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更聪明


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部分拆书稿10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更聪明


传统心理学把孩子聪明归因于智力,把智力解释为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和想象力等等的综合。它的局限在于说不清楚思维是怎么运作的,容易让人产生智力是天生的,只能听天由命的错觉。


老师们会从学生的表现得出结论,这个孩子聪明、那个孩子反应慢。有的家长还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带孩子测智力。智力测验,无论是韦氏还是瑞文或者其他,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没有那么神奇,更不能一测定终身。在我看来,智力测验除了界定孩子智力是否正常、是否超长之外,没要什么太大意义。


通过学习发展心理学和学习能力的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两本书,我非常认同用智力知识观重新解释智力的观点,掌握知识的多少和程度影响智力水平的表现。


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具有常人不具备的观察力,能看到别人视而不见的规律,不是因为他们一定智商高、一定有超人的眼睛和视力,而是在于他们大脑中有别人没有的理论深度和思维方法。


观察什么样的孩子是聪明的,归根到底是探寻孩子大脑中有什么知识,他们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以游戏“找不同”为例,经过训练的孩子相对于第一玩儿的孩子在速度、准确率上都有一定优势。这并不是说他们的观察力天生就高,而是经过训练,他们首先知道了什么叫“不同”,其次掌握了如何找,按顺序等等技巧,这两点就是知识。掌握了知识,经过反复的练习,就能提高利率观察力,比未经过训练的孩子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


经过大半年的英语优势学科的训练,二年级的孩子10分钟记忆陌生单词的容量,可以从5个增加到至少19个,这就是记忆力经过训练而提升的真实案例。


提升孩子的智力,智力知识观让我们有了发力的点,有了能上手做事的载体,就是以学习知识(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为载体,增加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训练。


这里指的是智商在90—120的孩子,其他的特殊儿童另当别论。


2021.7.19 21:00 于郑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发展心理学   程序性   观察力   记忆力   想象力   测验   智商   智力   大脑   思维   聪明   优势   儿童   孩子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