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其实“很像话”!讲讲宝宝“敏感期”背后的故事

亲爱的家长,还记得大概是孩子多大的时候开始"不听话"的么?一岁多?两岁?还是说越大越不听话?


孩子不听话,其实“很像话”!讲讲宝宝“敏感期”背后的故事

关于这样类似的育儿问题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帮助家长进行引导,这样的声音可以说来自各个年龄段。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会儿让孩子听话,一会儿又想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家长对于孩子的所有要求一直都是"双标"的。

孩子不听话,其实“很像话”!讲讲宝宝“敏感期”背后的故事

所以无论是听话与否,还是个性也罢,我们最应该弄清楚关乎于情绪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最起码我们应该让孩子的不听话更"像话"!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来自摇篮兔直播互动早教的几位育儿精英导师,一起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走进孩子的"不听话"时代。

Q:孩子两岁,以前特听话,懂事。突然一个月前开始叛逆,说什么道理都懂就是逆着来,什么都不听,还有就是看过皮普和波西滑板车就动不动就抱臂生气。

A:妈妈是否意识到,这是非常典型的"自我意识"的体现了呢?"说什么都逆着来",我们解读一下——"我不管你说什么,我就想证明给你看:我,是我自己的主人!我可以自己决定要还是不要!"

所以,有些时候啊,你说的东西并没有违背他的心意,他也会不假思索地拒绝。因为当下,是他为自己"代言"的时候。你们想要侵犯他的"主权"就是犯了大忌!那怎么办呢?是不是就不管了?

当然不是。我给各位处于"叛逆期"宝宝的家长的建议是:在不违背安全、破坏与干扰他人的前提下,尽可能去尊重孩子。

1,想要玩水,那就带孩子去洗澡间,换上拖鞋玩,大不了玩好了换身衣服;

2,想要用剪刀,那就给他圆头剪刀和一堆旧报纸,随便他剪;

3,想要撕纸,拿给他各种不用的纸,以及大蒜头,给我换着法子撕......在一些情况下,我们还可以与孩子协商,找到权衡的方法。

在这样的前提下,偶尔,实际情况不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意识来,家长要出手阻止或干预了,孩子也不会那么强烈的反弹。

因为,1. 他的探索欲一直在很通畅地释放,很自在;

2.他对家长很信任,相信家长是包容与支持他的。

最后,看过皮普和波西滑板车,抱臂生气,这应该是对人物情节的模仿吧,家长不必过于担忧。

Q:孩子三岁,脾气大,性子急,一言不合就哭闹,很有个性。现在出门没有礼貌,喜欢反着说话,跟家长对着干。

A:"脾气大性子急,一言不合就哭闹......",这个情况和我们家孩子相似哦!

有一次,玩乐高时,有零件找不到了,就着急了。他爸爸光顾着自己玩,嘴巴里就敷衍着,"怎么啦?不要闹呀!你找呀!"结果就发展到后面,孩子扯着嗓子闹了。他爸爸无奈,"好作啊你!找不到你闹有什么用呢?"

我洗好碗过来,抱着孩子说,"你要什么呀宝宝?"他还是闹。我拍拍他,"哦哦,你要什么东西,但找不到了是吧?"他哭着说,"是!"我说,"来来,妈妈帮你找,我们一起帮你找,你先不要急。"

说着我就开始翻,但其实他要找的东西我还不太清楚是什么,但我开始找了,他就好了一点。我就接着问他,"是不是那种小积木啊?"他说,"是。"......平静下来了,我就告诉他,你看,你不哭了,就能告诉大家你需要的是什么了。好好说好好说。

所以,对待脾气大性子急的孩子,我们需要先一步冷静下来,安抚+引导=问题得以解决。当孩子经常耳濡目染,并从中"获益"了,他就能习得如何调节自己的状态了。

不知道妈妈说的"没礼貌"具体是指什么呢?就是"喜欢反着说话"嘛?这其实也是"自我意识"的体现。我认为这无伤大雅。甚至,我觉得孩子能够反着说话,是他认知进步的体现。你想,你说的话,他都能给你找到一个对立面,不是很厉害吗哈哈!有时,我会特别"利用"孩子的这种反叛。

比如,他就是拖着不愿意出门,我就会说,"你们大家快点走啊,可别让宝宝追上了,要不然,你们等下买了面包还要分给他吃。赶紧走!"结果孩子风一样的就冲出去了。妈妈了解了理论与原则后,运用您的智慧多尝试吧!

Q:老师好,我家男宝宝34个月,晚上也不配合刷牙洗脸,玩起来兴奋也不睡觉。请问怎么让孩子喜欢洗刷,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让他什么时间干什么事。

A:3岁以后,孩子开始能真正懂得并逐渐遵守规则,您现在开始操心这个事情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但对孩子定规矩,要他们遵守,还是可以有些小技巧的

1.以身作则。大人有固定的作息,固定的生活流程。到点洗漱,到点睡觉。如果大人经常做不到,那就难免孩子心里总会不服气

2.执行也要开心。大人在以身作则的时候,也可以带入情感,"演"一下,用好的情绪状态直观地让孩子看到,洗漱是一件享受的事。比如刷完牙后呵一口气,说"嗯,牙齿健康,口气也好清新,现在我要来亲亲我最爱的宝贝啦!"

3. 搜一些儿童友好的短视频,展示洁牙的重要性,网上资源很多。或者读相关的绘本,比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学会借助"外力",往往比大人单一的说教更有效

4.玩游戏。比如用大白纸,剪成一颗大白牙的形状,上面贴一些"黑洞""菜渣",家长陪茗茗一起用小牙刷来为大白牙"刷牙"

总之,让刷牙洗脸成为一个有趣又有益的事,成为孩子感兴趣去做的事,而非"爸爸妈妈非要我去做"的事。我们摇篮兔的生活能力课里就有关于洁牙的主题,欢迎您来了解我们的课程哦

爸爸陪做游戏多,看来是很用心又会玩的爸爸啊,真好!我的建议是,顺势而为。孩子在更小的时候,因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和妈妈处在"共生期",大多会更依赖妈妈,这是爸爸代替不了的。而大一点之后,和爸爸的互动带给他们不同的体验,他们感受到男性的力量,感受到对待事物的不同方法等等,这些都在吸引着孩子。而对于男宝宝来说,其实越大,越需要爸爸基于男性性别的生活示范,这是妈妈所给予不了的。所以,不需要以大人的角度去跟宝宝"讲讲",您以及其他家长在一旁,支持、尊重,让他在享受和爸爸的互动的同时,也能放心的知道,妈妈也爱着我,爷爷奶奶也爱着我就好。如果因为大人的不解,或"吃醋"而让他做出改变,反而是给他压力呢。

在看完以上的经典问答后是不是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呢?虽然这些事情并不全是发生在你们家身上的,但是可以感受到确实是很多孩子都会去表现出来的。所以家长们可以先放松下来,不要总是想着"全世界都与你作对",更要想到"敏感期"背后的故事——孩子们在都会出现某种行为的年龄段,一起做了一件"不像话"的事。理解孩子,倾听孩子,你会发现这样的"不听话"也不是那么"难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宝宝   孩子   都会   以身作则   年龄段   剪刀   性子   听话   大人   脾气   敏感   爸爸   说话   家长   妈妈   喜欢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