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运人生(2):致学苦,贵人助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一、我对“致学路”的自我界定

我认定的“致学路”,不是人生竞技赛中的“百米冲刺”,而是人生路上的“马拉松”!

我为什么要把“致学路”定位为“人生路上的马拉松”呢?

第一、这是因为我曾就“求学路的好心人”专题发表过 7 篇文章。

我的幸运人生(2):致学苦,贵人助

第二、退休前的几十年,我走的是“致学路”

如果从我上小学开始祘起,至退休时止,半个多世纪的时段,走的就是“致学路”。

我的幸运人生(2):致学苦,贵人助

第三、活到老,学到老,退休后仍然延续“致学路”

知识爆炸,学无止境。退休后,“致学”我一直在路上。

入驻头条后,我应邀参加了《头条公开课》的学习,学到了参与头条创作的初步的、基本的知识。逐渐完成了,并正在完成着,由“头条”小白到优质创作者的转变。

我的幸运人生(2):致学苦,贵人助

(2021.9.30截图)

二、只有自己勤奋,才会遇到贵人

【英国】的罗.伯顿说:“勤奋是一种可以吸引一切美好事物的天然磁石。”

1980.2——1982.2,我在北京市委党校理论研究班经济学系学习期间,首都经济学界由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牵头,在北京市委党校举办中国政治经济学会“双周政治经济学讲座和理论研讨会”,每期参加的佳宾和主讲人都是全国知名的资深经济学家。

我的幸运人生(2):致学苦,贵人助

由于这个“双周讲座和理论研讨会”的会址选在北京市委党校,自然欢迎学员们自愿参加。这正是我学习的好机会。

我特别荣幸的参加了每期“双周报告会和研讨会”,使我受益匪浅。

我参加此种学术会议的目的很明确:

01、虚心向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大家、资深学者学习专业知识。

02、虚心向我国德高望重的资深学者讨教他们的治学方法。

03、在向他们这些经济学界的老前辈学习、请教的过程中,做他们的小学生,拜他们为师,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并保持了较长时期的联系。

后来,我曾与中国社科院的多位所长、博导,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周叔琏、陈吉元、李京文、刘树成、戴圆晨、樊纲、唐丰义、宋养琰、韩俊、陈栋生等,与社会学家费孝通、陆学艺、张厚义等都保持着联系。

我的幸运人生(2):致学苦,贵人助

(作者与樊纲合影)

这为我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高起点的基础。

三、只要自己勤奋,总会遇到贵人

在北京工作的12年间,在我的“致学路”上遇到了一些贵人。

在1984.4被招聘到商丘地区后,又遇到了一些贵人。在这些贵人中,如我的老领导郭纪元、良师益友母青松等,都已写过文章表达了我的感恩之心和怀念之情。

在此,我想感谢的是曾任商丘地委书记的刘春伟。1985年,是他派我专程去北京拜见他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结识的学友,中国农牧林业部政策法规司的领导王文德。其间,又专门拜访并结识了中国社科院农经所副所长陆学艺先生,他是最早提出“包产到戸”的学者,也是最受杜润生老领导赏识的著名学者。陆学艺先生曾参与了中央5个一号文件的研究起草工作。

1986年,淮海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由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主持,地委书记刘春伟亲自带队参加了会议。

我的幸运人生(2):致学苦,贵人助

(1986年地委书记刘春伟带队参加会议)

地区计委、经委、地区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派人参加,我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我由商丘调往省委宣传部讲师团时,刘春伟正任河南省政协秘书长,是他帮我催着很快下调令的。

在商丘工作期间,又遇到了曾获得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学奖的著名经济学家杨承训先生,他是河南省社科院的副院长。

我的幸运人生(2):致学苦,贵人助

1985年费孝通先生的“六五”成果汇报会由江苏省委政研室主办,在南京召开时,是杨承训院长派省社科院法学社会学所所长母青松代表省社科院,和我代表豫东经济社会研究所参加。

从此,开始了后来的《民权模式》的研究,使费老先后四次来河南考察。

当然,在我的“致学路”上遇到的贵人远不止于这些。但每位贵人都是我的缘分,都是我的幸运。我都从内心感恩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林业部   豫东   贵人   商丘   地委   河南省   社科院   学界   北京   研讨会   勤奋   书记   学者   幸运   会议   人生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