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号记录谦道给我的心灵激荡

我说下我这几天的感受及心路历程。

从面试说起吧,我觉得你是位有想法的领导,有追求有要求有标准有情怀,注重很多的东西,员工的外在与内在都会关注到,而且点评精准。我面试回家后脑袋里还激荡着你的话的余波,我感受到一种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感,很难得。我的灵魂很久没有这种感觉。

其实我寻找的就是这种感觉,比如我话少,不爱说,因为日常琐事我觉得什么可说的,我又仔细想了下,还有童年时期我说了很多,都被父母忽视忽略,就是你说的点,对方都不能给你回应,你后面就不想再说了,觉得白废口舌。就是懂的人自然懂,不必多言,不懂的人说再多他都会说,“你说那些有用吗?别老想些没用的!”和不懂的人相处,总有一种灵魂被扭曲的感觉。他们并不知道这是独特创意的来源和起点。他们不希望孩子有自己想法,只希望像别的小孩一样听话乖,殊不知这又恰和他们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又如此矛盾,。能有这种识得的父母就是少数,所以大部分人又都成了平庸的大多数。在父母一手打造的既定模式里打转。


我更愿意说的是对生活对生命的新认知和新感想感受感悟类的,对社会的一些事的一些看法/观点类的,还有对某些电影的感受看法,某个人的某个选择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走向,以片中不同人物的视角去看这部电影所得到的不同体悟,而不是单纯以主角的视角去看,从多维角度去看。而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


我可能更愿意做一个生命的旁观者,而不愿意参与其中,就像我的偶像杨丽萍一样。“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杨丽萍

对于生孩子的问题柴静问她,难道不生孩子你不会觉得生命不圆满吗?的回答。她是特别通透的一个人,那些指责她没能享受天伦之乐,不懂生儿育女的人才真的可悲。有的人的世界广阔像宇宙,是九天翱翔的凤,而有的人的世界只有村里的一亩三分地,上学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把自己拘束在一方世界里,不懂她人乐趣,把愚昧当智慧,夏虫不可语冰。


我曾有一个知己好友,我们初中的时候认识,当时就很多的契合,所以总是形影不离,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是永远话题不断,永远有很多共鸣,审美观也类似,只是人的外在风格不太相同。但跟别的同学就永远达不到这种状态。在听你说话的时候那种感觉似乎重启复苏。


在面试你公司之前的一些领导有的比较干,只有实干主义,没有文化感,没有情怀,没有情趣的东西在,我面试的时候当时已经不想去了。相较而言,你这样的领导很难得。

不过,在此之前也有幸遇到过两位有才华和情识的,我之前的两位领导都是文案出身,也说对我的评价是很文艺,我当时就觉得只有跟我有同样细腻的情感的人才能看到我身上的特质,否则在普通的眼中只有利益的老板面前真的是只是一个工具人似的。再加上我话少,不爱表现,更难让人发现我的特点。他们看的点只是你对公司有没有用,不会看到别的特质,但你就会看到并且说出来让我感觉到我的特质被看到。用武志红的话说,“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我觉得粗糙的老板不会知道这种看见有多重要。

上周四开会的时候,你说白里雅痞,球球是美玉有潜力,我是文艺。我当时就觉得看得真精准哪!而且你对我还不太了解,也能看到你的观察力洞察力了,也足矣证明你的内在都兼具这些特质,否则你是不可能看到这些的。

还有觉得你输出的信息量和点非常密集,语速又非常快,思维也很快,我有点跟不上,别的同事应该也有。面试的时候也感觉到了,想插话都插不上,开会的时候看一个案例还没看清,你就已经跳到下一个了。我觉得这是优点,也让我觉得可以跟你学到很多,我觉得是你对结构化思维驾轻就熟了吧所以如此之快。我是有点跟不上节奏目前,可能耳濡目染下也会渐进。再就是工作节奏也是有点跟不上。这一点也让我反思到以前公司的活少的轻松与能力锻炼成正比问题。


关于创意

要创意要独特要出彩是需要时间跟空间的还有放松的状态才有的,在催得着急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是很难出来创意想法的,而且还需要一点天分的感觉在。这是我对创意的想法。当然也有因为自身能力不足的一种怪罪客观环境,人的阅历和知识储备累积都不够的一种借口和偏狭。

你说要创意要独特,要有想法有灵魂,在这么多的标准评判下,怎么有自由的灵魂呢?怎么有自己的想法呢?我觉得你的标准评判反而让员工会为了达到你的标准而做,不是真正的个人的内在动力的唤发,都在揣测你的想法和得到你的认可。他的注意力和动机都变了,这一点好像白里身上挺明显,他的话和对图的标准都是从你角度和标准来的。这有好有坏,一方面大家都在朝你们的审美靠近,另一方面会导致变窄。

