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领导下有员工做人难?方圆之道为你排忧解难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领导上任,“老”人忐忑不安,人心动荡,业绩下滑。

无论是员工,还是领导,若想要在公司站稳脚跟,都要懂得做人的“方圆之道”。

古时候,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而人立于天地之间,做人的道理与玄机都隐藏在这方圆之间。

你是否觉得这玄之又玄的东西不靠谱?太难懂?那我推荐你看看曾仕强老师的《领导的方与圆:袖珍版》。曾仕强老师是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

外圆内方,是中国人的哲学观点,是凝聚了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它不是迷信,也不是落后,只是我们没有真的看懂它深藏的含义。

而曾仕强老师在书中用通俗易懂且幽默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中国人的哲学大智慧。

上有领导下有员工做人难?方圆之道为你排忧解难

曾仕强,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大师

先懂做人,再来管人

从小我们就懂得一句老话,叫作“得饶人处且饶人”,意思就是凡事都不要做得太绝对。可是很多时候,这一句话被我们错误地利用了。

当我们遇到一些无理取闹的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为的就是“不争不抢,凡事留一线”。

孔子说“君子可欺以其方”,意思就是,为什么那些君子总是会吃亏,总是被欺骗,被利用?就是因为他们做人太方方正正,底牌都被别人看穿了,不欺负你欺负谁呢?

所以,老祖宗一早就告诉了我们,做人一定要有原则,方就是原则,是你的底牌,把“方”放在肚子里,自己清楚,外面所表现出来的则是“圆”。圆,就是圆通,变通,做人要懂得在大原则下变通,不要一成不变守着原则。

举个例子,小王是一名行政人员,她做事非常认真负责,她的人生信条是: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人。

公司要求每位员工上班必须佩戴工牌,没按照规定佩戴就罚款200元,行政部作为主要监督与执行部门。

有一天,有个同事急急忙忙来到公司,刚好碰见小王,小王发现这位同事没有佩戴工牌,于是上前询问,同事解释说早上要赶着去与客户提案,有些文件需要回公司打印,打完就要马上就要走了。

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提醒同事下次记得要佩戴好就可以了。结果小王以同事没有按照公司规定佩戴工牌为由,扣了200元。最后结果可想而知,双方闹得非常不愉快。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职场中比比皆是。不懂得如何做人,在企业里往往举步维艰,发展有限,因为不得民心。

想要在一个企业里快速成长与发展,首先要懂得做人,再来寻求更好的发展。

上有领导下有员工做人难?方圆之道为你排忧解难

《领导的方与圆(袖珍版)》曾仕强

带着想法去请示,让你事半功倍

向上级请示、汇报工作,是作为一个职场人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那么该如何向领导请示?如何向领导汇报工作?这是一门大学问。

在职场中经常会遇到“听话照做”的员工,他们习惯于等着领导给方案,等着领导发号施令,然后去干活。这类的员工或许有很强的执行力,但却是最容易被替代的一群人。

想要把事情做得漂亮,得到领导认可,就需要带着自己的想法去请示,让领导来决策该如何做。

举个例子,嘉恒是一个贸易公司的销售主管,公司业绩一直很不错,某天竞争公司忽然改变了销售方式,以同品质的低价策略来抢占订单。

嘉恒部门的几个大订单都被对方抢走了,此时销售策略再不调整,不仅业绩下降,市场份额也会迅速减少。

嘉恒必须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此事,他有两种做法:

1、直接向上级领导汇报,说出事情的严重性,让领导来决策如何做;

2、立即想出应对方案,带着应对的方案向上级领导汇报目前的市场情况,以及方案,让领导进行决策。

两种不同的做法会导致两种不同的发展结局,如果你是嘉恒,你会选择哪一种做法?

第一种做法,省心省力,几乎零风险,因为方案是领导想出来的;

第二种做法,费神费时,风险大,因为方案随时会被领导全盘否定。

如果你是领导,你更喜欢哪个做法的“嘉恒”?一定是第二种。

领导的思维模式一般是这样的:你空着脑袋来找我,让我伤脑筋,免谈!你把方案给我,让我判断,可以。

所以作为部下,一定要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遇到问题要了解现状,带着方案去让领导做决定。这种做法,会让你事半功倍,在企业的发展中一路长虹。

了解了作为部下如何向领导汇报工作,那么,接下来换个身份,作为领导,你又该如何做呢?

上有领导下有员工做人难?方圆之道为你排忧解难

曾仕强《领导的方与圆(袖珍版)》

管理之道:少做指示

你发现了吗?大部分成功的企业家,都很少直接发布指示,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的头脑是有局限性的,要不然为什么要请优秀的人才加入到企业中,为的就是要借用他们的头脑。

孔子经常说自己是无知的,这是一个管理的大智慧。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一个企业里,只要领导一作出指示,所有人就听话照做,很少会有人提出反驳意见。为什么呢?

因为领导很厉害,很有主见很有想法,如果自己说出来就很可能会挨骂,不说就不会挨骂,保住自己的饭碗比较重要。

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学会把“指示”放到肚子里,广开言路,让所有人把想法都说出来,这才是用人的最高智慧。

还是用嘉恒的事情来举例,嘉恒是从普通销售开始做起,对于公司的客户他非常的熟悉,当得知竞争对手采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的时候,他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应对方案。此时的他也有两种做法可以选择:

1、立即召开部门会议,向同事说出自己的应对方案,最后带着自己的应对方案,找上级领导汇报此事,并让领导做出判断;

2、立即召开部门会议,了解目前同事在市场上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以及目前客户跟进的情况,让同事各抒己见一起制定应对策略,最后带着讨论的方案向上级领导请示并作出判断。

如果你是嘉恒,你会选择哪一种做法?

第一种做法,表面上很民主,让大家一起讨论,实际上是直接给出要怎么做的答案。或许,刚开始大家还会积极参与讨论,经过多次以后,他们会发现,原来这里是“一言堂”,没有他们什么事情,说了也没用,做就对了。

久而久之,团队不仅失去了活力与创造力,嘉恒也会越发地感到疲惫与压力大,因为在所有的问题面前,团队的成员都会等着他一个人做出调整。

第二种做法,虽然嘉恒自己有想法,但市场一直在变化,客户也在变化,只有一线的同事才是最了解市场与客户的一群人,他们的思路也会更贴合市场需求,而嘉恒只需要从公司政策的层面去把控大方向即可。所以让同事们一起制定应对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这样的做法,不仅激发了团队的创造力,还能让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成长。这样的团队才能在市场出现波动时,及时且快速作出调整与应对策略。同时,大家一起讨论的方案,在实施阶段才更具有执行力。

作为领导,要养成一个习惯,一件事情最好有几个解决方案,哪怕你很懂,很有想法,很有主见,也要学会集众人之智慧。

老子有四字真言:深藏不露。这是最高的管理智慧,越是有判断力,有选择力,有声望的人越要深藏不露,遇到紧急且必须做出决策的时候再去“露”。

结语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首先要懂得人性,懂得如何做人,人是企业的人,不懂得人性,就很难管理人,人管理不好,企业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在《领导的方与圆》中,曾仕强老师用通俗的语言,大量的案例从如何做人、如何做员工到如何做领导三大方面为我们呈现了中国的哲学智慧。

大道至简,道理看似都很简单,可是,要悟道、做到却是很难,也很容易走偏,《领导的方与圆》就是在悟道路上的指引,引导我们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方圆   小王   袖珍版   员工   排忧解难   指示   做法   同事   想法   事情   领导   客户   方案   市场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