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胸无大志”是因为……

个案S同学,9岁,三年级男生。来做心理学习能力训练是因为1⃣️不想写作业,一提写作业就辈切,甚至哭;2⃣️写作业拖拉磨蹭。经过8次训练+3次稳定,目标达成:抵触写作业的情绪消失,每天放学可以自觉完成作业,不需要家长督促。完成同样作业量的时间由3小时缩短到1.5小时内。孩子作业能力的提升缓解了亲子矛盾,间接影响改善了夫妻关系,孩子和家长都很满意。


阶段性目标完成,跟孩子讨论未来的目标:

问:下一阶段你有什么目标啊?

答:考试一次比一次好。

问:你怎么做考试才能一次比一次好呢?

答:(迟疑、思索)每天早读早去多读一点儿,阅读批注的时候批更详细,多读课外书。

问:是否还需要我的帮助?

答:等我有困难的时候。


经过更多的收集信息,我发现孩子对于学习成绩和未来做什么并没有想法。他认为,自己有进步,目前在班级的中等水平已经很满意了。后来经过和学生一起做《我的梦想版》游戏,让孩子对未来学业的发展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他把自己的目标定上个好大学,向研究生尝试。


最后,我们又对如何能上好大学进行了讨论。他明白了,如果想在九年半之后进入理想的大学,现在每天只完成各科学校的作业是绝对不够的,需要做一个整体的学业生涯规划,按计划精准学习。


事后跟学生的家长沟通,发现家长给孩子定的目标同样是“考试一次比一次好”。什么样的父母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父母能走多远,才能把孩子带多远。父母的心胸和格局,决定了是限制还是促进孩子的发展。


经过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确定了孩子学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制定了规划,小学阶段至少建立2、3个优势学科。下周,孩子正式进入英语优势学科的训练。


2021.3.17 6:00 于郑州


孩子“胸无大志”是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孩子   多远   胸无大志   作业   学业   学科   家长   父母   优势   目标   能力   小时   未来   考试   学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