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哈啰,大家好,我是藤校妈,各位读者们今天好吗?

话说昨天接小晞放学时,在幼儿园门口看了一场"我不要回家"戏码,也让我再次震撼于德国学前教育的不一般,

难怪德国孩子各个独立自主,"妈宝"这种生物,在德国学校几乎是不存在的。

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拿盘瓜子,听我娓娓道来...

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不过份安抚,不斥责

状况是,才刚到门口,远远我就看到一个小小男孩在幼儿园门口大哭大闹,一下扔书包,一下把鞋子也给踢了,还坐在地上边哭边扯袜子,孩子的妈妈蹲在他身边安抚无果,

这时在中庭看着其他孩子玩的一位老师走了过来,拍拍妈妈的背,把妈妈带到一旁,说了几句话后,妈妈就先退出幼儿园大门,老师也回去看其他孩子,就任小男孩继续原地撒泼

看到我们几个正在聊天的家长,这位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走了过来,"我们上个月才从日内瓦搬过来,孩子刚开始是不肯来上学,现在是放学不肯回家"

其中一个妈妈说,"孩子就是孩子,就让他继续哭吧,不着急的"

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我有点好奇,就开口问,"老师是怎么说的啊?"

"老师说,就让孩子继续哭,让他把情绪发泄完毕,不用一直关注着他,否则有这么多观众跟关心,这戏就演不完了,也不要过分迁就孩子,不然这状况会维持更久,或一直反复发生"

果然是德国学前教育,不妥协,不迁就,不过分安抚,也不斥责,让孩子自己消化完情绪,自己找台阶,自己下台。

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老实说,当孩子不讲理,开始大哭,发脾气时,真的很难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他们很快冷静下来,停止哭泣或吵闹,

所以德国老师的做法是,不要随着孩子的情绪起舞,他们通常会先试图安抚孩子,但如果孩子还是继续哭闹,他们会让孩子自己先把情绪发泄完。

德国老师认为过度安抚,或给予额外的关注,会延长孩子的哭闹时间,并且让孩子养成用"哭闹"来处理情绪,而不是"说出来,解决它";

他们也不会斥责孩子的哭闹行为,只要不影响到其他人,他们认为尤其对小小孩来说,在没办法用语言来完整表达自己感受时,"哭泣"是很好的情绪发泄甚至自我疗愈。

但是德国老师会坚持原则,该做的事情,就算哭泣,哭完了,一样要做;

也就是老师们可以接受孩子不满的情绪跟发泄,但是该守的规矩,孩子还是必须遵守。

情绪可以被包容,但是原则不能被打破,底线不能够妥协。

这样的幼儿教育,难怪德国人守纪律举世闻名,因为遵守规矩跟谨守底线是从小根深蒂固刻在脑子里的。

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勇于表达,捍卫自己

我家小晞转到德国学校时只有两岁九个月大,去幼幼班的第一天,老师教孩子的第一句德文,不是早上好,不是谢谢,不是再见,

是,"不,不要这样,我不喜欢"

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当时我很震撼,相对于在国内长大的我们,去学校老师教的第一句学多半都是打招呼,或请,谢谢,对不起这类的话,德国老师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学会说"不"。

那个时候,我只看到老师教小小孩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权利,不喜欢人家怎么对你,就要大声说出来,要学会拒绝别人。

后来我才发现,德国幼儿园重视的远远不止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勇敢说不,他们同时不断地训练孩子们,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想法,跟任何意见。

德国教育认为比起学科学习,上小学前,孩子该具备的是基本生存技能,跟完整表达自己的能力。

德国人认为,如果你自己都不敢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人怎么能够知道你在想什么?如果你自己都放弃了发言权,别人为什么要在意你的权益?

你才是最该为自己站出来的那个人!

德国幼儿园著名的混龄教育做法,很大程度就是这个意思,让大的孩子有机会照顾小的孩子,让小的孩子有机会跟大的孩子学习,

同时提早认识社会运行法则,包括当然会有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事情,这时候孩子应该怎样据理力争?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捍卫自己的权利?

也就是说德国学前教育认为,社交能力比学科能力更重要。

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不越俎代庖,肯放手

德国幼儿园的重心一直都是"玩",围绕着"玩"学习,并做各种练习。

可以想见的,一群七岁以下的孩子成天各种"玩"在一起,很难不出状况,但通常是大事没有,小事不断...

对于孩子间的争执,只要"没有可预见大危险"的情况下,老师是不会出面干预的,"自己解决!" 是对孩子的训练,也是对孩子的信任。

在德国幼儿园,孩子摔倒,除非头破血流,否则绝不会有老师来扶,要么自己爬起来,要么旁边的孩子常都会拉一把,然后身上灰尘拍一拍,继续疯!

无形中很大程度锻炼出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的独立跟勇气,也同时当孩子建立强大的心志,面对挫折,重新来过,就怕原地不起,否则都会越挫越勇。

德国幼儿园的午餐时间也是孩子得自己打理好的。

一般德国境内的幼儿园,通常都是学校供餐,但是孩子也得自己取餐,没有饭来张口这回事。

我们在这念的德国国际学校,是家长每天要准备便当让孩子带到学校,

不过从把自己的桌子收拾干净,洗手消毒,到把便当从便当袋里拿出来,水壶摆好,开始吃饭,全都是孩子自己要做的事,

如果家长带的便当是需要微波加热的,孩子也得自己拿给老师,跟老师说,否则老师是不会主动询问帮忙的。

吃完饭,收拾干净当然也是孩子的事情,所以德国教育训练出来的孩子真的超级独立,自己动手能力特别强。

从三岁幼幼班就开始一周一次的烘培课,于是这些五岁的孩子各个都是烘培高手,面包▽

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饼干▽ 全都难不倒这些孩子,

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而且注意到了吗?他们做烘培,都有造型,浸润式美学教育,把"美"一点一滴种进孩子的心里。

所以呢,下课回家后的小晞负责洗菜,剥豆荚,铺餐垫,依照餐点中西式几个人吃饭,准备合适的碗筷或刀叉,餐具,餐巾纸,水杯,有时候也会帮忙摆盘,分菜,

吃完饭后要把自己的餐具拿到水槽,谢谢家务阿姨帮忙洗碗,这些都是每天不用叫,就已经养成习惯的规矩。

每天晚上我床头柜的水杯都是小晞准备的,以前是我每天睡前帮她准备一杯水,放床头柜上,方便半夜喝水,

今年她五岁生日前,突然有一天就开始自己吃完饭,拿两个杯子,倒两杯水,然后小心翼翼拿上楼,一杯放我床头柜,一杯放她自己的床头柜

德国幼儿园竟然连孩子这些都不管!生存跟社交能力全靠玩出来

想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

我,哈佛毕业的妈妈,输给我三岁的女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德国   幼儿园   孩子   都会   床头柜   水杯   便当   学前教育   社交   规矩   门口   情绪   家长   能力   妈妈   老师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