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强大,是从沉默开始的


一个人的强大,是从沉默开始的

小孩子才会到处诉苦,成年人得学会自己扛。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故,别人听来只是个故事。

到处诉说的应该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起先大家还会陪着她抹抹眼泪,到了最后她就成了大家眼中的笑话了。

并不是说大家没有同情心,只是世上是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的。刚开始可能大家还有恻隐之心,但时间长了,事情对大家的触动就直线下降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他们能为我们分出的注意力不可能长久。

我们总是高估自己的分量。觉得别人一直在关注着自己,其实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还记得曾看过一个小故事,大意是让一位学生穿着稍微有些夸张的风格出现在教室中。该学生自认为他今天一定是大家的焦点,但从其他学生的反馈来看,事情远没有他想得那么轰动,好多人甚至都没有注意到他的改变。

其实我们自以为的大事,在别人看来只是一个小事,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世界上虽然有很多人,但是在每个人看来,他们其实只有两类。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他人。自己虽小,但和其他人一比就相对大了许多;其他则是人太多,尤其是自己相比他们再大的事似乎都变得微小了。

所以,不要总是谈论自己的事情,如果事情本身有一定的趣味性,至少还可以博大家一笑,但如果只是自己的不得志,或是自己的抱怨,别人一定是不想听的。第一次可能是碍于面子或者至少可以作为谈资,但多次之后大家就会兴趣全无了。如果你还一而再,再而三地谈及,那就是噪声了。

试想一下,你的诉说无非有几个目的。可能是想博取别人的同情,可能是有倾诉的欲望,不吐不快,可能是想引起大家的关注。但结果却是成了别人的谈资,成了别人听来的趣味小故事,这对事情的发展又有什么作用呢?

所以说,说或是不说,对事情的发展都是没用的。与其这样,为什么不把时间节省下来,仔细思索对策呢?与其这样,为什么不把时间节省下来,更好的积蓄力量呢?

林清玄说,凡是心灵具足的人,都是善于沉默的。沉默,不是妥协,不是忍辱,不是软弱,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姿态,一种态度,一种力量,一种处事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沉默   鲁迅   目的   恻隐之心   谈资   感同身受   趣味性   同情心   噪声   小事   节省   强大   事情   力量   时间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