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孩子越来劲?是时候了解白熊效应了


为什么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孩子越来劲?

德国的哲学家卡西尔曾经在《人论》一书中提到:

人类这一独特的生物,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我们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小猫在出生后在很快的时间就会喵喵叫,刚出生的小马驹,半个小时左右就能站起来,抖动几下身体就能走。但是人类就不行了,人类的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根本没有统一动作,甚至他们这一辈子都不会有统一的动作。

不单如此,孩子还需要花一到两年的时间学会走路,使用双手以及用语言表达自己。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段,你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他可能还会越来劲。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看到每个孩子具有差异性,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与我们不一样,其实是高级动物才具有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孩子越来劲?是时候了解白熊效应了

新一代的孩子是社会文化进步的车轮,正是因为他们的观点与我们不同,才会促进社会和文明的进展。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想法,通过这些差异性,孩子才得以成长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有创造力的个体。

当然,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还没有个体“我”的概念,他们需要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发展出自我。

1.建立“生理我”:说“不”是孩子生理独立的需要

自我意识的情感在1岁半以后出现,因为18~24个月的儿童越来越把自己看成一个唯一、独特的个体。[1]也就是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和我们明显地“叫板来劲”。

为什么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孩子越来劲?是时候了解白熊效应了

其实如果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在18个月之前,孩子已经开始了各项“叫板来劲”的预备。比如说:

3个月时,平时喝母乳的孩子,你给他奶瓶喂养,他可能会扭过头去,拒绝奶嘴;


7个月时,孩子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口味食物会皱眉头,你再次把食物放在他的嘴边他会摇摇头,发出声音表示拒绝。


8个月时,孩子爬行的时候发现身体是可以移动,还可以碰倒玩具和物品。

孩子逐渐发现自己发出的声音和动作是可以影响父母和这个世界的。

这为后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在他学会扶着物品站立和行走之后,他可以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拿到想要的玩具。当他们的大肢体动作和精细肌肉能力发展越来越强时,他们开始拒绝爸爸妈妈的帮助:

你给孩子穿好了鞋子,他们非要脱下来,自己重新穿一次;


你把食物放到孩子的嘴边,他们甚至还会吐出来,非要用勺子自己挖着吃;


你给孩子倒好了水,他会倒掉,自己重新再倒一次才肯喝。

而一些语言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他们还会用语言表达“不!”“我不要!“

为什么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孩子越来劲?是时候了解白熊效应了

你发现了吗?孩子用语言和动作向我们表达: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孩子和我们“叫板来劲”,是表达自己做事情的渴望,这也是孩子生理独立的需求。

当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事情时,“生理我”便逐渐发展起来。他们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活,与此同时手的发展还会带来智能的飞跃,也就是说这个过程“生理我”和“心理我”是平行双重发展的。

2.建立“心理我”:低龄孩子“不听”我们的,更听从于自己的原始本能

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他们很难听从父母的建议,他们更遵从自身内在的引导。我们经常会惊讶于孩子身上无限的精力,他们似乎可以一整天活动而并不觉得累。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HHS)的一项体力活动指南指出:

针对3至5岁儿童的学龄前儿童应全天处于活跃状态,以促进生长发育。照顾这个年龄段儿童的成年人应该鼓励儿童积极玩游戏(轻度,中度或剧烈强度),并且每天至少3小时。[2]

为什么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孩子越来劲?是时候了解白熊效应了

而6~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则建议每天进行60分钟的中高强度的运动,其运动量仅仅是3~5岁孩子的三分之一。孩子身上的精力,并不是我们教授孩子的,而是出自于自身探索的原始本能。著名的教育学家蒙特梭利博士则把这种内在驱动力称之为“荷尔美”,她说:

孩子出生的时候,它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推动孩子的成长,无意识地推进孩子进入环境,进行有目的的活动。[3]

当我们看到一个两岁的孩子愿意听从我们的指令,做我们希望他做的事情,或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从我们。只不过是我们给孩子提供的活动,恰好满足了孩子内在成长的需求,给予了孩子心灵成长的养分,让“心理我”得以成长。

