没错……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独到的一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B作为一个新人,刚到公司,跟谁都不熟悉,贸然给大家倒水,就会让人感觉这个人很圆滑,潜台词就是这个人不是很实在,以后跟他说话办事时,要留个心眼,这就无形中让大家跟他产生了距离感,对以后的发展自然也起不到什么好的作用了。

2、贸然倒水,容易造成冷场

作为办公室的老员工,大家之间肯定都是共事过好多年了,平时聊天也是不计荤素的。

你一个新员工贸然来倒水,第一感觉会让大家觉得很不好意思,再来就是感觉有点莫名其妙,自己有手有脚,何需别人来倒水呢?

水开了,是自己喝,还是给大家都满上?你的职业素养不在这些小事

再一点就是你来到水,大家如果不回个“谢谢”,显得很不好,,如果回了呢,刚刚聊起的话题就被迫停止了,这就间接的打断了大家聊天的积极性,会使场面一度陷入尴尬,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刚刚聊到哪里了。

还有就是本来好多人可能刚刚喝过水,但是你却又来倒水了,你是让他喝水呢?还是不喝水呢?想喝实在是喝不下去,不喝又怕被人感觉瞧不起对方。

3、免费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像电视演的那种老员工欺负新员工的事,现实生活中并不常见。虽说老员工都想偷会懒,少干点活,但是并不会因为这个就去欺负新员工。

但是,如果新员工主动把自己送上门来,那么不用他们就是傻子了。

水开了,是自己喝,还是给大家都满上?你的职业素养不在这些小事

作为主动送上门的新人B,想融入老员工的圈子,想从中学到点什么,他不付出是不可能的,那么,别人不愿意干的杂事肯定都会交给他干。

不干吧,就会得罪老员工,自己之前付出的努力都会白费,虚心求教的人设也会崩塌;干吧,都是些杂活,从中也学不到什么技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就会让你陷入被动的死循环里。

4、会给领导一种没有“物尽其用”的感觉

公司招新人本就是想加入新鲜血液,去盘活一众老员工积极性的,也有培养新员工,取代老员工的心理。

水开了,是自己喝,还是给大家都满上?你的职业素养不在这些小事

但是,新人B的表现却着实的打了领导的脸,不仅没起到激励作用,反倒去做端茶倒水这种小事,技能没学多少,做的也都是杂七杂八的事,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到了小事和杂事上,这样的表现怎么能让领导满意呢?

看似人情世故面面俱到,却背离了领导招他们的意图,除非他真的很优秀,要不然公司不能久留他。

企业优先看能力,其次才是态度

企业招人优先看的是能力,毕竟企业的用人成本都是老板自掏腰包来付钱的,没有人愿意花钱去雇一个没有价值的人的。

水开了,是自己喝,还是给大家都满上?你的职业素养不在这些小事

所以企业更注重的是绩效产出,而不是端茶倒水的态度问题。

初入公司的时候,可能会来事的B看起来要比A要吃香一点,但是,真正看待一个人的表现是从长远上来看的,精于人情世故代表不了工作能力就强,疏于人情世故不代表工作能力就弱,所以,看待一个员工,主要看他的工作能力,而非人情世故。

还记得前几年,单位新招了一批见习生,都是刚刚不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来了也只是做一些基础的事务性工作。

当时小王和小李分到了我们部门,小王性格比较内向,看上去很紧张,跟谁都不怎么说话;小李却恰恰相反,性格很是开朗,天天哥长姐短的叫着,很会来事。

犹记得第一次开例会时,领导让小王说下工作感受的时候,她因为紧张,竟然哭了,语无伦次的说自己刚开始什么都不会,大家对她很好,教会了她很多东西,特别感激大家对她的帮助;小李则是侃侃而谈,说了自己都干了什么,就连扫地、倒水这点小事都语焉具详,听了她的汇报,让你感觉她平时真的好忙,领导也觉得他表现的不错,很会人情世故。

水开了,是自己喝,还是给大家都满上?你的职业素养不在这些小事

不善言辞的小王成功融入团队,精于人情的小李却游离在团队之外

四个月后,差异出现了。看起来很忙的小李,其实什么有用的活都没干,都是嘴上答应的很好,做起来却很敷衍,往往都会要二次返工;不善言辞、嘴很笨的小王却是任劳任怨,只要是安排的工作都会用心的去完成,而且还会用剩余时间做些别的力所能及的工作。

最后,小李在没到见习期结束就自动走人了,当时谁也没通知;小王却在见习期结束成功的留了下来。

由此可见,精于人情世故并不能替代工作能力,在职场中,我们需要的是用心去做工作,而不是只专营人情,尤其是对职场新人而言,你对工作的态度,比你对同事的态度要重要很多。

作为职场新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作为职场小白,初入职场的我们千万不要急于去表现自己,尤其是在不了解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和性格的时候,越早暴露自己,越容易让别人针对自己。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也是在他摸清底细的情况下,才能大刀阔斧的去新建。初来乍到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笑呵呵的说着“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大家给我指出来,我会改正的”。

在这里,羽毛给广大职场新人这几点建议:

1、以上帝视角了解同事关系,熟悉工作环境

这里的上帝视角并不是说要你高高在上,而是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跟每个同事都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要太靠近某些人,也不要疏远某些人,跟所有人都保持一定距离就好。

水开了,是自己喝,还是给大家都满上?你的职业素养不在这些小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发现同事之间的关系,比如说谁和谁比较好、谁和谁不合、哪个人有关系……你也会慢慢发现那个人你可以接触、亲近,哪个人你需要远离。

这对你今后开展工作都有帮助,可以让以区分小人和君子,避免你在初期就被小人迫害。

2、天结、周结、月结、季结、年结,多总结准没错

进入职场,你会发现总结是一个很有必要的事,也是一个让你受益匪浅的事。

在公司里,每月有月度报告,每季有季度报告,半年有年中总结,年尾还有年终总结,总结做起来很费事,但是它却是你对一段时间工作的一种反思,可以让你从中学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水开了,是自己喝,还是给大家都满上?你的职业素养不在这些小事

初入职场的小白,肯定会在初期帮领导或同事做很多杂事,这些杂事有的可能真的是杂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有的可能让你学到点什么,这个时候如果不是可总结,你可能就会在忙碌的工作中忘掉了,那么这一天你也就没什么收获了。

但是,你做好总结就不一样了,把每天发生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日积月累你会发现你的能力会慢慢提升。总结能够促进自己的自省,反思自己工作有哪些做的好,还有哪些做的不好,需要改进。这样下去,不断的优化自己,不断的接近自己的目标,才会不偏离方向

3、真正能决定你职场发展的是领导,上层路线很重要

一个合格的员工,他的情商主要表现在如何对待自己的领导。

就像新人B表现的那样端茶倒水是没用的,只有搞定领导,其他的一切都不是事。

所以初入职场,你先要了解的是你的领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格怎么样、他的工作作风什么样……

水开了,是自己喝,还是给大家都满上?你的职业素养不在这些小事

领导交代工作时,我们一定要做一步,想两步,领导可能不会问后续,但是一旦问了,我们也能及时对答如流;

领导交代完工作,我们一定要主动跟他汇报你的工作进度,有问题及时改正,没有问题就继续往下进行,你一定要记住,主动汇报很重要。

做好这几点,可以让你在职场初期如鱼得水,职场上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才能更好的发展,不要想着通过人情来走捷径,因为这只能让你成功一时,而不能帮助你成功一辈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小王   都会   人情世故   杂事   素养   新员工   小事   同事   主动   员工   新人   能力   领导   感觉   关系   职业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