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这件大事——吃饱不发胖的法则

如何从厌恶做饭转变成一个对饮食略有研究的人,我也说不清楚。契机可能是去年年底正好有一段空闲时间,可以仔细琢磨做饭这件事,也可能是年纪到了开始注重养生。总之,营养规划这件事渐渐地贯穿到了我的日常生活中。

为饮食这件事做的准备就是:

去知乎上搜索了如何查看营养成分表,读了两本书,分别是范志红老师的《让家人吃出健康——自己打造食品安全小环境》和顾中一的《顾中一说: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吃?》。


吃饭这件大事——吃饱不发胖的法则


只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做研究的话,看其中一本掌握营养学的基础知识点就足够了。两位老师都是资深的食品专家,有丰富的食品科普经验,写的书通俗易懂,而且书中囊括了饮食相关最热门话题,比如减肥、孕期、高血压怎么吃,食物相克怎么回事等等,书的内容很有意思,也没有门槛,一两天就可以翻完。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思维上就有了转变。买食材时会留意热量,做饭时注意搭配。虽然没有严格遵守食谱,每周也照旧下馆子,但这样吃了半年后,配偶和我在完全没运动的前提下,体重分别下降了10斤和8斤,数量不多,想到本可以变得更重倒也很满足。

体重和各种因素都相关,不能全部归功于饮食,但起码这种饮食方式为我带来了自律的快乐,特意把饮食中的要点记下来和大家分享。

一、前提:吃够人体所需的热量

每个人每天所需的热量是不同的,和身高体重劳动量等因素相关,网上找了一个计算方法:

吃饭这件大事——吃饱不发胖的法则

来自知乎vancexu

我没有仔细算过自己需要多少的能量,但必须要吃够这个原则自始至终都在履行,从没有试图通过节食来减肥。摄入热量不足时,能明显感觉到自己注意力无法集中、易怒,而我的工作很消耗精力,不敢冒险去节食。

节食使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所以会使体重减轻,这也是很多减肥者都要节食的原因,但它以身体的损耗为代价,不可取。

二、了解食物金字塔➕看懂食物营养成分表

吃饭这件大事——吃饱不发胖的法则

图片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网站(http://dg.cnsoc.org/index.html)

想必很多人都曾见过这张图,说明我国的膳食科普做得还不错。但如何在日常饮食中运用上,就需要花些心思。

大部分人的问题不是吃不够一天所需的热量,而是热量超标、吃的品种过于单一。

如果是热量超标,可以保持食物总重量不变,把高热量的食物替换为低热量食物。

如果是品种单一,可以在买菜时就规划好菜谱,保证食物品种和颜色的多样性。(凡是强调单一饮食或不均衡饮食的减肥食谱一定是不科学的,比如最近流行的生酮饮食法,无论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就是不符合膳食指南。)

食物宝塔中明确写了各种食物的g数,乍看会有些抽象,可以拿出电子秤体验一下每份食物的重量。在上面提到的两本书中,作者也把这些重量用更直观的方式表现了出来,比如每天要吃一拳头或一捧的蔬菜等。

对于食物宝塔,我的原则是不必强求,哪天没吃够蔬菜也不要紧,起码比不吃蔬菜要好些。过于苛刻,会失去吃饭的乐趣。

吃饭这件大事——吃饱不发胖的法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

花五分钟就能学会看食物的营养成分表,然后你会强迫症般地在购买每件食品前都看一眼对比一下几种产品,这是一个终身受益的习惯。

三、抛弃“重口味” 回归食物本身的味道

火锅和小龙虾为代表的川渝菜的盛行,透露出国人口味变得越来越重的趋势。从营养学的角度讲,这不是一个好的风向标。

重油高脂、重钠和多种疾病息息相关。曾看过一篇文章,不知道是否科学,文中说高血压、血糖这些家族病并非是遗传引起的,而是因为一家人有相似的饮食习惯。

改变自己的口味并非易事。初期会觉得吃什么都很淡,但长时间不喝饮料、不吃太咸的食物之后就会习惯,人体有强大的适应能力。

我猜测人口味越来越重,是因为现在的蔬菜都是大棚种植,饲料养殖,没有足够的光照和运动,食物风味没有以前的好,所以才需要那么多的加工程序来掩盖掉食物本身不够好的味道。

偶尔也可以尝试一下新东西,比如我最近用的低钠盐,比普通食盐只贵了一元,用Kcl代替Nacl,就避免了高钠的隐患。

四、选材和规划

今年开始带饭到公司,每天思考做什么饭成为一件痛苦的事。我的解决方案就是,每周日就列好一周食谱,采购一批可以存放的食材,肉类可以提前切好,这样既省去思考的时间,又能减少买菜的次数。

早餐同样如此,每天早上两片杂粮面包一个煎蛋一杯牛/酸奶,有时候再加上一杯燕麦,只需要五分钟就能完成,水果和蔬菜晚上补充,节时又营养。最主要的是,这些食材一次可以准备一周的量。

五、饮食细节


粗粮提前一天泡上,次日照常煮即可,我都会泡上8种以上的食材,口感没有很差。如果不习惯吃粗粮,可以放些南瓜、红薯等块茎类食物来替代精制米。

六、一切看命

变胖这件事和体质有关,有的人本身就代谢快,怎么吃都不会胖。也和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代谢会越来越慢,摄入的能量是恒定的,那么变胖是必然的事。若是不能舍弃美食,就要多运动——这句话从一个死宅的人口中说出来毫无信服力。


有的人吸烟喝酒熬夜能活到100岁,有些人早睡早起规律饮食却年纪轻轻得了癌症。谁能健康地活着,是个玄学。

横向对比是无意义的,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观念都不同。


有的人愿意舍弃健康去享受美食,如果不能肆无忌惮地吃生活就失去了意义。有的人能从自律中得到快乐,享受严格控卡路里这件事。

对我而言,知道这么多的理论知识意义不大,面对美食时,我还是更愿意沉浸在感官的愉悦中。要知道这世上能真正让人觉得快乐的事情并不多,如果美食能让人分泌多巴胺,为什么要舍弃它,人生已足够艰辛,连这点快乐都享受不了的话,多活几年有什么意义,少活几年又何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营养学   高血压   粗粮   膳食   食谱   热量   营养成分   法则   口味   能量   体重   蔬菜   食物   饮食   美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