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论文范文:创设有效情景 优化小学德育

创设有效情景 优化小学德育


摘要: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培育而言,情景的构建与创设更能够促进其学习及吸收。同时,情景的构建对于小学生兴趣的提升亦具有较好的促进效果,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德育,并学习德育,从而形成较好的思想品质。本文将以六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德育培养为阐述对象,通过情境的构建,促进学生德育的有效培养,以促使学生的德行品质得以有效形成。


关键词:情景创设;小学德育;德育教育;小学六年级


引言:

德育的教育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先行条件,以通过多种方式及渠道,全面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促使其在学习成长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及道德习惯。

而德育的教育并非语言所能够全然灌输的内容,是以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而实现有效引导的过程因。

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则可结合情境构建的方式,通过创设多元情境,以促使德育的教育有效落实,促进小学生德育品质的良好形成。


视听情景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的优势作用,其特点在于直观形象及生动性,且小学生的思维倾向于形象思维,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理解认知则具有较好的辅助效果。

基于此,教师则可将与教育主题相关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得以呈现播放,以促使学生在观看视频中获取相应德育信息[1]。

如此一来,学生的新奇感及注意力则能够被有效调动,通过视听情境的构建。

亦能够促使课堂教育氛围有效提升,从而推进学生情感的激发,使得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期间,有效实现德育的培养。

例如,在“国家情怀”的培养主题下,教师则可将关于爱国题材类的纪录片、影视作品等内容,并剪辑播放给学生。

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以及现时代下的优渥条件的来之不易,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意识,珍惜现代社会的良好资源,并形成努力学习的自我认知。


表演情景

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实践落实至自身,因而教师在引导其明理何为德育之时。

首先使其明确道德要求,并指导其道德行为,设立具体的行为要求,以促使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

通过自我的不断约束,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养成基本的行为习惯品质。

在此过程中,则可借助表演情境的方式进行道德行为的指导[2]。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模拟表演一段关于道德主题的情节,使其融入各自的角色,以在角色中实现道德教育的培养。

从而促使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于道德行为的认知与理解,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对比分析。

引导学生辨析并反思自身的行为,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例如,在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部分的德育中,可将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行为通过多媒体逐一展示播放,让学生在观看中感悟理解,进而鼓励其结合视频内容以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创编故事并表演出。

同时,引导学生在表演后针对其中的行为表现作以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以促使学生在看、做、演、说中全面学习文明礼仪,以促使其良好品德及行为的养成。


游戏情景

小学生对于游戏有着浓厚的热忱,教师可借助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展开情境教育,以促使学生在游戏情境氛围中,更加深刻的感受德育,学习并理解德育。

基于此,在游戏情境的创设中,则可结合小学生所喜爱的游戏亦或是动漫人物形象等,进行游戏的设计。

同时,还需注重德育内容的突出体现,以促使游戏化德育的有效教育。

例如,在“交通安全教育”部分中,则可让学生分别扮演交通警察、小汽车、红绿灯、各种年龄段的人们...等等。

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交通基本规范,为学生明确游戏规则,以在游戏中,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在游戏中设计出其不意的相关环节,比如,盲人、坐轮椅的老奶奶、带着小狗的老爷爷、骑自行车的人、闯红灯的小汽车...等等。

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及综合品质,如帮助盲人、老奶奶、老爷爷过马路;尽管在绿灯时亦需要关注来往车辆...等等。

从而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于文明道德行为的思想意识,促使其在生活实际中亦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


问题情景

德育的培养同样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落实与实践,当学生明白了德育的思想意义以及行为品质,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后,则有利于学生思想行为的良好建立。

因此,教师在德育培养中亦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动力,以优化德育的课堂教学。

在此过程中,教师则需精心设计情境问题内容,以通过桥面的方式进行提问,从而推进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在培养学生爱国思想的过程中,比如结合我国的历史发展——“鸦片战争”等部分的内容,教师在播放了影片内容后,则可先行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有什么疑问。

比如,“当其他国家将我国的领土抢占时,你有哪些疑虑?”

同时,教师还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提问,如“他们为什么要抢占我们的领土?

你通过观看视频有什么感悟?”等。

如此一来,不仅使得课堂气氛逐渐升温,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从而实现德育教育课堂的优化。


结束语

在德育教育中除思想品德教材的课程指导外,作为班主任亦需要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结合培养的具体内容及方向创。

设相应的情境氛围,以通过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实践探究,从而认识道德情感,以及行为品质,进而促使其内化为自身涵养,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实。

与此同时,情境的创建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灵动的德育课堂教育中,实现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宋月红. 情境活动,提高德育实效的最佳路径——以《红绿灯在站岗》为例[J]. 学子:教材教法研究, 2017, 000(021):P.6-6.

[2] 修惠英. 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德育实效——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32):P.155-15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德育   情景   爱国   情境   认知   小学生   道德   品质   德育教育   思想   方式   教师   小学   内容   学生   论文范文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