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生命欲望”的教育,让孩子很难拥有未来 | 真实案例分享

忽视“生命欲望”的教育,让孩子很难拥有未来 | 真实案例分享

张怡筠博士的《儿童情商教育指导师》线上认证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最近,07班的学员们刚刚完成有关「儿童及青少年自杀」和「校园欺凌」相关主题的学习。


深刻的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引起许多家长和老师的感叹和共鸣,学员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感想。


在这其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发人深省的故事,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


( P.S:最新一期课程正在报名中,下拉文末扫描二维码即可加入。)



忽视“生命欲望”的教育,让孩子很难拥有未来 | 真实案例分享

忽视“生命欲望”的教育

让孩子很难拥有未来


陈红莲,坐标深圳,一个5岁女儿和8岁儿子的孩子妈。


在我眼里,孩子就是无忧无虑的,应该是笑得肆无忌惮、没心没肺的年纪。


可是,到底是什么会让一个孩子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毫无顾忌得从32楼跳下去,是怎样的绝望会让一个孩子从高架跳桥身亡?


忽视“生命欲望”的教育,让孩子很难拥有未来 | 真实案例分享



我自己有个侄女,在今年的3月30日,从家里的32楼跳了下来。


我不知道是怎样的绝望,让一个孩子在12岁的这么美好的年龄,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告别。


事件的原委,在于学校的老师私自开补习班抢生源,孩子压力很大。


老师在班级当着全班的面对孩子进行辱骂,孩子因不堪承受压力,从家里32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教育不把提升孩子的“生命欲”放在首位,那些关于成绩、名校、未来的话题都无从谈起。


忽视“生命欲望”的教育,让孩子很难拥有未来 | 真实案例分享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心理学课程可以走进每一个学校,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如果每一个父母都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孩子有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帮助;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所以,在后续的教学中,我更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孩子做一些真诚的沟通,多给孩子们一些正能量的东西,提高孩子的抗挫力。

在张怡筠博士《儿童情商教育指导师》的课程中,提到「儿童及青少年自杀」如何识别高自杀风险的孩子。最明显的征兆包括:直接或间接的自杀表达,交代后事、总沉迷于死亡的幻想中。


忽视“生命欲望”的教育,让孩子很难拥有未来 | 真实案例分享

当家长发现有这样的征兆,请一定重视孩子,多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不要让祖国的花朵过早凋零。


多多地预防孩子们的自杀倾向,做到未雨绸缪。同时,在《儿童情商教育指导师》这节课中,还有提到应对孩子自杀倾向的具体做法,以专业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为孩子们提供帮助。


回想我自己,在大儿子不到5岁时,我让他学习了围棋的课程。在我看来,这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思考力和共情力。


更重要的是,我让孩子懂得输赢是很平常的事情,慢慢地强大自己的内心。

记得有一次,孩子输掉比赛很难受。我告诉他,每个人都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所以输赢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我也告诉孩子,输赢这一盘棋并不代表你的厉害与不厉害,在妈妈心中你还是那个很厉害的哥哥。只要我们复盘解决这个问题,下次不发生这个错误就可以。


忽视“生命欲望”的教育,让孩子很难拥有未来 | 真实案例分享


这样一来,孩子后面再遇到学习的难题不再烦躁,他会找方法去解决问题,虽然有时候可能也不一定是最优的,却是有效的。

我相信科学的教养方式,也一直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


办公室的老师都很羡慕我,他们说我家妹妹跟别的小女孩不一样,她的笑容是舒展的、发自内心的。


孩子的未来在我们的手上,我想做更多的事情,想让周围所有的孩子都可以笑得花枝招展,笑得活泼开朗,笑得没心没肺!



忽视“生命欲望”的教育,让孩子很难拥有未来 | 真实案例分享

学会应对霸凌

也是一种生存技能


展女士,无锡,一个8岁,一个10岁孩子妈妈。


学习《儿童情商教育指导师》的课程,源于我自己的2个孩子。今天学到的校园欺凌,正好也是我前阵子才遇到的一个问题。


忽视“生命欲望”的教育,让孩子很难拥有未来 | 真实案例分享


我的孩子在兴趣班结束时,被其他班的孩子打了一拳,导致鼻子出血。孩子当时没敢跟老师说,看到我以后才敢告诉我事情的经过。


事后,我自认为做了比较好的处理,我儿子目前看来,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但上完今天的课,我再回头看这件事,发现作为被欺凌者的孩子,首先比较内向;而欺凌者脾气暴躁,冲动,难以遵守规则,缺乏共情力,对人有攻击性。


其实,校园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而校园霸凌现象很难完全消失。


因此,让孩子提早学习如何处理校园霸凌,也有助于孩子适应未来复杂的社会与职场。


忽视“生命欲望”的教育,让孩子很难拥有未来 | 真实案例分享



作为家长和老师需要引领孩子采取明智的行动。如果孩子长期目睹欺凌现象,却又无动于衷。久而久之,他们可能模仿错误欺凌的行为,并自我合理化。


应该让孩子知道当看到霸凌事件时,可以立即与其他同学一同,制止霸凌者。


在张怡筠博士的儿童情商教育体系中,提出如何应对孩子遭遇校园欺凌的方法:


忽视“生命欲望”的教育,让孩子很难拥有未来 | 真实案例分享

此外,在霸凌事件发生后,家长应该和教师共同营造班级内的助人风气。这样的做法,无论是对于霸凌者、被霸凌者,以及旁观者都有好处。



面对霸凌者,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加以引导,必要时进行心理辅导,找出不满情绪的根源。


旁观者也能从生活中,学习以行动去帮助他人,并实践正确的价值观。



忽视“生命欲望”的教育,让孩子很难拥有未来 | 真实案例分享


写在最后



对于被校园霸凌的孩子来说,他们面对的生活,本就是不公平的。


那些迫于抑郁和绝望,想要结束生命的孩子,更是身不由己。


而父母和老师,如果能够伸出援手,在最需要的时候帮助孩子,或许就是能为孩子所提供的,最温暖有力的“教育”。


这样看来,作为教育者,学习应对类似状况的理论和知识,也是必不可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生命   未来   输赢   情商   绝望   内心   欲望   家长   博士   事情   案例   真实   发生   老师   课程   儿童   孩子   校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