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幸福,父母可能更关心孩子是否成功……

近些年来,“牛娃”似乎特别多,不仅家境优越履历光鲜,就真真站你面前,那些个眼界学识、仪表气度也的确令人叹为观止。明知这一切是其父母“催逼成功”的结果,但面对这样一个个“成功的样板”,家长们也不禁动了心:这么优秀,这么成功,就算是“催逼”一下又何妨?……但是,这样“催逼”真的能养出优秀且完美的孩子吗?还是来请心理学家给我们揭露真相吧。


相比幸福,父母可能更关心孩子是否成功……


今天分享的文章来自颇负盛名的家庭教育著作《无条件养育》,作者是美国知名育儿作家、教育学者艾尔菲·科恩,他提出的某些育儿观念在国内外儿童教育界极富挑战力和震撼力。


我们选取了第五章《逼向成功》中的一部分,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启迪。

原文

在过去的20年中,儿童心理健康专家及其他育儿专家的作品一直在警告我们:孩子正在被催促、被施以重负、过度繁忙。2002年发表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城郊青少年(11~12岁)中酗酒(男孩)和抑郁(女孩)比例过高,令人不安。研究人员将这些症状的根源追溯到孩子已经被家长指引着全力赴考重点大学。


另有研究显示,家长过度专注学习成绩的7年级学生,更容易出现抑郁和“适应不良性完美主义”迹象,而家长更关心孩子“幸福感”而非“学习成绩”的学生则较少出现这种情况。请注意这两个目标不仅完全不同,甚至有时扯向截然相反的方向。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曾无不悲哀地说道:“鲜有家长具备勇气和独立性,做到更关心孩子的幸福,而非孩子的成功。”


在极端情况下,家长的“催逼成功”能达到狂热状态,孩子的“现在”被完全抵押给了“未来”,任何有意义、有乐趣的活动都牺牲给了准备考取哈佛大学的无休止的努力(我将这个过程称之为“H【arvard】型准备”)。这些家长牢记胸中底线,评估孩子每一个校内或校外活动的决定,衡量标准仅是其可否为未来的辉煌目标做贡献。他们与其说是养孩子,不如说是养简历。到了上中学时,这些孩子已经学会严格按照取悦大学入学委员会的方式去登记参加兴趣班,忽视(或最终沦为无视)自己当下真正的个人兴趣。他们习惯向老师发问:“我们需要知道这个吗?”——而不是:”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已经将自己的目标暗淡地锁定在努力提高一点GPA分或SAT分。


相比幸福,父母可能更关心孩子是否成功……


另外,如果压力不仅在于要优秀,而且要在同学中出类拔萃,其后果对(任何收入水平、任何种族背景的)孩子来说尤其具有毁灭性。这样的孩子会认为身边的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通往成功的阻碍,其可预知的后果包括不合群、好斗、嫉妒(优胜者)和轻视(落后者),其自我评价通常也会因人际关系而变差。毕竟,如果你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完全取决于是否战胜他人,那么你充其量只会在某些时候消除疑虑和信心满满。因为没有人会永远胜利。


回溯20世纪80年代,曾有两位心理学家对800多名高中生展开调查,发现那些求胜心切的学生“独特之处在于他们更依赖建立在外界评价和行为表现基础上的个人价值评估”。也就是说,他们的自我评价完全取决于他们在某项任务中的表现如何以及别人如何看待他们。竞争让人类的自我评价变得有条件和不稳定,无论是获胜者还是失败者,概莫能外。更重要的是,这种影响还不仅限于“过度”竞争中,相反,只要孩子感觉处于一种“你死我活”的对立状态下,就必定要付出心理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哈佛大学   求胜心切   概莫能外   孩子   心理学家   抑郁   后果   说是   家长   父母   兴趣   目标   优秀   完美   未来   幸福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