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体育的论文:试析短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妙用

试析短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妙用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与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得小学生体育教学成效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重点。

作为常见体育运动项目其中的一种,跳绳由于场地灵活、运动强度适中的特点被众多小学生所喜爱,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这一基础事实,积极尝试各种新教学方式来发挥跳绳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作用。

基于以上背景,论文首先就短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的阐述,进一步地,以实际教学场景中的案例重点提出几点提升短跳绳提升教学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短跳绳;小学体育教学;个体差异性


引言:小学体育课程的设置目标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于整个小学教育的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的作用。

其中短跳绳运动在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其运动场地灵活性以及形式多变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这一运动项目。

现如今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将短跳绳纳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体系当中。


一、短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强化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案

与传统体育教学意识所不同,小学体育课程在实际教学场景中常常会产生各种新的问题,尤其是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相对繁杂且综合性及实操性较强。

但是从现今的教学场景来看,有很多学校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首先其体育相关的设施设备以及流程规范并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尤其是相对偏僻落后的地区小学;

其次,有不少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考试学科,对于体育教学工作并没有产生足够的积极性;

最后,鉴于社会对于体育教学的忽视,学校没有足够的拨款用于购买、更换新的体育设备。

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不能脱离基本的体育课程教育,体育教育投入不仅仅体现在相关资金的投入,还应该实际做到课程的开展而不是让这种教学停留在口头上。

短跳绳具有很多较好的实践落地的特性—受场地限制较低,运动强度适中且形式多变,因此体育课程中采用短跳绳的运动形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因此,体育教师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短跳绳运动的效果及价值。

从而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及丰富度,还可以有效减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阻碍,更能有效直观地帮助小学生理解体育运动的内涵及对人成长的影响。


(2)有利于强化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强度适中的短跳绳运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相反还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

这种有氧运动不仅能够通过流汗的方式帮助学生释放学习生活中可能遭受的压力,还对于小学生神经系统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能够提升小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并且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此以外,小学生在幼时拥有较好的运动习惯及频率,有助于其未来的健康生活。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甚至青壮年因为缺乏运动而身体频频出现红灯信号。

所以体育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发挥短跳绳运动的价值,并且积极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3)有利于为其他体育运动的教学奠定基础

通过短跳绳的训练,小学生在其他体育运动方面的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

比如教师在教学跳跃运动时,小学生很难恰当地掌握起跳角度,如此就会对起跳的高度造成直接的影响,导致最终的跳跃成绩不太理想。

教师可以利用短跳绳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先将学生以3个人分为一组,然后给每组一根短绳,3人中其中2人各执短绳的两端,将短绳拉到合适的位置并摇动,剩下的一名学生则做跳跃的动作,这样可以让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从而促使训练效果得以提升。

而在跳跃运动的跨越式跳高期间,由于学生难以良好地掌握双腿过杆后稍内旋动作,同时教学条件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学生对该动作无法深入理解。

那么教师利用3人一组训练短跳绳的方式,在跳绳过程中进行高度摇动,这就有利于学生从中逐渐掌握跳跃运动的要点。由此证明,短跳绳运动有利于为其他体育运动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短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激发学生对短跳绳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短跳绳先要激发学生对短跳绳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短跳绳的趣味性,从而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

比如,在教学短跳绳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介绍短跳绳运动的起源,同时为学生播放短跳绳比赛的精彩视频。

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帮助学生直观了解短跳绳这项运动的更多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在激烈比赛视频的感染和带动下自主进行跳绳练习。


2.注重学生在运动中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和物质条件各不相同,其身体素质、学习能力以及对体育运动的天赋必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短跳绳,教师就要特别注重学生在运动中的个体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比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练习后,对于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指导其学习花样短跳绳,增大其学习的难度。

而对于体育素质稍弱的学生,教师就要继续指导其加强对单人跳基本动作的练习,从而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


3.加强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

小学生由于年纪不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一些性格特点,比如说小学生喜欢在人群中表现自己且很难接受他人的批评打击,在学习生活中抗压性及对于困难的成熟能力都相对较差表。

所以教师在将短跳绳运动实际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重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鼓励性的态度及言语进行教学,积极发现学生身的有点并及时表扬,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及热情。


结束语:基于以上论述,本文认为短跳绳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难度低且效果明显。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基于现实情况合理改变教学形式,让短跳绳运动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出现频次越来越多,从而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锴.简析短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妙用[J].运动,2018,000(002):133-133.

[2]王秀伟.论短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妙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2).

[3]刘垒.试析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妙用.

[4]龙爱.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花样跳绳的积极作用[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00(010):P.45-4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妙用   小学   体育   差异性   教育工作者   适中   体育运动   小学生   身体素质   形式   动作   课程   教师   基础   论文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