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导语:孩子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上,给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喜悦,许多父母都都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0-3岁的孩子,虽然有许多相同的发展规律,但是他们发展各有差异。有一些孩子五个月就会爬了,而有一些孩子,到一岁的时候才开始爬得比较好。

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孩子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匹配合适的玩具和环境,从而辅助孩子的成长的需求和发展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孩子0-3岁,父母如何做,可以让孩子发挥潜能,又不破坏他们成长的愉悦感。

从出生到3个月,孩子是平静而专注的观察者

1.从子宫到新环境,对新生儿意味着什么?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生命,10月怀胎之后呱呱坠地,子宫的环境和外在的环境可谓天壤之别。出生是孩子与妈妈的一种分离后一个全新的环境。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人类和大自然中其他的哺乳动物不同,小猫出生了之后就能喵喵叫,小马在出生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站立行走。而人类的小孩,出生了之后得花上八到九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开始正常的爬行和学步。

儿童神经医学博士Montanaro曾经说过一种极具想象力的说法,他说:

孩子的发展会经历两个孕期,前面10个月在妈妈的肚子里经历“体内怀孕期”,而产后的10个月是“体外怀孕期”。

其实从生理学的角度上来讲,这种说法也是完全合乎逻辑的,虽然孩子诞生下来了,但他是一个各方面发展尚未发展成熟的婴儿。人类的胎儿之所以在没有完全做好外界准备之前就离开了子宫,是因为人类的大脑皮质体积巨大。

在胎儿差不多九个月的时候,他的头部的大小与母亲的骨盆大小相当,因此他必须提前生产出来。否则头部发育太大,就无法正常通过妈妈的产道,顺利生产了。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那么孩子出生后,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里,他提出:

0-1岁这个阶段主要的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刚刚出生的婴儿,没有了在子宫里熟悉的羊水、闻不到妈妈味道、感受不到温暖的体温以及熟悉的妈妈的心跳和声音,因此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让孩子建立起对世界的信任和内在的安全感。让他感觉到这个新环境是温暖的,他的需求是可以得到回应的

2.让孩子信任自己和他人,对世界充满好奇。

如果孩子能够对我们和世界能有一种信任感,那么他就会发展出自我的信任。他会知道自己的需求是可以得到回应,我发出的声音是积极有效的,我是一个有用的、好的人。

为了发展出这种信任,在宝宝出生的最初几个月里,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熟悉的父母亲的声音、妈妈拥抱时的味道、甚至肌肤的必要的触摸,让他产生一种熟悉感和愉悦的感受。除此之外,我们要需要帮助他保持平静。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保持平静能很好的帮助新生儿组织自己的感官,积累动作经验,建立起深层的、内在的安全感,为后期积极主动的探索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础。

3.多种感官的吊饰助力孩子成为平静而有观察力的人。

吊饰是非常好的新生儿启蒙教具。吊饰与卡片不同,它更具有艺术美感,以及强调孩子自主观察和学习的能力。一个悬挂在空中、离孩子30cm远的吊饰,会随风轻轻匀速转动,鼓励孩子视线的追踪和专注的探索。

刚出生的婴儿,视力仅仅只能用来看妈妈的脸,这时候他更喜欢黑白色,而不是彩色;他们喜欢敏感对比强烈的图案,而不是混合在一起的柔和色彩。他们还喜欢明暗的光线对比,顺着黑白吊饰最底端的玻璃球,他们可以看到柔和的自然光折射出来的光彩。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自制的蒙特梭利吊饰——根据孩子视觉的发展,提供循序渐进的不同视觉刺激

随着孩子视觉的发展,孩子2-3个月时,他们可以分辨基本色了,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提供除黑白色之外更多样的颜色,以刺激孩子视觉追踪。

孩子观看吊饰时,眼部、脸部的肌肉和视觉的神经也会开始建立起来,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聚焦看到更远的距离,孩子还会成为一个专注的观察者,让他保持平静、喜悦,建立内在的安全感。

3~6个月,建立亲密关系,自主向外探索触觉和听觉经验

1.发现宝宝的喜好,用孩子的方式和他互动。

随着感官的不断输入和孩子自身的成长,他们会开始用手抓住眼前能看到的所有物品了,并且他们喜欢乐此不疲的重复。

大约在3个月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可以用来抓和用来听的吊饰,这样可以丰富孩子触觉和听觉的经验。

我们只需要将吊饰稳固地悬挂在孩子前方,就会收获一个手舞足蹈,想要触碰的吊饰的积极探索的孩子,你会发现他们不仅喜欢用眼睛看,还喜欢用手和脚进行抓握、触碰。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有声音的蒙特梭利布条悬铃吊饰,可自制(孩子的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们会发现:自己小脚一踢,会听见声音、小手一够,就可以抓住。这会给孩子提供手眼、手脚协调的最初经验,了解深度感知和身体的边界线。

