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时候,且看诗里向往的生活,岁月静好


行走在钢筋混凝土的产物中,低头脚下是过往蚂蚁大小的行人,多少人在日子里迷失了自己?多少人深陷在物欲中不可自拔?多少人忙忙碌碌却生活在没钱的焦虑中?


心累的时候,且看诗里向往的生活,岁月静好


耳边风声还在,脚下支架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好像在嘲笑生活中的那些无休止的名利纠纷,突然觉得想要与世俗保持一定距离好难,只能向往诗词里的美好生活。


席门闲傍水之涯,夫婿安贫不作家。

明日断炊何暇问,且携鸦嘴种梅花。


心累的时候,且看诗里向往的生活,岁月静好

这是毕著的一首表现夫妇隐生活的小诗。明亡之后,毕著与夫王圣开长期于苏州,她的这段生活正是透过这首诗让世人所知的。

首句便点出毕著隐居处的环境,正符合江南水乡的特点。"闲"字,也画出他俩悠然如水的意态。"席门"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养车辙。"后世便以"席门"喻指贫士或隐者之居,这里是说生活虽清贫,家中却有士往还。


心累的时候,且看诗里向往的生活,岁月静好


清代另一位吴江女诗人庞畹有"席门却有闲车马,自拔金付酒家",也是讲夫妇安贫隐居之乐。

第二句中的"作家"即治家、治生之意。《三国志·杨戏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襄阳记》:"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即以治理家庭来打比方之意。这句是说夫安于清贫,不屑汲汲于治生。


心累的时候,且看诗里向往的生活,岁月静好


这就自然引出了三、四句淡远洒脱的"明日断炊何暇问,且携鸦嘴种梅花",正是因为丈夫没有治生、富家的愿望,所以她自己也完全不被外物所牵绊,连明天是否能开锅都不挂怀,这是不是很夫唱妇随志同道合?

"鸦嘴"即鸦嘴锄,是一种专门的花锄,《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时用过,《秋灯忆》中秋芙挖笋时也用过,所以一提"鸦嘴",眼前就浮现出一幅袅娜清雅的美人与柔嫩单薄的花朵相伴的图画。"梅花"既是苏州的实景,也同时象征着隐士傲霜与暗香的高洁品性,是诗人夫妇衷心所爱。


心累的时候,且看诗里向往的生活,岁月静好


恽珠在《国朝闺秀正始集》中说毕著是"室中椎髻,何殊孺仲之妻;陇上携锄,可并庞公之偶,孝女奇才真不可测",将她比拟为汉代的孟光和王孺仲妻。这两名女子都是自身就有隐居志向的,王孺仲妻甚至比丈夫更加坚定。

当孺仲的日好友遣子登门拜访时,孺仲见好友之子车马光鲜而自己的儿子见了客人则惭形秽,不禁心里难过起来,全赖妻子提醒他"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勿"忘宿而惭儿女子"也,才又恍然大悟,"遂共终身隐遁"。可见在夫妇偕隐的关系中,妻子并不总是处在从属的位置上的,因为这种遗世独立的夫妻关系更需要彼此平等地扶持。


心累的时候,且看诗里向往的生活,岁月静好


毕著亦是如此,所以恽珠说她有资格做东汉时隐于襄阳的高士庞德公的配偶。这首诗虽写到了梅花、夫婿、水之涯,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清美意象,却没有脂粉气,也没有平常女子软弱、依附的味道。

这就是毕著,一个经历过乱世战火的女子,她哪怕安静下来,隐藏在山水间,一句"明日断炊何暇问",也依然是掩不住的豪气,"且携鸦嘴种梅花"的更是将如流水般干净利落的潇洒体现的淋漓尽致。


心累的时候,且看诗里向往的生活,岁月静好

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段令人向往的生活,谁人不钦佩?谁人不羡慕?可是真正的岁月静好,当你走过世俗,越过繁华,经历沧桑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吧?

在世俗艰难中生活,无力改变什么,能做的只有珍惜当下。也许在不断的自我对话中与自己和解,给心一处宁静的栖息之地也未尝不可,吾心安处便静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庞德   襄阳   小诗   史记   正始   夫婿   车马   清贫   苏州   梅花   明日   世俗   夫妇   作家   岁月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