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这部剧有三季, 我目前只看了两季。第一季讲爱因斯坦。我以前对科学类的未来感的东西不感兴趣,觉得离我遥远。现在因我喜欢的文案李欣频老师推荐的很多部剧,我一一看了,才觉得真的是格局不同,因为看得太少了,看得越多越觉得自己见识浅薄又狭窄。可恨没从小开始多读点经典名作。

对于爱因斯坦,我之前也了解不多,在这部传记中才知道他也是个深明大义之人啊。抗议战争,拒绝入德国籍,讨厌希特勒。拒绝为国制作武器,尽管当时自己的国家仗要败了,他也不肯制造武器,并提出“我学科学是为了创造新世界,而不是为了毁坏世界!”伟岸的胸襟一句话就彰显出来了。原子弹被别人研发出来,一再跟政府提议不要使用,将对人类危害很大。结果恰巧,罗斯福总统去世,他的信件被收纳起来,新总统也没看到。最后对日本发射了,日本人到现在都在深受其害。

第二季讲毕加索。看这个传记前就听过他很风流,一生很多情妇和儿女,看后真的是有点惊人,但这些女人都是心甘情愿成为毕加索画笔下的女人的。即便是很老了,也有年轻的女孩自投罗网,即便毕加索自己都说自己已然是一个老人,你这么年轻为何这样?女孩说,可在我眼里你不是。

我发现天才的特质:

第一,天才一般都是从小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一直坚持做,也经历过日夜的煎熬才有了后来的伟大。每个天才也都如此,并非因有天分就轻松获得世界级的名声。对于父亲的反对,他坚信自己的信念,绝不动摇。光这一点,就打退了很多平庸的人。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最早都是父母的反对,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好好上个大学,毕了业,找份好工作体面又能养家。爱因斯坦的父亲因恐惧他未来无法养活自己,希望他上完大学,做个工程师。可当时的老师教的太过古板,完全是照本宣科,半点都不容质疑,爱因斯坦提出疑问困惑,却被老师们教授们认为是对他们不敬,嘲讽他们,并针对他。

年轻的爱因斯坦也确实有些说话太直: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最后受不了的爱因斯坦决定自学,但爱因斯坦的愿望是想做物理学家和在大学教学生,所以他还是要考试的。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在他出生的地方德国慕尼黑显然是不能够给他养分的,实在是受不了那里老师的教条主义。于是他自己想要转入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自学了六个月去考这所学校,但因不喜欢除数学科学物理学外的科目,所以不喜欢的都不及格。在他心中觉得没必要学,但大学不是按他想的运作的。所以通知他的这位的老师建议他去一个学校再去学一年,再来考。他听从了。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他后来通过自己一年的努力让本不及格的除物理和数学科学外的科目,植物学,法语,政治等都及格。这也是一种幸运,因为这一年他来到了非常开明开朗的舅舅家生活,而此地的老师也非常开明,很喜欢提出不同问题的爱因斯坦,而不是像从前的老师直接把他赶出教室。不同的环境,真的塑造出不同的人啊!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每次被赶出来,又总被请家长,父亲对此也是无奈。每一位天才总是要有独特的灵魂的。必定是从小就与众不同的。然而起初父母肯定是不解的,为什么我的孩子跟别的小孩不一样,这么让我费心?所有的父母最初的阻挡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但他们也总想不到,他们是在以自己目前的狭隘眼光阻挡孩子与众不同、追求卓越的可能性与创造性。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也是很想哭啊。从小就觉得自己不被周围人理解,并总是被否定。我就没有这份幸运遇到这样的一群人呢。我真的好想听到这样的回应啊~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刚到他要住的这家人,是表妹开的门,一开门我就觉得女生的眼神足以说明,他们后面会有故事。果然她就成了爱因斯坦的第一个女人。

第二,天才的想法绝对是自主的独立的,不人云亦云的。不在乎世俗说法的。因为他们知道那些世俗看法、教条法规不过是用来框架人限制人的。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第三,都有无数贵人的帮助,他们所遇到的人,都会在有意无意间启发他们,帮助他们。

他的舅舅算是他的第一个贵人了。如此开明地鼓励他放弃德国籍。并在他考上苏黎世理工学院时,给他这样的提醒。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进入苏黎世学院上课第一天见到的全学院唯一一位有点跛脚的女性,也是唯一一位数学成绩比他还高的人,后来成为了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不得不说,遇到爱因斯坦真是米列娃的劫难。本来也是非常有才华且一直非常努力、出类拔萃的她,因为在这么重要的大学时期跟爱因斯坦恋爱而没有毕业并且未婚先孕,从此她的人生便不是自己的。后面还惨遭爱因斯坦抛弃。

