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今后要依法带娃了

导 读


2021年10月19日至23日,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三次审议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01


《家庭教育促进法》立法回顾

2021年1月20日至22日,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

草案主要内容包括:

规定了家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明确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的法定责任等。


2021年8月17日至20日,家庭教育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

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修改内容:

将家庭教育法的名称修改为家庭教育促进法;修改家庭教育的概念,进步体现家庭教育的特点等。


2021年10月19日至23日,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三次审议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今后要依法带娃了


02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内容


细化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

●关注未成年人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各种方式方法。


●更多关注未成年子女品德、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


●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家庭教育缺位监护人将受训诫

公检法机关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的,要根据情况对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特别是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今后要依法带娃了


分居、离异等情形须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要求监护人树立正确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在父母分居或者离异、委托照护等情形下,依法履行好家庭教育职责。


●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不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法律后果。


●进一步眀确委托照护情形下被委托人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法律责任。


防治家庭暴力

●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进一步做好与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的衔接,防治不采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的问题。


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今后要依法带娃了


“双减”明确入法

●父母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杜绝营利培训钻家庭教育的“空子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营利性教育培训。


●教育、民政、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应当加强自律管理,制定家庭教育服务规范,组织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今后要依法带娃了


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庭提供帮助

●设区的市、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措施,对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建档立卡,提供生活帮扶、创业就业支持等服务,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创造条件。


●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提供服务,引导其积极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


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今后要依法带娃了


03


九种带娃方法


看到这里,可能有很多家长会说,我“双减”都还没有搞明白,怎么又来一个《家庭教育促进法》?以后到底该如何带娃呢?


其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在规定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也给我们家长安排上了一些育儿方法,一起来看!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


(一)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二)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三)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四)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五)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六)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七)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八)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九)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今后要依法带娃了

04

启蒙狗建议


除了《家庭教育促进法》里建议的方法之外,小编也整理了一些育儿方法,希望可以给家长一些帮助。

人品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孩子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家庭教育也同样重要,家长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人品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家庭教育可以从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开始,如:文明有礼、讲究个人卫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好的习惯对于孩子而言是无穷的财富,当然,家长平时要以身作则,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例如:古人讲,不诚无物,至诚无息,这是人立身之本。诚信需要从小培养,从真诚待人,不说谎话开始。让孩子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帮助与支持。


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今后要依法带娃了


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以后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那么,在孩子的课余生活中,父母的教育和指导就十分重要。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来制定课余计划,在做好计划的同时也要注意监督孩子的完成质量和完成情况,因为孩子的专注力没有大人那样好,所以在生活中是需要家长监督提醒的。


充分调动孩子自身学习的能动性,可以安排孩子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如在品德修养方面的认识、各科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才艺展示、秀秀厨艺等等,既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在安排课余时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意见,以及安排事项的强度和时间量,给足孩子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今后要依法带娃了


促进家校共育


“双减”之前有一个通俗的现象:老师将作业布置给孩子,让家长来完成批改。这就反映出,教授未成年人知识文化,到底是以学校为主,还是以家庭为主?


“双减”政策出台以后,很多家长都大呼:松了一口气,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孩子送去学校就是老师的事,自己可以做“甩手掌柜”,经常留下一句“老师,孩子就靠你了”,自己飘然而去,隐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在平时,家长要和孩子的任课老师经常沟通,交换意见,及时地了解到孩子在校听课、学习情况,和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尽可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从活动中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了解学校的教育,寻找适宜的教育方式。


除了加强和老师的沟通之外,也不能忽略和孩子的对话,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只有通过沟通去了解孩子,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并且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并预防孩子沉迷网络。


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今后要依法带娃了


本期编辑:陈 慕

参考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

《安徽启蒙狗》法律顾问:何振国(安徽九华律师事务所)

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今后要依法带娃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家庭教育   全国人大常委会   监护人   家庭暴力   服务机构   未成年人   困境   家长   父母   老师   孩子   时间   家庭   学校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