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红尘心已死,佛语惊醒梦中人看破无明

小时候经常去祖师殿拜神,也不晓得是为什么要去,反正就是很多人都会去就去凑个热闹。


进到寺庙里面,看到佛祖的铜像点上香,磕几个头心里默念:佛祖保佑,平平安安,一夜暴富!然后浑身充满力量的回家了!


那时候最主要是凑个热闹,也谈不上信佛,以为所说的信佛就是家里请个佛像,初一十五了拜一下,上个香摆个水果。


现在偶然间接触到佛学,已经感觉到博大精深,读懂一小点都可以让人受益终身。




在佛学、十二缘起中经常会提到一个词“无明”


(十二缘)前世:无明缘行,行缘识

今生: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

来世:有缘生,生缘老死。


什么是“无明”

无明就是没有觉知。

觉知:警觉+知道。

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警觉,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即是无明。

当你做着一个行为,而不知道做个行为的意义是什么,那这就是无明。


其次,我们心念的来去,以及思想情绪控制不住,自己做不了主,反而做了思想情绪的奴隶,这些妄想烦恼从哪里来?是唯心?是唯物?是生理?是心理?自己永远搞不清楚,这就是无明。

例如:

你问我:这个音箱是怎么开机的?我随口就说一句:这么简单都不知道,按下这个按钮就打开了嘛!


你听了心里很恼火:我又没用过,哪像你什么都玩过。


然后心情就闷闷不乐。


内心的的这种情绪变化,一直存在于我们,喜怒哀乐,然而我们从来没有去思考背后的本质。


无明是一口一万米深的井,当你就能了解到一万米的深度时,涅槃就会呈现。


你断除了多少的无明,就会获得多少的智慧,就能对一个行为有多深的解读。


如果一个人不断的向你强调某一个行为,那就说明,他的智慧还并未开启多少,因为他并不了解这个行为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不能见到世间实相(及事物的本身)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执取和贪嗔的根源。


比如说朋友走在大街上,看到漂亮的小姐姐眼睛会盯着,转不过来神。


如果我们去思考,为什么我会感觉这个女的漂亮?


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投射而成眼、耳、鼻、舌、身,这五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官。


这五识又交错而成第六识。这个第六识就是现在你所认为是自己的你。


你出生之后,周围的人不停的告诉你,你是一个男的,于是就通过你的眼、耳,加入到你的第六识当中去,你也就自认为是一个男的。


周围的人不停的告诉你,这个是女人,而且这个女人的面容是美丽的。


而那个女人的面容是丑陋的。


于是,你就通过你的眼睛、耳朵,将此信息不断的传递加入到第六识当中去,认为这个是美的,是贪恋的。那个是丑的,是不好听的,是令人厌恶的。


如此,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周围环境对你不断的刺激,也就使你形成了条件反射,形成了美丑,好坏的概念。


等你长大之后,你见到这种类型的女人,你就认为这种女人是美丽,你就起贪爱之心;


你见到那种女人,你就认为那种女人是丑陋的,你就起厌恶之心。

对美色贪爱,乃是习惯使然。


它是在你第六识的形成过程中,周围环境不停的刺激,使你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一种习惯。它是真的吗?呵呵,连第六识尚且是假的,它又怎么不是梦幻泡影呢?(特别提示:本文原始出处不详,本博转载自莲之妙语博客。)


所以佛学用不净观来抵消对美色的贪恋。


不净观是一种通过对身体产生厌恶感的方式来帮助修行者培养出离心、断贪恋美色的手段。


从观察人体的生理构造出发,启发让人认识到美丽的外表之下实际只是各种器官组织的堆砌而已,其中并没真正可爱的实质,从而破除其对异性的贪恋。




佛并不是让我们去信仰、膜拜的。佛陀的教导是要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规范。看破红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无明   万米   看破红尘   条件反射   佛学   美色   梦中人   警觉   佛祖   面容   丑陋   厌恶   生理   所说   情绪   美丽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