最重要的是,这种喜悦的感觉会丰富他的感官和动作,让他感觉到安全,保持对世界的觉知和好奇。

2.“地板时间”,帮助孩子练习使用肌肉,发展动作。

孩子3个月之后,他们颈部、背部的力量会有所增强,有些孩子开始会翻身了,他们趴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孩子尝试用手抓取物品,并放入嘴里探索。

这时,很推荐给孩子“地板时间”进行亲子之间的互动。“地板时间”最早是由美国的医学博士斯坦利·格林斯潘提出来的。 也有很多人把地板时间称为“Tummy Time”。Tummy Time顾名思义就是尽可能多的让孩子趴着,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块软硬适中的地垫,在上面和孩子做一些互动。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孩子可能会将所有的物品放入嘴里,因此要警惕,将有危险的物品收起来。当他把危险的东西放进嘴巴里,我们可以温和地将孩子的手拿开,告诉他:不可以触碰或者不能放进嘴巴里。

但是因为我们需要鼓励她去触碰其他的物品,所以要避免说“不要碰”这样的话,而是要使用“不要吃这个花”、“不要吃树叶”这样具体的话来指导孩子,以免孩子感觉困惑。

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有声音的、和多种触觉的玩具供孩子的小手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也会帮助孩子练习爬行所需要的肌肉力量,学习与他人互动。

这些是自己给孩子串的木珠子和小玩具,供孩子抓握,并且材质非常安全。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自制的蒙氏小玩具

我们还可以给给孩子提供滚动的小球,可以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把球滚动给他,或者用手盖住,观察孩子会不会来找。这样的游戏,都能让孩子在地板时间得到更多的乐趣。

孩子在地板时间里就开始自主的探索,当他享受以自己为主导的地板时间的游戏时,我们也会为他感到非常的高兴,这就是孩子早期发展起来的双向互动和交流。

6~16个月,开始有目的的互动,培养双向交流

1.让人困惑的“陌生人焦虑”,让孩子读懂你很重要。

大概在6-12个月的时候,孩子会出现“陌生人焦虑”,这时先前并不怕生的婴儿开始变得怕生。 我们家孩子差不多在六个月的时候开始害怕陌生人,尤其是对她打招呼比较热情的陌生人,他的第一反应是会回避,然后哇哇大哭。

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并不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体现,也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这样强烈的表现。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平常心去面对,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来适应陌生人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比如说,当有朋友来访,我们可以抱着孩子,和朋友开心的交流和谈话,但是孩子仍然和朋友保持着距离。孩子会通过观察我们对陌生人的反应,来做出判断。我们可以和孩子介绍朋友,“宝宝,这位是薇薇阿姨”,看看孩子的反应再决定是否让孩子有下一步的接近。如果孩子不愿意,就及时打住。

我们要相信这只是孩子现阶段认知发展的一个特点。而随着孩子认知的提升,这一种陌生的焦虑会自然地过去。

2.理解“客体恒存性”,帮助孩子有目的的发展手部动作和认知发展。

我们还可以通过和孩子类似玩躲猫猫这样的游戏,提升孩子这个阶段认知的发展。用丝巾把脸盖住,脸看不见了,但是脸并不是消失了。当把丝巾取下来,妈妈的脸蛋又重新出现了!

这样的游戏会让他感觉到非常雀跃,孩子会开始理解“客体恒存性”,明白物品看不见了不代表消失了。当妈妈有事要出门离开,孩子会逐渐明白,妈妈离开不是消失了,而是会回来的,这就能降低孩子一定程度的分离焦虑。

我们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玩教具,支持孩子“客体恒存性”的认知发展,同时辅助孩子手眼协调以及有目的的动作。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比如这个带抽屉的盒子和球,在探索时孩子就会思考,如何将球放入盒子里?放进去的球,看不见了,是消失了吗?如何把球从盒子里取出来?这一系列的过程,对孩子理解物体恒存性以及发展有目的的动作,都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随着孩子的动作发展,我们还可以更多的给孩子提供各式各样的投入式和套入式的教具,渐进的难度,可以促进孩子更加精细的有目的动作的发展。

当他们能专注手上这些工作时,孩子的专注力、耐心、意志力就会被发展出来。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和孩子玩的橡皮筋“套入式玩具”

3.自由移动的孩子会呈现更协调的动作美

当孩子扶着物品开始拉起站立的时候,许多的父母会迫不及待的想牵住孩子的孩子,学着走几步。但是如果我们相信孩子,跟随孩子内在发展的节奏,孩子很自然地就会学会独立行走,并且他会走的更稳、更好。

孩子的内在有一个导师,他可以做到自我纠正,达到平衡的状态。就像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跌跌撞撞的蹒跚学步,而最后每一个都可以独立的行走。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我们需要的做的,只是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移动的空间,可以提供帮助他独立扶起自己的小把手,或者沙发柜子的边缘等都可以帮助孩子扶走。

