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男子便血,以为是消化科疾病,被细心医生查出淋巴瘤

——薛素丽/文 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规培基地规培医师

让我不可思议的临床“套路”

我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基地的一名规培医师,现轮转于消化内科,跟随梁宝松主任医师组学习,在这里,梁主任要求我们对每一位患者都要按照临床思路,也就是“套路”进行分析,如果我们不走套路,就算是猜对了,梁主任也不认可,会说那是瞎猫逮了个死耗子,蒙对的!

67岁男子便血,以为是消化科疾病,被细心医生查出淋巴瘤

在我刚进入科室不久,就遇见了这样的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因为“间断便血、发热20余天,再发5小时“为主诉入院。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排暗红色血便,初为暗红色糊样便,后为暗红色水样便,伴发热,最高38.5℃,无畏寒、寒战,伴间断咳嗽,咳白色粘液痰,伴尿频、尿急、尿痛;5小时前再次出现暗红色糊样便,共一次,具体量不详,患病以后患者体重下降了5公斤,因此住到了我们医疗小组。

这个患者病情复杂,又是消化道出血,又是发烧,还有咳嗽咯痰,线索纷繁复杂,究竟该怎样诊断呢?还是按照梁宝松主任的要求,根据梁主任教给我们的套路进行分析吧。

首先我使用了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第一步:消化道出血是真是假?第二步:根据大便颜色判断出血部位;第三步:根据出血部位选择对应检查方式。最后综合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经过逻辑分析做出初步诊断。这个患者大便颜色为暗红色血便,且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考虑中下消化道出血,因患者已于外院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病灶,所以不排除病变部位在小肠,需做胶囊内镜或小肠镜明确消化道出血。就在我们给患者准备检查的过程中,患者的大便颜色正常了,考虑到非出血期检查阳性率低,所以未行小肠镜或胶囊内镜检查。

67岁男子便血,以为是消化科疾病,被细心医生查出淋巴瘤

出血的线索断了,还有什么思路可以应用?我们选择从发热套路分析:发热可以分类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首先考虑各种病原体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原虫等)。非感染性发热病因常见于血液系统,自身免疫病,结缔组织病,肿瘤性疾病、手术创伤等因素。我们这个患者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27.56 ↑mg/L,PCT:0.34 ↑ng/ml,但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未见明显升高,相反出现下降趋势,甚至出现危急值,不符合一般感染的情况。故请感染科和血液科会诊,考虑为“发热待查:恶性淋巴瘤不除外,建议行骨髓穿刺检查,必要时行PET-CT”。我们组内讨论,考虑引起患者发热原因很可能是恶性肿瘤。

67岁男子便血,以为是消化科疾病,被细心医生查出淋巴瘤


再有,就是贫血的套路,据梁宝松主任平时查房时所说,老爷们的贫血必有妖孽!首先是从造血原料缺乏考虑,包括吃不起饭、咽不下饭和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其次是失血,包括显性失血和隐性失血;最后考虑骨髓造血机能障碍。患者既往食欲欠佳,也存在显性失血的情况,但考虑与贫血程度并不平行,不能排除造血机能出现了问题,因此也提示需要骨髓穿刺检查明确诊断。

67岁男子便血,以为是消化科疾病,被细心医生查出淋巴瘤


最后就是从消瘦套路分析,据梁宝松主任所讲,看到消瘦,首先区分是生理性主动减重还是病理性减重,主动减重是刻意减少进食或增加运动量而出现体重下降,属于正常现象。病理性减重是出现疾病而导致的体重减低,需要先考虑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一般中老年人优先考虑恶性肿瘤,青年人优先考虑慢性感染消耗性疾病,最后考虑神经性厌食。追问患者病史未曾出现刻意减重的倾向,且既往无糖尿病及甲亢等病史,故首先考虑恶性肿瘤。

综合以上“消化道出血、发热、贫血、消瘦”四方面分析,均指向恶性肿瘤可能,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后,进行了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流式细胞学术检测报告单:B门占有核细胞的2.73%,表达CD56bri、CD16、CD161、CD94、CD2、CD7、CD38,部分表达Ki67、CD57,不表达CD3、CD5,为异常表型NK细胞。

病理回示:(骨髓)骨髓三系细胞可见,免疫组化标记提示局灶T和NK细胞数量增多,散在可见B淋巴细胞,但EBERpb检测阴性,诊断肿瘤性病变依据不足,请结合临床其它相关检查。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BERpb(-),CD117(散在+),CD2(散在及小灶T+),CD20(个别B+),CD3(散在及小灶T+),CD4(部分T+),CD43(+),CD5(个别T+),CD56(部分+),CD79a(个别B+),CD8(散在T+),Granzyme B(部分+),Ki67(约5%+),MPO(+),TIA-1(+),CD30(-)。

67岁男子便血,以为是消化科疾病,被细心医生查出淋巴瘤


根据病理结果,请我院病理科会诊后,建议完善PET-CT提示:左侧鼻腔粘膜增厚,代谢增高,考虑NK/T细胞淋巴瘤。

患者诊断清楚了,我们也及时把他转到了相应的专科进一步治疗。其实,患者不会知道自己哪里害病了,他们只会觉得自己主要是便血,就怀疑是胃肠道疾病来消化内科就诊,也许他会因为咳嗽,咯痰和发烧而去住在呼吸内科,但是,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我们却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临床思维,只有按照“套路”分析,才不容易误诊漏诊!看来,学会和自觉应用梁老师的“套路”诊病,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小灶   淋巴瘤   感染性   病史   恶性肿瘤   暗红色   消化道   套路   消瘦   骨髓   大便   内科   性疾病   细心   患者   细胞   主任   男子   疾病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