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语文怎么学?资深教师给家长和学生整理的内容,建议大家收藏

二年语文怎么学?资深教师给家长和学生整理的内容,建议大家收藏备用,语文的学习是一项长久积累知识的过程。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可见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所以,在平时我们可以对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做个了解,有了老师整体指导,我们可以照着下面的内容进行预习,把握重点和知识点,复习时可以照着查缺补漏,可谓一举两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吧。

第四单元

一、单元要素

1.本单元以“童心”为主题。4篇课文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儿童散文和儿童故事,内容富有童心童趣,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各具特色。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彩色的梦》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枫树上的喜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运用学过的词语根据故事的开头编故事;

《沙滩上的童话》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运用学过的词语根据故事的开关编故事。

3.本单元还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要注意低年段学生默读能力还处在学习、培养阶段,不要拔高要求。引导学生在默读时逐步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二、单元目标

1. 认识59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37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枫树上的喜鹊》。

二年语文怎么学?资深教师给家长和学生整理的内容,建议大家收藏

3. 能用话说出《彩色的梦》中彩色铅笔画出的梦;能说出《枫树上的喜鹊》中“我”喜欢的是什么;能就《我是一只小虫子》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同学交流。

4. 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或语句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8 彩色的梦

第八课课文目标

1.认识“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第八课语文基础落实

1.会认字:

盒、聊、坪、郁、囱、般、精、叮、咛。

2.会写字:

识记字形:彩、梦、森、拉、结、苹、般、精、灵。

指导书写:彩、梦、般。

3.游戏认读词语:

铅笔盒、聊天、叮咛、精灵、草坪、葱郁、烟囱、般。

4.仿写课文第三小节:在蔚蓝的海面上,

海鸥大声呼喊,

请帆船放慢脚步。

海面的天空中,

飘着棉花糖般的云朵,

又白—又软!

第八课课文学习

二年语文怎么学?资深教师给家长和学生整理的内容,建议大家收藏

1.人物作者简介:

这首诗歌的作者就是高洪波爷爷。他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先后出版了儿童诗集《大象法官》、《吃石头的鳄鱼》、《波斯猫》等作品。他的文章幽默、风趣,语言通俗易懂。

2.用问题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思考:在课文的二、三小节里,彩色铅笔都画了哪些梦境呢?

3.那么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呢?我们也来仿照小诗第三小节的样子说一

说吧!

第八课拓展延伸

1.出示课外阅读文《冰冻的梦》。

师范读,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把梦冰冻起来呢?

2.读后,找学生说一说。

3.师小结:是呀,储存一个美梦,取出来后再温暖若干年后的自己,就像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温暖的种子,那一定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9 枫树上的喜鹊

第九课课文目标

1.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字;会写“喜欢、好像”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 “我”喜欢的是什么。

3.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第九课语文基础落实

1.学习生字

(1)利用象形造字法学习生字:伞。

(2)学习提手旁的字:撑;识记提手旁的字:拉、提、打、扫、拍、打。

(3)利用形声造字法识记:渡、荫、懂、案、姨。

2.理解词语

图片理解“渡口”;利用比喻理解“绿荫”;换词法理解“遮蔽”。

第九课课文学习

1.知道“我”喜欢什么。(1-4自然段)

2.展开想象,猜猜喜鹊阿姨和小喜鹊之间的对话的意思。

(1)第一处对话(5-8自然段):喜鹊阿姨教:aoe。喜鹊弟弟学。

(2)第二处对话(9-12自然段):喜鹊阿姨问:那是什么。喜鹊弟弟答:是太阳升上来了。

(3)课后题中的对话:喜鹊阿姨找虫子,喜鹊弟弟要吃虫子。

第九课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1.理解“童心”是什么。

2.童话故事推荐阅读:《王一梅童话系列》、《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晚上的浩浩荡荡童话》、《可爱的鼠小弟》。

10 沙滩上的童话

第十课课文目标

1. “堡、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量”,会写“周、围”等9个字,会写“周围、补充”等9个词语。

