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的德育论文:润物细无声——小学英语德育渗透

润物细无声——小学英语德育渗透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要求小学英语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英语知识,还要通过英语课堂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其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老师在教导学生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让英语课堂成为获取道德知识的重要平台,使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就小学英语课堂对德育教学的渗透做出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英语课堂;文化差异


培养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高度。

在新课改中明确地指出,英语课堂要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不同,知己知彼,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实用性和人文性,英语老师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因此,老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素养与修养,让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做学问,将德育教学渗透到英语课堂中,并且全面的提升学生的道德与素质。


一、挖掘德育素材

当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无论是在知识内容还是活动设计都非常的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其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学生的日常对话,并且能够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历史、礼仪、风俗等。

其中涵盖了许多的思想活动、情感精力、道德和社会文化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

老师应该十分的了解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并且深挖其中的德育知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将德育知识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从而加深学生对德育的了解。

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礼仪知识,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并且熟练地运用到日常的交流中。


例如在学习人教四年级上册《Shopping》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沟通,通过创设交流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根据每一个组的学习情况来给出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交流,从而对锻炼语句结构和口语能力。

在练习时,老师可以将“Thank you!”“Sorry”“Hello”等基础的礼貌用语引入到每个小组的交流中,从而提升学生对礼貌用语的使用频率,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的高尚品质。

再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Where did you go》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自己都去过哪个地方,并且用英语表达出来,然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祖国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在播放完山河图片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写一篇观后感,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到了图片中的地方,都会干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然后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其他国家的风景,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奇妙。


二、把握德育契机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包含着许多的德育素材,只要老师深度挖掘并且把握住契机,去利用书中的材料进行德育教育,学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道德思想的熏陶。

德育教育并不是照本宣科,不分时间和空间的生搬硬套,而是要与教学科学的结合,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到道德品质。

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把握住进行德育教学的契机,将德育教育恰当地引入到课堂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准。

例如在学习《At the farm 》的时候,学生在描述不同动物的特性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说“They're so cute. What should we do for them?”

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道德品质,让其能够对小动物产生怜悯之心,激发学生的同理心。

通过这样的课堂,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英语知识,还会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让学生从小就培养出爱护弱小的心理,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大有益处。


三、在教学中培养综合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主义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社会,合作才会带来真正的成功。

因此,小学英语老师在教学时,要恰当地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小组中要分担不同的责任。

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有效地与自己的组员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通常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的教导模式,这样的学习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发挥想象力。

但是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因此,老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阅读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章,讲述文章中的知识点与单词,然后由老师写出第一个自然段。

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自行创意发挥,编写自己的故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师不仅要传授基础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让英语课堂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

老师要及时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三观价值,跟上时代的步伐向社会输送综合性人才。

在教学时,老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深挖文章所包含的德育知识,并且能够在课堂中抓住契机,恰当地将德育知识引入到课堂中。

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让学生能够更加的自信、内敛。


参考文献:

[1] 吴蓉.润物细无声——小学英语德育渗透[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4,(10):96.

[2] 苏娇.小学英语德育渗透[J].小说月刊,2018,(20):256-25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德育   小学英语   小学   爱国   学时   英语   素养   契机   道德品质   课堂   道德   老师   英语课堂   知识   学生   德育论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