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7年保育经验,教你绕过绘本启蒙的迷茫期

用17年保育经验,教你绕过绘本启蒙的迷茫期

自从儿子上了幼儿园,我们去图书馆的次数也少了很多,这次趁着天气并不是很好,不适合外出为由,带着儿子直奔图书馆。

到了图书馆,儿子就轻车熟路的挑选想看的绘本,然后坐下来认真的看,虽然他还不识字,但看的还是津津有味。而我就继续给他挑绘本。

旁边一妈妈走过来问我:你家孩子经常来看书吗?你看我儿子怎么也坐不住,给他挑的绘本他一本都不看。

其实不只这位妈妈有这样的苦恼,我相信很多新手妈妈都有这样的苦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端正的看书,自己家孩子就是不看,每个当妈的都会很焦虑。

中川枝子的《当孩子遇见书》里给出了很多的建议与方法,可以让我们借鉴与学习。

作者中川李枝子,一辈子专注三件事“书,孩子,绘本”,她拥有17年 保育经验,敏锐洞悉孩子关于阅读的体 验 ,是宫崎骏、松居直、铃木敏夫赞叹的日本国民童书作家!

用17年保育经验,教你绕过绘本启蒙的迷茫期

为什么给孩子读书

1、 孩子虽然幼小,干劲却十足

这个时期的孩子共通点就是干颈十足,他们好像永远不会疲倦。对事情充满自信和希望,洋溢着活力。这个时期的孩子总是好学的,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求知欲很旺盛。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变的聪明而勇敢,感情也会越来越丰富。

有时候儿子会有一些无理的要求,在这些方面,我一般是比较坚定的,不该答应的事情,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动摇,这个时候,儿子哭上几声,好像一个人的独角戏不太好唱,就会坐到他的读书角去看书了,等我再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被书的情结完全吸引了,早就把那个耍赖皮的小孩忘到脑后了。

书可以让孩子学会直面问题。在作者那里,少年文库是作者的太阳,是新鲜的空气,是土和水。也许某一本书也会是你孩子的精神食粮。

幼儿时期也是儿童的心灵养育时期,所以这个时间我们要给孩子充足的精神食粮,才能激起他们的感受力。
用17年保育经验,教你绕过绘本启蒙的迷茫期

2、给孩子不同的心灵体验

对孩子来说,绘本是孩子读书的入口,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直接听到看到触摸到的范围非常有限,所以孩子们可以通过绘本带去想像。作者中川李枝子告诉我们:只要有想像力,就能在天空飞翔,能潜入大海,能变身为公主或魔法师,甚至变成一头大象。

儿子2岁多点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自己编故事和我一起玩,那时候刚听到他编了一个故事,把我和他编到故事里做主角,我真是很惊讶的,因为我从来没刻意教过他这个。

他总是能把书中的内容编成故事,做为和小伙伴的玩耍素材。在他的世界里,谁都可以成为他故事的主角。

正如作者所说:孩子们能从一切体验里得到启发,然后创造玩耍方式。内心的体验也当然如此。

如果孩子实在不喜欢读书,我们无须强迫,只需要慢慢引导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从书里接收的首先是快乐。

用17年保育经验,教你绕过绘本启蒙的迷茫期

绘本也有好坏之分,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绘本琳琅满目,总是让人挑花了眼,如何才能给孩子挑选适合且优秀的绘本呢,只要遵循几点建议,就可以轻松选到合适的绘本。

1、 选择经典绘本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可以被孩子长久阅读。不一定所以的经典绘本孩子都喜欢,但是经典绘本可以让你少踩坑。

我见过妈妈群里好多妈妈,会买一些打折的很便宜的故事书,觉得和别的绘本差不多,还便宜,性价比高,但是与其购买内容一般却便宜的书,不如把钱攒起来去买更好的绘本。一本好的绘本顶十本一般的。

用17年保育经验,教你绕过绘本启蒙的迷茫期

2、 选择有故事生动有趣的绘本

小时候给儿子看图册,如果遇到里面他见过的东西或者图画,他就会很开心的用手指出来。后来我就会给他买一些他见到会开心的书和画册,慢慢的,直到现在,我们也有每天看书每月买书的习惯。

爸爸有时会即兴给儿子讲小白兔的故事,这不是书上的故事,而是爸爸编出来的,但是因为孩子有兴趣,所以即使讲的没什么逻辑,儿子也听的津津有味。

导向正确的故事书可以带给孩子开心的感觉,孩子对书有了兴趣才会继续读下去。绘本是为孩子存在的,所以只要在孩子最开心的状态下给他就可以了。

前两天告诉儿子想晚上回来跟他一起做树叶手工,但是需要他想一下做什么,儿子脱口而出:做吊车。我便问他,做吊车需要用到什么叶子呢?

儿子想了想,说:用毛毛虫咬过的叶子。我还纳闷为什么他这么回答呢,然后他就说:那就有勾子了。

这就是孩子的想像力。这样的回答来源于之前给他讲过的一个毛毛虫的绘本。有趣的故事可以带动孩子们的想像力。

3、 选择故事中主人公内心强大的绘本

我记得我儿子有一套绘本《我的感觉》,里面会讲到孩子的一些情绪,当孩子难过的时候或者伤心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如何排解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儿子自从看了那套书,每当他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挫折,就会告诉自己:我应该怎么做呢?虽然有时他还是会束手无措,但是他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绘本传达给孩子的不只是故事。当孩子遇到挫折,潜藏在内心的强大会通过绘本故事展现出来,正如作者所说:

孩子并不会因为父母不断用言语煽动就会强大起来,说到底还是需要孩子自己内心用自己的力量去踏实地锻炼,由此逐渐长大。

李玫瑾教授也说过,孩子胆小,大人在耳边不停的说要大胆,在勇敢是没有用的,只有内心真正强大,身体足够有力量,孩子才能真正的勇敢。

用17年保育经验,教你绕过绘本启蒙的迷茫期

现在的年轻妈妈们对绘本的兴趣突然高涨,好像孩子读绘本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一样,这样就会不自觉的把绘本当成教科书一样介绍给孩子。绘本应该是和孩子一起享受的,只有快乐多了,才会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读书的快乐来自精神的自由,如果这种自由被强制,那孩子就不会得到快乐的。

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读书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作者提醒我们:如果不停的给予孩子新的东西,那孩子就会失去品鉴的时间,这种重要的能力也会被削弱。绘本方面亦是如此。

这本书适合家长、绘本爱好者、儿童文学研究者和学前教育从业者阅读,作者还在书中列举了从事17年保育工作所得到的育儿经验,是一本值得入手的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枝子   食粮   吊车   毛毛虫   想像力   迷茫   内心   强大   儿子   时期   妈妈   经验   孩子   作者   故事   经典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