2. 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3. 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第十课语文基础落实

1.指导识字:堡、狠、充、合、轰、商、药

2.指导词语:插上、城堡、凶狠

第十课课文学习

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总结方法:把人物、地点、事件这些关键信息串联在一起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个非常好的方法

3.朗读对话,通过感受、对比、标点符号这些重要提示让孩子们在朗读时进入角色,更有画面感。

4.教师总结:读好人物对话的三个小窍门:

(1)抓住关键词语

(2)感受人物心理

(3)借助提示语

二年语文怎么学?资深教师给家长和学生整理的内容,建议大家收藏

第十课拓展延伸

1.作者简介,学过课文中对话部分推荐朗读。

2.推荐作者的另一部作品《金波童话》这本书,孩子们展开想象,编织童话,感受乐趣。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第十一课课文目标

1.认识“屁、股”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泡”,会写“屁、股”等8个字,会写“屁股、苍耳”等8个词语。

2.能发现“月”字作偏旁时的表义特点,不认识的字能查字典认读。

3.课文,能就感兴趣的部分和同学交流。

第十一课语文基础落实

1. 识记生字“屁、股、昏、泡、尿、茸、醒、晃、免、费、列、屎、撞、贪、脾、婶、净、幸、使、劲”;学习多音字“泡”。

2. 认读“屁股、苍耳、留神、干净、从来、幸运、比如、使劲”8个词语;理解“屁股、螳螂、屎壳郎、天牛”四个词语;积累ABB式的词语。

3. 了解“月”字作偏旁时的表义特点。

二年语文怎么学?资深教师给家长和学生整理的内容,建议大家收藏

第十一课课文学习

1. 理清思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是围绕“当一只小虫子有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两部分来介绍小虫子的生活的。

(1)小虫子生活中的烦恼。

(2)小虫子生活的悠闲自在。

(3)小虫子有趣的朋友。

2.就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交流。

3.通过圈画文中的关键语句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边读边思考、向他人请教、边读边想象、查资料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4.预留问题

猜一猜,文中的“我”是那种虫子?

第十一课拓展延伸

1.搜集资料,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有趣的生活。

2.推荐阅读书目法布尔的《昆虫记》。

二年语文怎么学?资深教师给家长和学生整理的内容,建议大家收藏

3.升华主题:生活中有苦有乐,我们也要像小虫子一样做一个乐观的人。

看图写话

习作目标

1. 通过观察画面,能够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说出三个小动物在一天中用小蛋壳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 通过观察三个小动物与小蛋壳的样子,展开合理想象,通顺地写出他们的语言、动作、心情等内容。

3. 利用评价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具体、生动、完整。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掌握作文格式,正确使用标点。

学习目标

1.看一看 说一说

2.想一想 写一写

3.评一评 改一改

三、教学内容

(一)基础落实

1. 有序观察

2. 展开想象

3. 书写格式

(二)写话学习

1.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小虫子、蚂蚁和蝴蝶,在一天当中,和小蛋壳会有哪些有趣的经历呢?

2. 有序观察,交流发现

3. 大胆想象,说写结合

【第一图】 早上,( )、( )和( )在( ),用( )。

【第二图】 过了一会儿,他们用( )。( )说:“( ) 。”

【第三图】 到了下午,( )。他们用( ),心想,( )。

【第四图】 天黑了,( )。他们把( )当作( )。

4.反复修改,提炼方法

看 通过观察写出时间、地点、人物、和做什么。

想 展开合理想象,想象出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

写 写话时一定要注意格式,正确使用标点。

改 要反复修改自己写的内容,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二年语文怎么学?资深教师给家长和学生整理的内容,建议大家收藏

总结延伸

测评学习成果:把你的小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以上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方便大家对照学习,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欢迎大家点赞、转发,谢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杜du老师说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多音字   语文   识记   内容   生字   枫树   喜鹊   课文   虫子   词语   单元   彩色   家长   目标   人物   建议   教师   收藏   故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