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带给我们的

关于投射,我觉得好像有很多可以说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与世界的关系都是你自己的投射。因此有了千人千面,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因此有了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沟通上的困难。关系上的疏远与亲近。

许多人的人生不顺,自己以为是命不好,其实是自己没有调好自己的心。被扭曲了太久,已经不知道怎么摆正了。说到这,总会追溯到原生家庭,有些人说,不要你现在什么不好都怪罪到原生家庭身上,你自己可以把握好自己,说这话的人,我觉得是没有深陷其中过,所以可以如此站着说话不腰疼。

控制自己的是自己思维思想没错,但你们并不知道一个人从白纸状态,到被画上或写上线条、字,都是父母画上去的,就像一个电脑系统刚开始什么都没有,输入代码的是程序员,程序员就是父母啊,到后面稍微可以站立了,说话了,可以与人互动了,都是父母在一点点刻上去的,怎么说话怎么反应怎么做事。然后你渐渐长大,都已习惯了,动作说话方式都越来越熟练,可以不加思索地让其运行了,你也以为世界就是如此运行的,走入社会就开始各种碰壁。

如果不懂教育的父母,只管把你养大,别的啥也没教,还控制你做事,没教你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不同的人,如何在这个世界很好地活下去,如何开心快乐地试过一生。你是不知道的,他们只教了你,遇到问题怪罪外界,遇到别人跟自己想的不一致就指责别人的不对,甚至发脾气,打人,你自然就只会这些。

到后面越长大越觉得不快乐,却找不到原因。因为此时你已经形成了父母给你的复刻模式。在你不知不觉间这个模式已经被植入你脑海深处,你越来越熟悉也越来越依赖它,如果跳离,你会觉得哪都不舒服。于是你就依靠着它,过完这一生。

对痛苦敏感的人到三十五左右开始觉得我活得太难受了,太压抑了,我必须得找到问题所在。就开始探索人生的终极意义,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为什么活成这样不开心不快乐?

人际关系有问题的,一定是早年和父母的关系不太好,不会处理,一直延续到自己走入社会面对其它人,那些问题还在。比如,动不动爱发脾气的人;爱生闷气的人;爱攻击别人的人;在和别人争论时一定要占上风;总是想让别人注意他关心他等等,都直接复刻了父母对你的方式。在你内心形成投射,在对别人时,也会把对方当成你的父母中的某一人。

比如,有个男士经常家暴妻子,终于有天妻子受不了,但想着孩子上幼儿园了,为了孩子她不想这样下去也离婚,去心理咨询师帮助。经过协商,咨询师让这个位妻子的丈夫也过来一起做咨询,开始男子不愿意谈,后来有了信任,就说起来知道是自己性格原因,但他也改变不了。

投射,带给我们的

他回忆小时候,妈妈经常吼爸爸,骂爸爸是窝囊废,爸爸平时少言寡语,不吭声。所以他下决心,绝不成为爸爸那样的男人,要活出男子气概。

于是他组建自己的家庭后,他总是在防御,把童年时期原生家庭妈妈形象投射到妻子身上,他觉得自己不暴脾气,就会如同自己爸爸一样,会被妻子骂,会不被妻子尊重,于是他就要主导自己的家庭关系的位置。不仅在家,在其他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很容易气急败坏,对别人发脾气。

对他而言,他觉得如果不用暴脾气防御,就会被对方逼到墙角说自己是“窝囊废”。这样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成了他性格的主要特征。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关系经验会内化成一个人的人格,称为他最主要的性格特质。”

回想我自己我也是习得了我母亲的急躁易怒,他们从小不会认真耐心听我说话,长大后我就话特别少,从不愿意多说,听懂了就行了,不懂我懒得再多说了。我有段时间以为是天性,其实都是后天造成。

投射,带给我们的

有天我跟一个新公司的领导说话,接到一个活,他写好文案发我,我做图,那个活只是一个品牌展板,他的文案的字着实有点多,但我以为这是跟甲方确认过了,是甲方的意思,就没多说,把所有的字放上去,后来做完了,他觉得怎么字这么多,显得画面有些乱,删掉一些吧。我说,“你发过来的时候我就觉得字太多,你不是跟甲方确认了吗?能随意删内容?”他说“这个可以跟我商量,我跟甲方说明情况啊。你在做前应该和我说的。”

我当时就觉得,这是我的习惯了,完全听从上级的安排,本来内心觉得这个内容不合适,也硬放上去,结果还是不好,还得改。只是在最初,我却没有想到,做前跟他商量,这也是之前的公司的经验,有些甲方确实就要内容都放上去,就想彰显自己公司特别有历史,字放很多。而且这个字多跟少,是文案应该确认的,不是我该确认的。我以为他们也这样吧。

投射,带给我们的

这样的问题生活中处处都有,如果不发觉,就会一直这样被卡住,这样一想,人生还真是难啊,任何一处问题的惯性不注意就会影响你一生走到哪里。

有的人仔细回想,猛然惊觉,对啊。如果没有意识的,还会在那个模式里,和别人相处时,会始终在某个问题上某个地方卡住,后面他可能会换个人相处,还会在那个地方卡住,除非,对方这个人是一个性格互补或认知维度高于他的人,会看清问题就把问题转向一个正向发展。可这样的人也可遇不可求,有人看清了但不愿意包容你,就想远离你,有的人慈悲心重就愿意包容,但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和你相处不舒服,会远离你。

所以要改变还是要依靠自己。时时觉察自己所思所想,是否又回去,在开始说话开始行动前,要想好我说出的话做出的行为是否是将事导向更好的一面,而不是更糟糕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窝囊废   甲方   文案   人际关系   性格   妻子   爸爸   不好   说话   父母   模式   关系   经验   家庭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