成人扶着婴儿保持站立以及驾着他们走路,从身体发育的角度来看,会迫使孩子使用他们没有准备好的肌肉和骨头

自由的人类应该自由的移动,而学步车、弹跳椅等等这些就像一个“容器”,将孩子困在容器里,他必须通过成人的帮助才能从里面出来,这并不利于孩子身体自然的发展和学习。

其实这些玩具或者工具都为了方便成人而设计的,对孩子来说不仅不会促进孩子身体和智能的发展,反而存在许多现在的危险。

当孩子可以扶着物品走路时,小推车是一个很好的辅助玩具。为了让推车更稳固,我们在里面放入一些重的书籍,让孩子推着走起来更安全。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一个小宝宝学习移动自己的身体,就是学习“如何学习”。我们作为父母最大的职责就是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鼓励孩子的自由运动,发展自我,表达自我。

16~36个月,关键心智养成,开始有逻辑的思考和运动

1.不断精进的手眼协调和身体平衡能力,为独立自信的人格打下坚定基础

在孩子一岁半之后,他们逐渐会发展出更为精致的手部动作,我们给予的活动也可以逐渐提供更多的难度和挑战。比如串珠子,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给孩子大一点的珠子和绳子,慢慢的,根据孩子的能力再逐渐给小点的珠子。

一些蒙氏理念里成长的孩子,还可以用的相对安全的针和线让孩子学习缝纫。(前提是孩子有循序渐进的经验)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孩子对小手的精细动作使用越精准,就越能参与到自我照顾,发展自己独立的人格。如果孩子之前小手一直有充分地锻炼,手眼协调比较好,那么他就能自己扣扣子、学习使用叉勺和筷子、可以自己穿鞋子,他们会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

你会发现这个阶段孩子特别喜欢玩过家家,因为他们渴望像我们一样,也可以在厨房里工作。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想让自己成为一个跟我们一样的成人。

因此,如果我们从“给孩子玩具”的概念里解脱出来,创造一个孩子能参与日常生活的环境,那就是对孩子来说最好的“玩具”

比如说,我们可以收拾出孩子可以用来择菜、洗菜的工作台,那么厨房就不是孩子完全不能参与的禁区。

给予一个合适的踩脚凳,孩子就可以在上面帮助我们一起做晚餐的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看到真正的胡萝卜、摸到胡萝卜的质感、闻到胡萝卜的味道....

这些真实的物品比起过家家,更能调动孩子的多感官学习。

最重要的是,这些“大玩具”是有真实的意义的,日常生活的工作会让孩子的专注力达到更深层次的发展,他会感觉到原来自己是多么有能力的人!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2.辅助孩子精致化立体感官经验,做出更好的思维判断

随着孩子的经验不断拓展,他会拥有更加复杂的思维。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到更多的分类和分辨的游戏。

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个有三个小格的托盘,放置两种不同材质的物品(我给孩子提供的是不同材质的小石头)。我们可以示范给孩子看,当我们眼睛不看物品的时候,可以通过用手摸一摸,将他们进行分类吗?这种游戏可以调动孩子使用他的感官,更好的学习和判断。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在我们家孩子2岁多的时候,他最喜欢和爸爸玩的就是“神秘袋”的游戏。

所谓的神秘袋,就是用一个漂亮的花布袋子,里面放入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玩意,让孩子将小手伸进去里面摸一摸,然后猜出来是什么物品。

每次孩子猜出来了,拿出来一看,“我果然猜对了!”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在这个摸和猜游戏过程中,孩子的触觉和肌肉两种感官会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立体的感官”,产生动作和肌肉的记忆,他能够对物体做出更加精准的感知。他可以更加确定地认出东西,尤其是这些东西是他们触摸过的,而不只是看到的,肌肉和视觉会成为孩子双重的印象。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3.调动大脑各部分的合作,让孩子成为运动家和思考者的结合

当孩子可以独立行走,他们的平衡性会变得更好。他们还会探索其他的动作,比如说跑、跳、钻、使用平衡车等等。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像滑梯、吊单杠、走平衡木、推小推车等活动,也可以带孩子去户外,多多支持孩子大肢体动作的发展。在孩子运动的过程中,他们获得对空间认知更多的知识,变得更加自信。

蒙氏育儿|0-3岁,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又不破坏他们的愉悦感

在我的孩子2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他去上早教课,有一个长长的布隧道。刚开始孩子有些害怕,不敢爬过去。后来她就在隧道口那里趴着,时不时又到另外一头看看。第二次去上课的时候,她就可以试着穿过隧道了。

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学爬,但是其实趴着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在孩子爬隧道这个过程中,她正是通过“趴”着,来感受自己的身体,是否能通关隧道?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会独立的去思考,做出一个自己身体以及环境的判断。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他的大脑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总结

如果我们给予孩子一个自由丰富的环境,那么孩子具有各种各样的天赋去学习和体验。当他们不断地练习重复时,身体和心智一起和谐的运作,这就是3岁前孩子最好的潜能开发。而作为一个父母或者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角色就是准备一个相对完善的环境,让孩子通过挑战去获得能力,成为一个独立又自信的人,让他有能力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手眼   孩子   目的   感官   潜能   认知   肌肉   地板   独立   身体   玩具   物品   动作   妈妈   环境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