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决定不了自己的前半生,那么请过好自己的后半生

电视明星郑爽的代孕事件迄今为止还频频上热搜,曾经甜美可爱的人物设定一下子来了个360度的大反转,美国代孕,弃子,偷税漏税,父母以她的名义套取收益,成了人见人恨的对象,大家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可见孩子受父母的影响之大,那我们要怎样才能逃脱父母的桎梏,重新建立自己的人格呢?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原生家庭》,教我们从原生家庭环境中觉醒,挣脱父母的桎梏,疗愈心中受伤的小孩。


本书的作者是苏珊.福沃德博士,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本书《原生家庭》是由其经典著作《中毒父母》重新编辑,长期雄踞《纽约时报》图书排行榜榜首,全美销量200万册。


今天我们来分享书中的三个重点:代代相传下来的家庭体系,家庭模式之失职的父母,拥抱内在的小孩。


代代相传下来的家庭体系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身边家庭中,如果一家的父亲吃喝嫖赌,那么他的儿子也往往会和父亲如出一辙;如果父母奉行打骂教育,那么他的子女教育孩子也往往是又打又骂:反之,如果这家人是书香世家,那么他们的子女往往也会非常优秀。


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并不无道理。


那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我们现在和家里人的相处模式,正是我们祖祖辈辈了无形中流传下来的,如果你想去改变它,那么就得先觉悟,再改变。


苏珊在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位年少有为的患者来访,这名患者名叫戈登,是一名成功整形外科医生,他的困扰是与结婚6年的妻子离婚了,不管他如何挽留妻子,妻子都不肯回家,直言如果他不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一天,她就一天不回家,这让他很恐惧。


在治疗中苏珊得知,问题的源头只因为戈登从小动不动就会受到父亲的暴力虐待,这让他对父亲很愤怒,平时压力过大时,他的火气就洒向了妻子。


如果想要改变,就要先治愈他内心深处这个挨过揍的孩子。


现实生活中,出现一些情感上的问题,想到要去找心理医生的人很少,大家一般会觉得是自己遇人不淑。


有些人更甚,“父母虐他千百倍,他待父母如初恋”,宁可破坏自己的小家庭,也要维护自己的父母一家,比如生活版“扶弟魔”,拿着家里所有的积蓄,给娘家弟弟买车买房子娶媳妇,然而自己家日子却过得揭不开锅,最后闹得夫妻离婚。


如果我们能意识到,是我们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从父母那接收的思想有问题,父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做的事情不一定正确,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有必要去把这个思想纠正过来,从今往后的生活,又是否会不一样呢?


家庭模式之失职的父母


了解了家庭的教育方式可以遗传,可以无形中影响下一代人小家庭的相处方式。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有毒的家庭模式有哪些。


有毒的家庭模式分为不管孩子的父母,过度操控型父母,虐待型父母。


苏珊的一名患者莱斯,父亲经常出差在外,母亲在他小时候患上了神经衰弱,家里有三个兄弟,他是大哥,从小在别的孩子嬉笑玩闹时,他就在家里忙着照顾家里人的起居饮食,还要想办法让妈妈开心点。


长大以后,莱斯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和妻子聊天聊到工作上来,平时也不知道怎么哄妻子开心。因为他小时候怎么样都哄不了妈妈开心,觉得自己很失败,所以他觉得只有把工作做好了,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一个神经衰弱的病人,连医生都想不到办法使他开心起来,更何况一个七八岁的孩子。


父母不应该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让孩子承担起了与年纪不符的责任,自己活得像个孩子,而让孩子活得像个家长。


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率性而为的,冷了有衣穿,饿了有饭吃,做错了事有父母兜底,随着慢慢长大,再相应分担一部分家务和责任。


“这都是为了你好”,这是操控型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大家应该耳熟能详。


书中讲到一位金女士,离婚,独立抚养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她觉得只有找到一位能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的男人,生活才能变好。


究其原因,是因为她的父亲,从小到大,一直用金钱在约束她,若她的想法与父亲有异,父亲就断了她的经济来源。即使她已经结婚了,她的父亲还一直在用金钱不断干涉她与前夫的生活。