奖励和惩罚都会破坏人的内在动机,影响自主性;而创意也需要一个放松的环境。——《内在动机》。

我总有种被催得太急,反而啥都想不出来的感觉。


这两天我就觉得自己的作品被否定,不知道该怎么着了不知道怎么做了,感觉自己好差。于是有了退缩的念头,然后在家休息的时候我发现我又回到了原来的旧模式,遇到问题就消极负面情绪上来,陷入到负面思考中,否定自己中……


还有周末的时候跟刘旭聊了下,她也跟我一样焦虑加重,性格有相似的地方,一样的不自信和焦虑。我的焦虑是,我不知道我的能力对公司是有用的,是公司需要的人,因为你开会时候说要有创意要独特要出彩,而我现在的水平还不够原创,我也现在也属于在往那个方向走的阶段,就是你所说还是偏行活的感觉,那会不会让你觉得我招你进来何用,跟这些95年左右的小孩差不多的话?

如果说公司现在活多,就需要有点经验的设计,那我可能还有点用吧。所以我想与其等你劝退我还不如自己有点自知之明。因为你要的创意现在的我还给不到,也不能够独当一面,也话少不融入集体。这些都会加重焦虑!

我最近两年在报一些课程,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设计方面,还有各种感兴趣的书,欣赏的作家的书及欣赏的导演的电影,比如我今年开始看伍迪艾伦的电影,很浪漫很深刻地探讨人性对爱对对生活对死的各种矛盾……

在这两年以前的时间,我也不是浪费时间,只是也在零碎地看一些心理学的东西,或者是我喜欢的作家的作品,只是那时候的无意识多,看过也就看过了,思考太少,对生活的觉知觉察太少,很多东西都是一飘而过,没有积淀,但多少比平时不看书的人会有一点不同吧或自己的想法吧。


就是我挺怕开会的时候被说我不合群,不融入集体一,话少拉低气氛什么的。这无疑是对一个人的否定标签,心理学说,很多人被贴各种标签,这种标签如果自己认同了,就会自卑。所谓的不合群,不过是社会给标准的,给加注的,从小被父母说太多了,内心就认同了,以为这都是自己的错,反而让人特别自卑,我好像就永远逃不出这个魔咒,。这其实就是一种框架,不仅框死了自己还框死了孩子。于是就有了很多人思想上的匮乏和贫瘠。其实孩子的命运,也真的是从父母口中说出来的,你认为这是缺点,孩子也会认同,并觉得自己差就抬不起头;你认为这是优点,孩子就会觉得我就是与众不同,我虽然话少,但我内心很丰富,更多的创造是自己独处的时候想出来的。小时候父母的认同真的很重要。这一块有很多人都是缺失的。直到长大了,也一直在找认同。我觉得一个好的领导也同样。我觉得你做到了这点,很会发现每个人闪光点并说出来。但同时,面试那天你说我作品没问题就是担心我融入不了集体,其实也是一种框定,一种限制,

你在内心已经认定我是难以融入集体的,这话说出口就会在我心里也埋下种子,让我也一直担忧这个问题。有时候不提,反而会更自然地融入了,不知不觉间做到了。这样提了,反而我会想很多,会为了刻意融入而让自己去做一些不太想做的。有时候领导这种认定,是一种导向,把员工导向这个方向。就是心理学说家荣格所说: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你却称其为命运。我们日常“有意识”的念头只占5%,其余 95% 都是隐藏在水下的潜意识,它像一只无形的手,主宰着一个人的人格、个性、心理。

我看到过一些关于合群的话,比如越合群越平庸,乌合之众之类的,我还是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看法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而如果我们想要有创意的人,首先肯定是允许不同,允许有不同的人存在,这样公司会成为一个土壤,让创意的种子发芽成长。我知道这很不容易,但你已经做到了很多。


最后说下为什么我会写这么多,因为我知道你会仔细看,会以开放的心态去看,而不是一种我在挑公司毛病的角度去看的。因为你的不同,会让别人对你也不同,如果是别的公司,不会写这么多。因为对方不懂或不屑。


我也是这两天在想,那些困难和压力焦虑,是否能克服,前几天感觉焦虑压力非常重,睡不好吃不好,想退缩。后来我又觉得是一个很好地提升机会,不管是哪方面吧,设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再就是你的这份懂得的难得。有这个培育有想法有创意有灵魂的作品的空间和土壤环境很重要。也是你开会的时候一直在强调的,我又觉得与我想要的如此契合。

总之,想回来还是因为你的个人魅力与追求的点与我契合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都会   创意   特质   焦虑   独特   想法   灵魂   父母   心灵   能力   感觉   领导   生命   孩子   标准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