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两位老人是如何帮打工的儿子带好7个孙子的?


在城市,对于退了休的爷爷奶奶来说,要问她(他)们:现在干什么最累?豪无疑问的回答,都会说带孙子(女)最累!

农村两位老人是如何帮打工的儿子带好7个孙子的?

(网络图片)

在农村,对于儿女外出打工的爷爷奶奶来说,要问她(他)们干什么最累?同样也会异口同声的说:带孙子(女)最累!

因为在农村留守的爷奶,由于儿外出打工,地里的活没人帮忙。爷爷奶奶既要忙于干地里的活,又要忙于干家里的活。还要帮儿子带孙子。三重任务压在身,忙累感受是纯真。

正巧,今日晨练时,一位退休在郑养老的老乡,津津有味的谈到住院时,同室的两家爷爷奶奶的一翻对话:

开始,一位农村留守的奶奶苦诉着说:现在帮儿子带两个孙子,真叫那个累!

这时,同室的另一位来自中牟农村的爷爷说:您才帮儿带两个孙子还说累。可是,俺帮3个儿子带7个孙子。几年过来,也没感到特别累。反而觉得每天挺充实,挺开心,挺快乐的!

这其中有什么秘诀呢?

农村两位老人是如何帮打工的儿子带好7个孙子的?

(网络图片)

一、心态决定状态

同样是带孙子,为什么来自中牟农村留守的这两位老人,能保持难以想象的乐观心情和开心的状态呢?

关键是这两位老人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首先,他(她)们认为:多子多福是幸事

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农业大国。在农村,农业文明培养了多子多福的文化传统。

农村两位老人是如何帮打工的儿子带好7个孙子的?

(网络图片)

农耕文明时代,人是农业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最具有创造性。所以说,多子即多福。

毛主席说过,世界上,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造出来。

即使是现在,农村老人观念中,仍保留着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

这两位老人看来,多子(尤其是孝子),确实带来了多福。

有了多子多福的观念,才有平和的心态,开心的状态,快乐的生活。

每天虽然繁忙、辛苦,但忙中有乐,其乐无穷!

说也是,每天有7个活泼可爱的孙子,整天团团围绕在爷奶身边。小嘴一张,要吃要喝。问寒问暖,始终陪伴,不离不弃。这难道不是天伦之乐吗?

二、智慧管理第三代

这两位老人,能长年帮3个儿子带7个孙子。说起来轻松,其实并不轻松。

但他(她)们又是如何带7个孙子的呢?

据这位智慧的爷爷说:俺为了便于对7个孙子进行军事化的集中管理与呵护,采取了睡大通铺。7个孙子睡在通铺中间,爷奶睡在7个孙子的两头。就象部队一个班一样,两头把头的,一头是爷爷,象是班长。另一头是奶奶,象是副班长。

农村两位老人是如何帮打工的儿子带好7个孙子的?

(网络图片)

早上起床,按入托入学距离的远近,先叫远的,后叫近的。

起床后,能自理的自己动手,小的爷奶帮忙。

吃完早饭后,按入托入学的距离,由远及近,爷奶分别依次送到。

接时,按时间先后,依次去接。

如此往复,习惯成自然。

听到此处,不得不为这两位老人管理7个孙子的智慧而赞叹!

三、三个儿子孝顺,三个儿(媳)滿意

两位农村留守的老人,能任劳任怨、开心快乐的带好3个儿子的7个孙子,实属不易!

更让人敬佩的,是能驳得在外同儿子一起打工的3个儿媳,都对两位老人满意、感恩!

世上,最难处的是婆媳关系。然而,这两位农村老人的所作所为,竞能驳得3个儿媳的滿意。堪称奇迹!

过年时,儿子儿媳都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这时,儿子儿媳都争相尽孝,回报二老。

农村两位老人是如何帮打工的儿子带好7个孙子的?

(网络图片)

为讨好二老开心,他(她)们挖空心思。

使二老很有成就感,更有幸福感

有时,儿子儿媳想回来,二老的观点是,优先安排小儿子。因为他(她)们年龄小,孙子也小。更需要父母与儿子的亲情陪伴。

这种安排,合情合理,善解儿意,理直气壮。

故事讲完,启示待叙:

启示01、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未来。

启示02、生活有智慧,难事变容易。

启示03、多子(孝子)多福,家教识途。

启示04、家规立下,规范全家。

启示05、和睦相处,和谐是福。

农村两位老人是如何帮打工的儿子带好7个孙子的?

(网络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孙子   中牟   通铺   儿子   农村   同室   儿媳   启示   爷爷   心态   老人   状态   智慧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