在她心中,父亲是生活中强而有力的人,所以她才会有生活不好,是男人不行的想法。


金现在必须意识到,她的父亲,是用金钱堆砌出女儿心中的高大形象,父亲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强大,女人不依附男人,也可以活出自己的半边天,然后找一份足以维持生活的工作,实现经济独立,挣脱父亲的管制。


还有一种父母,动不动就对孩子恶语相向,拳打脚踢,认为孩子是他们的附属物,没有独立的人格,做错事了,看不顺眼了,骂几句,打几下,又能出什么事情。


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会产生自我厌恶的心理,身体、精神上的虐待结束了,情感上的虐待仍在继续,想要走出来,必须花费很长很长的时间和经历。


所以,父母啊,请善待我们的骨肉,既然今生给他们来到世界的权利,那么请务必让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


如果你已经长大成人,那么请一定要看下面的内容,拥抱自己内在的孩子,治愈自己的童年,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下一代人。


拥抱内在的小孩


如果说我们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父母,改变不了自己的前半生,那么后半生的命运,应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做些什么,减少父母对我们的影响。


首先,我们应该情感上和父母独立,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小时候他们对我们做的一些错事,是他们的错,并不是我们不好,把这些责任还给他们承担。


莱斯一直觉得,从小照顾神经衰弱的母亲,年幼的弟弟们是他的责任,因此对于无法哄母亲开心的内疚,一直伴随他长大,使他成年后无法与女性正常交往。


他一直在为父母辩解,尽管他的父母没有明显的虐待行为,但他们确实伤害了他,情感上的忽视,童年生活的缺失,他们的关系中存在着善意的暴力。所以,这个责任应该还给他们的父母,不应该都由他承担


然后,我们应该发泄出自己的愤怒,愤怒不会无缘无故消失,它一直埋藏在我们心底,把它发泄出来,为我们的童年做一个终结仪式。


二十七岁的斯蒂芬妮,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小时候一直被继父强奸了,后来还被母亲的几任男朋友猥亵,致使她长大后成了一名性工作者,在一次差点被自己的一位顾客殴打致死后,她开始参加了教会活动,也重建了自己的生活,却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生活依旧充满苦涩。


在第一次接受治疗时,斯蒂芬妮告诉苏珊,她已经原谅了她的继父和母亲,内心也获得了平静,她相信宽容的力量,不需要通过发泄愤怒来治愈自己。


在治疗几周之后,她还是爆发了,尖叫着诅咒,责骂父母毁了她的童年,令他成年之后充满苦恼,继而又默默哭泣许久,平静之后她说,“我认为上帝是希望我可以好起来,而不是原谅。”


最后,不管是通过自我疗愈,还是专业的心理治疗,我们都将会迎接全新的自己,我们不再是一个甘受欺侮的父母,也不允许孩子遭受虐待,我们的孩子也不会默认自己是受害者的角色。


总结一下:


《原生家庭》这本书,主要教会我们如何从原生家庭中觉醒,挣脱父母的束缚,以及如何疗愈自己,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原生家庭体系是代代流传下来的结果,有不管的孩子的父母,有过度操控型父母,也有对孩子实行言语虐待,身体暴力的父母。


我们要把这些责任,归还给父母,正是他们的不称职,才有了我们如今万分困扰的人生,出现心理上这些那些的问题,处理不好的各种关系,我们要把内心的愤怒都发泄出来,然后积极地去治疗,静静等待痊愈的那一天。


我们都希望有一个一帆风顺的人生,奈何生活总有种种不如意给到我们,生而为人,自将承其重,过好脚下的日子,勇敢面对苦难,苦难背后,定是碧海蓝天。


愿你到古稀之年,无悔矣。


今天的必读经典《原生家庭》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给你带来启发,你不妨翻开这本书,开始遇到更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斯蒂芬   后半生   神经衰弱   童年   愤怒   小时候   妻子   父亲   父母   母亲   独立   模式   孩子   家庭   前半生   情感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