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德育论文:小学德育课堂模式的改革形式

小学德育课堂模式的改革形式


摘要:小学生德育能力是现如今我国教育改革当中最注重的一个内容,每一个地方院校的教育方式都会不同。

而学生对于课程的感受也会不一样,让小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建设,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这就需要从教学与家庭多方面展开转变,潜移默化加以引导,让他们提升自身的德育品质。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形式;课堂


引言:关于德育品质的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思想品德建设尤为关键的今天,但是这一定是长期且需要耐心与智慧的过程。

在改革策略当中培养自身集体主义、自觉意识以及健康人格。


一、小学德育课堂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一)德育是中华传统

我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德育素质是古往今来最注重的教育理念,它凝聚了我国古代上下五千年的民族精神,集聚各优秀灵魂。

作为小学生需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我国民族灵魂。蔡元培曾说:“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

如此可见,小学教育的德育改革至关重要。

只有在小学时期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与优秀素质,才能够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当中拥有正确的理念,看待世界与社会,成为我国中华民族的优秀栋梁。


(二)小学生可塑性强

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的思想非常纯洁,在这个阶段进行德育启蒙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心智发育尚不完全对于世界,认识较为模糊,其可塑性非常强,任何因素都能够改变他们的道德观念与其之后的人生。

所以在小学这一塑造人格的关键阶段,一定不能忽视德育教育。

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与理解,并学会基本的道德判断,发展自身的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作为一支最重要的主力军承接我国优秀传统,是未来的希望,他们将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与继承者,具有不断改革与创新的能力。


二、结合小学体育课堂模式的改革策略

(一)组织团体游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

小学生的性格非常鲜明,且大多数学生受到家里的宠爱,往往缺乏集体主义的团体意识。

但是在德育内容教育中,积极主义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组织团体游戏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培养这一方面的能力,团体游戏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接力赛跑。

将学生分成10个人为一组的小组,共同投票选出4位跑步能力最好的同学来进行接力赛跑。其他同学则当作后勤人员,为他们加油或者为他们播报比赛状况。

在跑步的同学看来,他们通过自身能力为自己小组带来荣誉,能提升自信力,身边同学也能够感受到团体的魅力。

而加油呐喊的同学也时刻关注着自己小组的队员,为他们加油呐喊。

同时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彼此之间相互沟通谅解,并且一起努力对集体与合作产生了更深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也能够推动小学德育的素质教学发展。


(二)轮值班干体验,培养学生自觉意识

小学生天生好动,他们在课堂当中注意力集中程度小,集中时间也非常少,所以也很难自觉展开学习。

对于他们的学习意识以及学习年龄的特点,可以利用轮值班干体验来增强他们的自觉意识。

让他们在课堂当中进行纪律管理或者其他事物的监督,以自身的实践去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到其他同学的难处也能够真正感受到自觉纪律的具体内容与含义,进而养成自身的纪律意识。

学会认真听课、不随意走动。


比如在展开纪律委员的轮值体验当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作为纪律委员应该做的事情与其职责,监督同学课堂当中的表现,配合班长维护课堂纪律。

让学生展开轮值体验,并让他们在轮值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与自身的情感体验。

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纪律委员这一角色体验,对一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产生“厌恶”心理。

同时也能够换位思考,感受到作为纪律委员的难处,养成学生自觉纪律的好习惯。


(三)注重家校合作,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在整个小学德育课堂模式的改革过程当中,家校合作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德育核心素养。

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改变,同样也需要注重家庭教育的转变,让学生自己在主观上能够有一定改观。

教师要掌握好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特点,对症下药,如有的孩子可能是离异家庭,有的孩子处于溺爱环境当中。

对于这些学生,有可能确实受到父母的爱,有可能感受到过多的父母关爱。

要让学生明白父爱母爱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自己不要在这份爱当中过于放纵自己,要拥有感性的思想与真情实感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即使处于缺爱或者溺爱的环境之下,都能够学会体会父母、善待他人。

让小学生在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的双重努力下,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理想与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够对其之后的人生道路起到积极的作用。

促使学生自己能够进行正向的激励与调节,促进自身健康人格的发展。


结束语

小学生处于白纸阶段,为他们涂上具有正确道德思想品质的色彩,能够让他们受用终生,也能够提升祖国未来的道德素质水平。

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将德育教育注重生活细节当中,并开展团体游戏、进行班干部轮值体验、与家校合作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德育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参考文献

[1]张莉娟. 小学德育载体研究[D].郑州大学,2019.

[2]张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现状及路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3]杨启慧.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嬗变及其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2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德育   课堂   小学   集体主义   纪律   小学生   团体   自觉   注重   道德   形式   意识   正确   能力   模式   优秀   教师   学生   德育论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