米列娃为他付出了这么多,学没有所成,而且毕业后还帮他证明了狭义相对论,也是日夜操劳,边要照看刚出生的孩子还要夜晚和他一起算公式证明。然而当世人认识爱因斯坦时,却没有提她的名字,只是也感谢了帮助过他的同事。因为他认为作为妻子,他和她是一体的,不用提她。在情感方向爱因斯坦确实想得太过简单,负了很多人。在观众角度也难免会觉得他太自私,丝毫不考虑妻子的感受。为此,埋下了米列娃日后抑郁的开端,她的内心本就不想做一个家族主妇,内心也是向往着物理学的,全学院唯一的女性,也是有天分的人,最终却落得被抛弃、一生岌岌无名,才华被浪费。爱因斯坦对她实在是太不公平。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在大学遇到米列娃,最初当然是爱得热烈。爱因斯坦认为自己绝不会找不能与自己深入探讨事物本质的人结婚。于是,他的第一个女人,还在家等着他的回信呢,他却只收信收礼物,从不回复,这边与米列娃每天痴缠。不得不说,看这部剧加深了我对男人的不信任。喜欢你时甜言蜜语说不尽,厌倦时,完全冷漠不理。

意志力不强的女性就会一步步被这样的甜言蜜语蛊惑。迷失了自己。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直到马上考虑了,她才醒过来。可来不及了。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那时爱因斯坦也意识到自己对米列娃不公平,急忙找同学的笔记并帮她补习。所以米列娃后来还是原谅了他,让他帮补习。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尽管他们都尽力了,可最终米列娃还是没毕业,爱因斯坦刚过及格线。考完试爱因斯坦便开始求婚,但米列娃觉得不可能,尽管米列娃也足够理性足够聪明,但终究还是没敌过男人的甜言蜜语。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天才们都经历了青年时期还未被世人所承认时的困顿、挣扎、无奈甚至有点想放弃当初的理想。都有被现实生活所折磨的灰暗时期。爱因斯坦刚毕业,因为之前得罪教授,教授不给他写推荐信所以找不到好的相关专业的工作,没人收他。但同学有一人可以帮助他找到一份待遇还不错的文职,可爱因斯坦不愿接受,后来米列娃的孩子生下来,他考虑到现实问题他不得不去,于是白天就上这个班,晚上算他的证明公式。终于经历无数日夜努力,被物理学术界看到。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所有抑郁的人都不会被身边的人理解,那种痛苦,如果身边的人不理解就是会有这种想离远点的想法,而且还觉得她无理取闹,有什么不开心的。可他天天不着家,对家人不闻不问,开心从何而来?还埋怨对方整天不开心,从不问为什么不开心,不关心。还有他的一点都不念及曾经他苦的时候米列娃是怎么为他付出的全部的。就这样他离婚,和他的表姐组成第二次婚姻。

与表姐在一起后,他也未能安稳,后来出轨自己的助理还有一些别人,还说出这样的观点: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天才都是因为自身的才华很早就俘获无数少女的心,一生情人众多,尽管在世俗层面他们可能被称为渣男,太自私太不负责,可如果把视角放在当时的少女身上,少有人不被他们身上的才气及甜言蜜语折服。尤其是毕加索,简直是太会了,需要你时是什么好听说什么,对你没感觉了,也真得是冷漠至极。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上面是他跟他第二任妻子的对话,妻子发现了他与助理的事。好像在天才眼里世俗的一切人事关系都不重要,只有他的科学物理学是重要的。其它的东西如片刻欢愉只是辅助我缓解我的工作压力的。在世俗层面这么说肯定是会被说渣,可站在他的视角,我又觉得能理解他,在他眼中,真是那就是片刻欢愉而已,像我们有心事后去酒吧喝点小酒一般平常。


第四,天才把自己的热爱放在心中绝对的第一位!爱人、孩子都只能放在后面。在爱因斯坦身上表现得非常强烈,近乎偏执。他对家人太忽视,反而是对外人非常好。米列娃死后,他的大儿子跟他决裂说再也不想跟他有任何瓜葛,以前是碍于母亲在世忍受着,现在他对父亲对他们的冷漠展开报复。小儿子也因爱因斯坦的冷漠得了精神病,一直住在精神病院。最终死在那里。而这期间爱因斯坦只看过他一次。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在其它方面,爱因斯坦也是极为繁忙的。他每年都要给陌生人提供帮助,对正义的事业作出声援,还发起了一场全球性的运动,以反对政治上的不宽容对国际和平的威胁以及对公民权利的践踏(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看到),与此同时,他还继续着关于统一场论的科学研究。然而,这里仍然存在着一个悖论:爱因斯坦如何可能一方面如此冷淡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又使成千上万的与他素不相识的人对他发生兴趣呢?说到底,爱因斯坦似乎关心人性甚于个别的人。他不信任那些感情。在他的《自述》中,他把这种感情称为“纯粹个人的”东西。


他死后,脑袋被切开研究。我一个平常人都觉得这个行为愚昧,那个时期的研究者或许是太想知道这样的天才到底与常人有哪些不同了吧。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最后影片揭示,他真的没有什么特别,只不过是他内心的热情,对世界的好奇心一直在激励着他不停地问,不停地问。

从美剧《天才》看到的天才身上的特质

可人们不愿意相信,他跟我们平常人没有什么人体结构上的不同。我认为,大部分人都是被世俗的观念所框架,把自己本身广大无穷的潜力缩小了很多很多倍。只是人们不愿意相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苏黎世   毕加索   开明   爱因斯坦   天才   德国   物理学   甜言蜜语   特质   世俗   冷漠   妻子   身上   老师   孩子   科学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