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的“生理我”和“心理我”就不能得到发展,随之就会产生与我们对抗的力量。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是要求参与者可以随便想象任何东西,但是不要想象白色的熊。结果参与者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很快就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

为什么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孩子越来劲?是时候了解白熊效应了

当我们对孩子说“不要跑!”孩子听到的是“跑!”;

当我们对孩子说“不要大吼大叫!”孩子会闹得更欢;

当我们对孩子说“不许碰!”孩子更想拿起来摸摸看。

这样的语言模式,很容易触发“白熊效应”:你越不想要的东西,反而越会占据你的思想。我们纠正的念头越强烈,孩子感受到的是更强烈的反差回响,这也是父母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他却越来劲的原因。

做成长型父母,不再对娃说“不可以”,你还可以这么做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他具有独立思考空间,不仅是让孩子能够自己独立去完成某件事,还可以帮助他在遇到难题时能够独立去思考解决的办法。

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你让他出门前去上个厕所,很有可能得到的回应是“我不!”(没办法,这个阶段直接的命令就会换来直接的反抗)

与其和孩子僵持,下次不妨这么说:“我们现在准备要出门了,路上有一段路程,我们要先上个厕所再出门。是你先去上洗手间还是我先上?”

为什么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孩子越来劲?是时候了解白熊效应了

又比如,孩子上完厕所不愿意自己拉裤子。我们可以说:上完厕所穿好裤子我们就可以出去外面玩了。你要拉前面的裤头还是后面的裤头?

总结一下这样的沟通方式就是:陈述客观事实+给予孩子一个选择。

这样的沟通方式正向、简单有效,符合孩子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当我们把养育的重点放在如何让孩子更好的一起做,而不是替他做、命令他做时,孩子的积极性会提高,养育也会变得更轻松。

我们还要认识到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孩子自我价值的认同感不需要去上高昂的早教课,仅通过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就可以获得。

为什么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孩子越来劲?是时候了解白熊效应了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减少对抗,创造一个让孩子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环境,比如说:

a.在洗手台下面加一个踩脚蹬,孩子就可以自由上下洗簌,而不需要父母驾着洗;

b.使用小号的倒水壶,方便孩子双手抓握自己倒水喝,而不需要父母提醒喝水;

c.进门玄关安装矮的挂钩,孩子就可以直接脱下冬天的帽子和外套挂好;

d.减少衣柜里衣服的储存量,孩子就会更容易管理自己的物品,更好的选择今天穿什么。

当他可以照顾自己,甚至照顾身边的人和环境时,孩子会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多么有能力的人。他是家庭的一份子,而不是客人。他也可以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此孩子也会减少与我们的对抗。

在一次次的经验中,孩子会更加了解自己,明白如何与他人、环境更好的互动。教育家杜威说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因此我们的教育也需要有尺度,给予孩子自由的同时还需要让孩子明确的限制以及让孩子承担有限的自然后果。自由和纪律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为什么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孩子越来劲?是时候了解白熊效应了

对于会威胁到孩子人生安全的事情,父母要做到反复明确规则。比如在外出行必须牵父母的手、不玩打火机、不把手放在插座的洞里等等。

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或者去拜访朋友时,也需要提前告知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的,而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做到心中有规则,行为有忌惮。

对于不会对孩子造成重大人生安全的事情,可以让孩子适当承担后果。比如说将鞋子穿反了,但是他执意要出门。我们可以尊重孩子的决定,让他自己承担随之带来的后果。他或许会觉得打脚,或许会摔倒。但是现在的摔倒就是为了以后的不摔倒呀,孩子不仅可以增长自然逻辑的智慧,还可以帮助孩子下一次做出更好的决定,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

参考:

[1]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6章,婴儿期和学步期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2]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nd edition,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HHS),体力活动指南(第2版)

[3] 吸收性心智,玛丽亚·蒙特梭利,台湾及幼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白熊   来劲   孩子   服务部   差异性   事儿   效应   生理   厕所   父母   独立   事情   动作   儿童   环境   心理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